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学的吉林省传统村落空间量化研究
2021-07-07王爱嘉朱建华高重庆
王爱嘉,朱建华,高重庆
(1: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英国 伦敦 WC1E6BT;2: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空间句法理论在建立之初应用于建筑学各项相关研究课题当中,重点应用在建筑功能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量化研判,近些年逐渐被各相关行业诸如国土空间掌控、网络分布型交通规划等专项领域所采用,进而展开一系列涉及空间量化的研究,其应用覆盖面越来越广,以局部空间为起始点到总体空间布局设计汇总于空间规划,系列化的研究应用于研判未来空间利用,使其功能完备化。
本文所研究的传统村落划分是基于类型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梳理不同类型村落的发展特征,强调结合传统村落风貌区特征和内涵,采用村落空间结构特征合理划分村落类型,侧重于乡村生活方式的表象。尝试依托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结合自身村落的空间形态结构特点,借助于空间句法理论进行矢量化分析吉林省的传统村落,逐步进行保存、保护、发展和进一步提升。
1 传统村落的类型学划分
1.1 划分原则
吉林省内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在地域之间的差异明显并且其空间结构还不成体系,村落类型划定不太可能按照同一切入点来实现全覆盖,必须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利用单一角度及多方位角度互相结合来开展分类[1]。本研究侧重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研究,采用了类型学的划分来体现对乡村差异的探索和乡村生活多元化发展方向的预测,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清晰而明确的梳理。
研究一个层面是利用对吉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调研,在梳理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综合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总体和分解形式的对照,另一个层面则是采用典型传统村落所属行政区划年鉴统计数据,获取传统村落各项经济收入权威数据,以村落为依据的总产业经济数据在涉农业产业中所占百分比综合研判,融合实地踏查和大数据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传统的农产品种植、现代化农业产业和新兴农村产业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了村落受到其镇区发展辐射的影响力进行分布特征的分析。
1.2 划分方法
传统村落的分类模式和手段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按照生态环境、人文因素、历史传承、地理区划的方式等[2],本研究通过探讨村落空间形态与用地功能、人群活动之间的关系,从11个传统村落的数据地图中量化研究传统建筑肌理的延续和村落空间秩序的分布特点,结合各种类型村落空间的不同特征,以及建筑布局、街道和对外交通等要素特征,注重研究村落现状的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特点,基于类型学,对吉林省11个现有传统村落进行空间结构的特殊类型划分。结合量化研究的需要,重点将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联合启动全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中,吉林省入选的11个中国传统村落分成整体空间、街巷空间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尝试把传统村落中的空间关系借助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建立轴线模型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以便量化解读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依据其各类型村落空间的不同特征,结合用地特征、建筑布局、街巷空间、对外交通等空间要素,构建划分体系及标准(见表1)。特别是依据其村落结构特征,共分为3大类:带型村落、团块型村落及散列型村落[3]。
表1 吉林省中国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划分一览表
2 传统村落的选址研究
在中国传统的择居理论之中,“环山抱水”是建筑及村落选址中最受推崇的选址方式。本研究项目综合村落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地理要素,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地图下载获得30 m精度地图,用以对吉林省各类型的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侧重村落及其周围的自然地形和地貌,对其进行标注。通过对吉林省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进行空间选址格局对比分析过程中发现,其均符合中国传统的选址思想,都属于典型的以山水为依托的传统格局,在人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利用北方特有的气候特点,结合山体为村落御寒,依托水系提供水源,确保村落的持久生存和发展。
3 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研究
3.1 带型的传统村落形态
在带型村落中,交通主干道成为村落的主要依托,临近村落附近水系聚居,这种类型的村落最初的选址从点状居民聚居区,逐渐沿交通道路及河流走向开发。村落内则沿水系和主要交通街道把周围村民聚居点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村落。利用空间句法来进行细化解析,进一步验证了带型的传统村落中,主街道是具有较强人群吸引力的空间,同时也反映出主街道在村落空间中的重要作用和位置(见表2)。
表2 带型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量化一览表
针对带型村落选择度的属性,越是暖颜色系的轴线区域选择越多,位于冷色系和暖色系之间的区间,其村落的相对选择性也较多,村落的次核心区域通常都在这些空间,村落的骨架和交通要道也是由他们支撑着,沿过渡颜色轴线多数是次要街路,发展途径指向两侧方向。空间构造较为简化。
分析研究表明,带型传统村落通常受地形环境限制比较多,村落处于山地的则相对结构也较简单,而形成线性的结构空间格局,同时其边缘地带向着周边地势较为平坦区域发展。在丘陵地带分布的传统村落,建筑群体的空间呈“一字型”排列,沿着线性分布格局发展,从而形成了其村落结构特点逐渐消失,要保护和延续长期形成的适宜空间结构及尺度,亟需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空间要素的组织以便于恢复原有的肌理。
3.2 团块型的传统村落
团块型的村落与交通道路纵向横向相互交错,构造成为网络状的结构,交通的次干道路及分支道路把村落人居区域相互连接,形成村落骨架。内部空间由其核心区和若干公共空间形成,发展的结果是村落空间形成环绕核心区域向外围拓展。本研究对团块型传统村落轴线空间转化为Depthmap识别的线性轴线关系研究,建立数据模型对其选择度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模型研究村落选择度,得出的明确结论,颜色最暖的空间区域都是交通主干街道,村落空间选择度同样呈现最高状态(见表3)。
表3 团块型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量化一览表
另一方面,通过对团块型的村落采取选择度属性来进行空间句法量化分析,发现颜色呈现越暖区域其人流明显集中的,从而出现较高空间聚集度,显示出由暖色系区域向冷色系村落边缘空间过渡[4]。呈现方格网状通常是团块型的村落空间结构的标志,村落的空间结构及道路等级较清晰。
研究还表明,团块型的传统村落道路结构表现为棋盘样式形态,其中心性空间较为明显。但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特点伴随村落扩张而呈现逐渐同化的过程。
3.3 散列型的传统村落
散列型的村落结合村落选址的自然空间要素特征,村落结构骨架由其交通系统构成,而且往往呈现出没有明显中心状态,空间排布多种多样、建筑群体布局较为散乱,村落由数个点状、块状、组团状分布组成,内在交通网络形态树状分布,连接邻近区域。
针对散列型的村落利用选择度开展空间句法的量化研究(见表4),并对其选择度属性值进行细化的分析,村落内的主要交通是颜色最暖区域,并且逐渐过渡到次要道路,村落的边缘地带颜色是最冷的区域,导致可达性、接触性都比较差。散列型的传统村落交通主要道路构成总体空间结构要素,村落的空间布局呈现数个组成部分,没有明显轴线,较为散乱。该类型空间结构村落适应性普遍比较强,团状、块状及点状形态分布的布局导致了各功能区的联系性不够强。
表4 散列型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量化一览表
4 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秩序化研究
项目在现场踏查调研基础上,掌握建筑的现存形态样貌,完成传统村落的一系列空间肌理的序列图。利用了互联网卫星地图下载村落详细数据地图,从村落的空间秩序建筑肌理延展结合其空间秩序的布局特色,得到内空间的肌理序列秩序及其社会秩序组织。
研究中建立的量化模型采用了空间句法理论的凸空间分析法,并且在其中叠加空间肌理,对吉林省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序列进行研究。通过图1~图3,量化分析吉林省的典型传统村落空间秩序和建筑肌理,空间可达性程度则采用了轴线的冷色和暖色来表达,村落内部越集中区域其色系越呈现暖色调,其空间可达性越强,村落中的次集中区部分处在暖色系和冷色系变化轴线区域,村落的发展由内向外逐步扩张化,从而形成有利于村落秩序化的空间序列。
图1 典型带型传统村落的空间秩序化分析
图3 典型散列型传统村落的空间秩序化分析
研究表明,吉林省的传统村落固有的建造特点由于建筑材料缺失及建筑技艺发生改变,加之新建建筑不断出现,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逐渐演变出不同于传统的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村落的整体样貌构成了改变甚至破坏,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地域和民族特点[5]。
图2 典型团块型传统村落的空间秩序化分析
5 传统村落的空间层次研究
为深入对吉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进行更加系统、规范的综合量化分析,在综合探究村落的空间秩序特征时,紧紧抓住整体空间及街巷空间是构建整个的村落空间重要方面,开展空间秩序研究,将研究目标——传统的村落分成两个层面,即整体空间层面和街巷空间层面。
5.1 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层面
吉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总体格局呈现出高度自由、随机建造的序列组合特点,没有发现存在某种固定发展形态和发展走向。结合了吉林省的传统村落的特征开展研究,其主要外部空间部分多由广场和街路组成,其与民居实体建筑形态图形的反转性特点,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富于变化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村落形成了平衡社会构造、环境因素、乡居生活居住环境,展现出来的是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利相生的样貌。传统村落依托于地貌形态形成风格各异的空间构成,总体布局形式变化多样,空间构成也千差万别,伴随着交通流向和河道布局而形成村落的内部格局,自然景观比较丰富多样。与地形地貌协调、对土地使用集约、规避恶劣气候条件影响、充分节约各种资源、关注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打造,形成人、自然、环境共存共生的祥和样貌。
5.2 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构成
在吉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中,街巷空间构成与村落的建筑物和村落环境共存,依照村民交通出行的实际需求构成主要街路和次要街路相对区分、清晰整体的交通空间构成,与主要街路相连的次要街路由其中心区域向周边扩散延展。
村落街巷空间联系着村落的建筑、广场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影响着各部分的布局、方位和形式,形成了村落整体的日常生活互动区域。吉林省所处地理位置属于寒地气候,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因素较多,具体体现在传统村落空间的发展形态和趋向各具特点。
6 传统村落的量化评价研究
通过对吉林省入选国家11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及街巷空间两个层面量化研究,揭示出了吉林省的传统村落从最初始点状、团状等格局渐渐演化形成沿道路网络、水系走向的带型形态,进而持续发展出现多样性状态。
1)带型的传统村落空间环绕交通主干道路呈现为线性发展模式特点,村落中的核心区域空间整合度高,与主次道路交通节点叠加,进而结合道路街巷的可行性形成合理布局的公共空间。传统村落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演变特殊性,典型的例如:吉林省受到朝鲜族及满族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了散点式布局形态构成空间肌理秩序的鲜明特点,明显表现为多方向的发展模式,村落建筑的形式样貌都有各自特色。
2)团块型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构成特点,其整合度高的区域,通常都是村落处在主要交通道路网络所构成的空间核心区域,该区域可达性相对于其他区域要高,核心区边缘可视性程度较高,容易形成不同规模及功能区分的公共空间区域。这种类型村落宏观空间形态典型布局呈现规整的团块型样式,其空间肌理呈现为沿主次交通网络分布格局,连接性相对较弱的是村落边缘区域,其客观可达性也相对较为低。
3)散列型的传统村落整合度高、深度值小,村落中人流动量、交通流量最大的核心区域多是全局整合度中的红色轴线区域,非红色支路轴线空间与之相连接疏散到其他的村落。在散列型的传统村落之中,住宅分散布局,从而导致整体可视度低,暖色区域集中。散列型的村落可理解度较低,导致了整体协同度低。其在未来建设中亟待注意分区分块优化空间的同时,注重功能区和不同的公共空间整合。
7 传统村落空间优化建议
研究表明,在吉林省的中国传统村落长期形成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不同空间形态格局,与之对应的空间格局形态渐渐成形、稳定、演变,慢慢固定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形态模式,同时在村落经历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之后,这些村落的空间形态的发展进程也存在着关联性。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无论是基于对村落的建造还是提升(见图4),在中国传统村落系统保护和有序发展规划制定中,侧重点应置于强调某一村落有别于其他村落,充分表达自身历史进程、文化传承、民族意识、地域特征,在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体现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乡土人文特征。
图4 带型传统村落锦江木屋村街巷现状与规划优化对比
8 结语
1)通过传统村落空间的量化结果分析,紧密结合区位条件及结合村落的空间特点,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上的调整,在确定村落发展轴线和具体空间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划定文化风貌展示区范围,保护山水格局和空间秩序。
2)延续村落原有的空间肌理,利用村落空间上的扩展和空间重组,使得村落空间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度。强调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街巷空间的过渡,让传统村落再现活力。
3)针对吉林省特有的地域气候特征,强调防御冬季寒冷气候的技术措施。结合街道空间来综合对风向的利用,采用空间多变的形式来防寒遮风,通过街巷空间的转折,建筑的围合及院落的布局加强对寒风的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