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1-07-07阮雅青韩照红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借力半月板个体化

李 秀,阮雅青,韩照红

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半月板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属于常见多发病种[1],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是半月板损伤的主流型治疗术式[2],但患者的下肢肌肉萎缩问题会对手术效果形成严重限制[3],肌力锻炼是机体关节稳定性得以维持与改善、正常膝关节运动得以恢复的关键举措,护理处方以处方形式表达护理干预内容,具备一定权威性与专业性,个体化护理指针对护理对象特点提供特异性护理的方式[4]。我们尝试采用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期间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手术病例80 例为研究样本,男44 例,女36 例,平均年龄(49.57±8.34)岁。收治于偶数病室的40 例设为对照组,收治于奇数病室的40例设为试验组。纳入标准:单纯半月板损伤,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且手术成功,沟通认知正常,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文盲,沟通认知障碍,拒绝参与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做下肢肌力练习指导,术后督促护理对象按术前所学开展下肢肌力练习,出院后每月电话指导训练一次,微信群互动沟通。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1)联合入院评估。 经管医师与责任护士联合以徒手肌力测定法对新入院护理对象实施股四头肌肌力评估,掌握其患侧肢体肌力状况,以护理对象性别年龄、身体状态及疼痛耐受度等为据,拟定个体式下肢肌力运动计划。(2)术前反复宣教。入院首日由责任护士行肌力练习价值解析与强调,运动处方使用方式讲解,做练习方式与注意事宜的指导,发放训练图谱,做训练示范;术前一日,责任护士向护理对象及家属播放训练视频,行一对一训练动作指导,做教育反馈与再指导,直至患方基本掌握训练方案。(3)手术日及术后以处方为借力工具进行督导。手术日,责任护士与手术医师进行沟通,就术中情况与手术结果加以了解,麻醉完全清醒后,责任护士鼓励护理对象启动踝泵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两项训练;术后首日,鼓励督导启动直抬腿、侧抬腿、腘绳肌三项训练项目。责任护理人员以每个护理对象的个体差异情况为据拟定当日各项训练目标值并填写于处方目标值一栏上,次日晨就护理对象前一日训练实际完成情况加以询问,记录于处方完成值一栏内,同时询问护理对象疼痛及耐受度等训练感受,顺利达成目标值者加以肯定,未达成目标值者分析成因并拟定整改措施,设定本日目标值,直至护理对象出院为止。(4)院外延续管理。出院后责任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方式,继续以护理处方为借力工具,开展下肢肌力训练督导,方式同前。

1.3 评价方法

(1)功能锻炼依从性[5]。护理对象主动按量按时行功能锻炼,可完成全部规定动作,计为完全依从;需于医护工作者或家人督导检查下才可完全规定动作练习,计为部分依从;不遵训练计划,动作不规范,练习频次强度与量等随意增减,计为不依从。依从率以部分依从率与完全依从率之和计算。(2)术后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分别于术前与术后6 个月时以软尺测量护理对象双侧大腿髌上10 cm 处的大腿周径,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以健侧与患侧大腿周径之差比健康大腿周径所得数值计算。(3)膝关节功能评价。以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6]为工具做出评定,满分计百分,分值愈高提示膝关节功能愈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下肢肌力功能锻炼依从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肌力功能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下肢肌力功能锻炼依从率比较

2.2 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

试验组术后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s)

组别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P术前4.38±0.84 4.38±0.90 0.000 1.000术后6个月0.36±0.14 1.32±0.15-29.571<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s) 分

组别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P干预前59.08±2.63 58.28±2.29 1.453 0.150干预后96.45±1.08 90.98±1.39 19.669<0.05

3 讨论

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对象下肢肌力功能锻炼依从度。个体化护理强调依据每个护理个体的特异性状态设计与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最佳护理效果的达成[7],本研究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者实施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以处方形式对每个护理对象的下肢肌力训练项目、强度、频率、量等加以个性化界定,责任护理人员协同医师于护理对象入院时行联合专项肌力测定,术后每日随经管医师查房,出院后行延续护理,全程了解护理对象个性化情况,因人因时设立个性化训练目标值并维持于动态调整状态,使训练处方具备高度的科学性与安全性、连续性与针对性,康复训练目标值循序渐进合理增加与护理对象康复训练进度高度相宜,以患者所提供信息结合康复训练要求行目标值设定,可维护患者在康复决策中的高参与度,患者对自身训练目标值清晰知晓,在达标意愿驱动下会更为努力地开展训练活动,由此可见,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的开展,护理人员可借力于处方与个性化评估设计适用于患者的训练方案,并对患者训练活动开展有目的的检查督导,患者可借力于处方推进自身下肢肌力训练积极主动性,二者的合力最终促成了试验组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的高度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干预后的下肢肌力功能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有助于减轻护理对象肌肉萎缩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模式的应用,强调对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个体化训练能力的评估以确保术后训练方案的适用度,可避免激进式或滞后式训练活动所致的伤害与康复迟滞问题,易于实现可靠的训练效果,以处方为借力工具,可同时满足护理人员检查督导工具所需及患者自检自省工具所需[8],在较高程度上克服了常规康复护理千人一方、目标失当、随意盲目等安全有效性护理缺陷,护理人员、患者高度参与下肢肌力训练方案的拟定、检查、调整与实践,提升了功能训练的有效性,可实现较好的肌肉萎缩预防与膝关节功能提高目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处方借力式个体化下肢肌力运动管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取得较好的肌肉萎缩预防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猜你喜欢

借力半月板个体化
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竭力与借力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