APP下载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尿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1-07-07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梁惠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尿沉渣尿液白细胞

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梁惠霞,李 丹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明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 528500

尿路感染(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及尿液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统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1-2]。目前医院检验科提供的快速诊断UTI检测指标主要有尿亚硝酸盐(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等。但这些UTI传统检测指标对UTI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不够理想[3]。肝素结合蛋白(HBP)主要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当中性粒细胞被激活时,HBP迅速释放入血[4],进而经过肾脏过滤系统入尿形成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简称CD64I)主要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近年来有研究发现,CD64I可作为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可靠指标[5-6]。本研究旨在探讨CD64I和U-HBP在儿童UT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并与UTI传统检测指标进行比较,评估其对儿童UTI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儿科门诊以疑似UTI就诊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4岁,其中男120例、女80例,所有纳入研究患儿参照文献[7]的标准,并根据后续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尿液定量细菌培养、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后的随访等回顾性分析结果分为UTI组、疑似UTI组和非UTI组。其中UTI组118例,男79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5±3.3)岁;疑似UTI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8±3.5)岁;非UTI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6.2±3.1)岁。同期选取本院儿童保健中心的体检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6±3.2)岁。各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所有参与该研究的儿童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实施。

1.2纳入标准 UTI组纳入标准:(1)就诊时有UTI临床症状;(2)后续的尿液细菌培养找出了致病菌,该致病菌是泌尿系统主要致病菌且菌落计数≥104CFU/mL,如果该致病菌为非泌尿系统主要致病菌则菌落计数必须≥105CFU/mL。疑似UTI组纳入标准:(1)就诊时有UTI临床症状,临床医生怀疑为UTI;(2)患儿尿液定量细菌培养结果未发现细菌生长,但是尿干化学检查时U-NIT阳性或尿沉渣白细胞计数>39个/微升。非UTI组纳入标准:就诊时仅有临床症状,而尿液定量细菌培养结果为发现细菌生长,U-NIT及尿沉渣白细胞计数<5 个/微升。

1.3排除标准 (1)患儿监护人不同意参加本研究;(2)尿液电导率<3 mS/cm的尿液样本;(3)在入选前14 d内曾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4)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

1.4方法

1.4.1尿液样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自行或在父母的帮助下当日采集3份无菌中段尿液样本,第1份装在10 mL尿液沉渣专用塑料管(浙江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尿液干化学与尿沉渣检查;第2份装在本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专用无菌杯中,行尿液细菌定量培养检查;第3份装在干燥管中,立即8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冻存于-80 ℃冰箱,集中一起做U-HBP检查,避免反复冻融影响结果准确性。尿液干化学与尿沉渣检查:采用爱科来AX-4030与SYSMEX的UF-1000i尿液流失分析组合检测U-NIT、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和尿白细胞脂酶;尿液定量培养菌落计数与鉴定:用定量接种环取尿液样本1 μL,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经过37 ℃,18~24 h 需氧培养,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及用Ve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无细菌生长的样本需继续培养24 h后观察。将冷冻在-80 ℃冰箱中的尿液上清液解冻平衡至室温,再8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测,采用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U-HBP,试剂采购自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2CD64I检测 当日经专业护士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采集各组研究对象的静脉外周血3 mL,2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浆,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FC500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CD64I=(中性粒细胞CD64MFI/淋巴细胞CD64MFI)/(中性粒细胞CD64MFI/单核细胞CD64MFI)。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均运用高、低水平双质控品监控,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2 结 果

2.1各组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比较 UTI组与疑似UTI组、UTI组与非UTI组、UTI组与对照组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疑似UTI组与非UTI组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比较

2.2CD64I与U-HBP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CD64I与 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0.679、0.562、0.796、0.803,P<0.05);U-HBP与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603、0.878、0.825,P<0.05)。

2.3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对儿童UTI的诊断效率分析 ROC曲线分析发现,CD64I与U-HBP判断儿童UTI的诊断效率高于UTI传统检测指标(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当CD64I联合U-HBP检查诊断儿童UTI时,诊断效率最高,AUC高达0.987。当CD64I>1.58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和90.5%,当U-HBP>108.65 ng/mL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和91.4%。见表2。

表2 CD64I、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对儿童UTI的诊断效率分析

3 讨 论

UTI是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多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8-9]。而临床治疗UTI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延误诊断不仅面临治疗失败的风险,甚至会导致诸多肾脏损害如肾脏瘢痕形成等出现。儿童不仅自我感知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地告知病情,且对影像学如B超、肾脏CT造影等检查依从性差,菌落计数作为UTI诊断的“金标准”又存在报告滞后和容易受外界污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临床急需找到敏感且可靠的能够早期诊断及定位诊断UTI的检验指标。

CD64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2 000的跨膜糖蛋白,能识别并高度亲和IgG单体,使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相互协调,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CD64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水平较低[10-11]。中性粒细胞CD64I检测也逐渐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且CD64不受肝脏影响,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相比干扰因素较少[12]。本研究结果显示,CD64I与U-HBP、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0.679、0.562、0.796、0.803,P<0.05)。当CD64I>1.58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和90.5%,明显强于UTI传统检测指标,提示CD64I针对UTI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机体泌尿系统被感染后,泌尿道黏膜被尿液中的细菌侵袭后,发生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激活并向损伤的黏膜趋向性移动,U-HBP在尿液中升高较快[13-14]。本研究也同样发现,U-HBP与U-NIT、尿白细胞脂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菌落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603、0.878、0.825,P<0.05);当CD64I联合U-HBP检查诊断儿童UTI时,诊断效率最高,AUC高达0.987。

综上所述,CD64I和U-HBP对儿童UTI早期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当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尤为显著。但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缺陷,如没有将真菌及衣原体和病毒感染者纳入研究,而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期待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猜你喜欢

尿沉渣尿液白细胞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白细胞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跟踪导练(三)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