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的科学饲养管理
2021-07-07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048100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048100) 刘国信
蛋鸡进入产蛋期后,主要生理特点是繁殖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较高。因此,所有饲养管理措施,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都应为提高产蛋性能而努力,主要是抓好合理转群、开产管理、阶段饲养、日常管理和强制换羽等工作。
1.合理转群
后备母鸡饲养到18周龄左右即可转入成年鸡群饲养,从20~22周龄开始性成熟,然后陆续开产,进入产蛋期。所以,其日粮营养水平应逐步从生长期过渡到产蛋期水平,且要随着产蛋率的不断提高而相应调整,以提高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
转群早的一般可在17~18周龄,最迟不应超过22周龄,早转群有利于母鸡开产前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环境,最好采用“全出全入”制转群。转群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如食槽与水槽,平面饲养鸡群还应准备产蛋箱。转群对鸡群有一定应激影响,部分母鸡因转群可能体重下降,精神紧张,需经2~5天甚至1周左右才能恢复。
(1)转群准备 转群前后应使母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限制饲喂鸡群可在转群前2~3天改为自由采食,转群当天不要添加过多饲料。
(2)转群时间 转群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夜间进行,使用绿色灯光或较弱光线,以减少惊群,抓鸡要轻拿轻放,避免粗暴。
(3)转群注意 转群时最好不要同时进行预防注射或断喙,以免增加应激。转群的同时应注意淘汰病鸡、弱残鸡等。
(4)转群饲喂 转群后2~3天,不要改变日粮,应看鸡群采食情况,决定是否转回限制饲喂。转群后1周内日粮中应适量增加多维素,以防应激,饲料要少添勤喂。
2.开产管理
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如果饲养管理良好,产蛋率可适时达到标准曲线,为后期产蛋高峰打好基础。
(1)光照 产蛋期的光照原则只能延长不能减少,延长光照时间应根据18或20周龄时抽测的体重而定。如果鸡群体重达到要求(1200~1300克),则应在20周龄起每周延长光照1小时,直至增加到14~16小时后稳定不变。如果20周龄时仍未达到应有体重,可将补充光照时间往后推迟1周,即在21周龄时进行。为了尽快使体重达到要求,可将原来的限制饲喂改为自由采食,如原来是自由采食鸡群,则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适当提前改用产蛋鸡日粮。
(2)补钙 生长鸡过早补钙不利于钙质在母鸡骨骼中沉积。一般当鸡群中产第一枚蛋时,或开产前2周(约18周龄)开始补钙最为适宜。可将育成鸡料的含钙量由1%提高到2%,待母鸡全群产蛋率达5%时,由育成鸡料改换为产蛋鸡料。
3.阶段饲养
根据鸡群产蛋率和周龄,可将产蛋期分为若干阶段。根据环境温度,喂以不同水平的蛋白质、能量日粮。这种既能满足蛋鸡营养需要,又能节省饲料的养殖方法称为阶段饲喂。阶段饲喂可分两阶段饲养法(即产蛋前期和后期)和三阶段饲养法(即产蛋前期、中期和后期),一般采用三阶段饲养法较为科学合理。
(1)产蛋前期 一般如育成期鸡群管理合理,蛋鸡多在20周龄左右开产,28~32周龄产蛋率可达90%左右,至40周龄仍可达80%以上,蛋重可由开产时的40克增至40周龄时的56克以上,体重增加也很明显,由原来1300克增至1700克。因此,产蛋前期是产蛋期的关键,对饲养技术的要求是使产蛋率迅速达到最高峰,并维持较长时间,所以要注意提高日粮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每天每鸡应喂给蛋白质18克、代谢能302大卡。产蛋前期母鸡繁殖机能旺盛,代谢强度较大,摄入的营养多用于产蛋和体重增加。因此,鸡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应加强卫生防疫,但不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防止应激反应。
(2)产蛋中、后期 产蛋中、后期母鸡体重几乎无明显增加,产蛋率下降,但蛋重仍有增加。此时的饲养管理应使产蛋率缓和平稳下降,所以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适当减少。
(3)注意事项 主要注意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定期测定采食量。
一是开产后应尽快使母鸡达到应有产蛋高峰和适量蛋重,然后随产蛋率下降而适当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切忌因日粮的改变使产蛋率快速下降。
二是要考虑日粮能量水平和环境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如果饲喂的第三阶段处在夏季,则不宜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因为夏季蛋鸡的采食量会自然减少。
三是要经常测定采食量。测定方法:如按天或按次供料,当天吃净,则将当天的供料量除以存活母鸡数,就是当天的平均采食量。如采用贮料塔或贮料箱机械供料,可在料塔装料全空后再装入一定数量饲料,全部吃净,统计饲喂天数,则可大致算出鸡群平均采食量。
(4)营养标准 详见表1、表2。
表1 三阶段饲养法给料营养标准
表2不同温度条件下三阶段饲养法营养水平
4.日常管理
(1)鸡群观察 观察鸡群的目的是掌握鸡群健康与采食状况,检查饲养条件是否适宜。观察鸡群最好在清晨或夜间进行。一旦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鸡群粪便可以反映鸡群健康状况,一定要认真观察,然后对症处理,如巧克力色粪便,多为盲肠消化后的正常排泄物,绿色泻痢可能是消化不良、中毒或鸡新城疫引起,红色或白色粪便可能是蛔虫或绦虫病引起。
(2)淘汰病鸡 通过观察,及时淘汰病鸡与停产鸡,既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还有利于及时发现与防控鸡病。淘汰停产母鸡,一般可参考下列情况:一是淘汰7月龄仍未开产鸡,这类母鸡一般表现为耻骨未开张,喙、胫黄色未褪,全身羽毛完整富有光泽,腹部有硬块脂肪;二是淘汰开产后换羽早的低产母鸡。
(3)防止应激 良好而稳定的环境条件,对正在产蛋的母鸡十分重要。特别是现代优良品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均可引起应激反应,如抓鸡、注射、断喙、换料、停水、光照改变、灯影晃动、新奇颜色、飞鸟窜入等,均可引起鸡群惊乱而发生应激反应。产蛋母鸡应激反应表现各不相同,突出的表现是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精神紧张,食欲不振,常常需要数天才能恢复正常。防止应激反应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鸡舍管理日程,包括光照、供水、供料、清洁卫生、集蛋等,并严格实施。鸡舍应固定饲养员,操作时动作要轻要稳,尽量减少进出鸡舍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
5.强制换羽
自然光照条件下,春孵母鸡一般秋季开产,经1年产蛋后,通常于第2年秋季开始换羽、停产。自然换羽的鸡群,换羽持续时间较长,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需3~4个月时间,而且换羽有先有后,重新开产也有早有晚。所以,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一般可使鸡群在几天内就可全部停产,休产2个月左右,即可再次产蛋,产蛋高峰来得早,且高峰期较长,蛋品质量好。因此,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能够缩短全群换羽时间,换羽比较整齐,可明显提高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量。据生产实践,实施人工强制换羽产蛋量比自然换羽高9%左右。
(1)换羽方法 实际生产中是否实行强制换羽,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育雏、育成鸡所花成本较高,补充新鸡来源困难,且原来母鸡群比较健康,产蛋率较高,则可实行强制换羽,利用第2个产蛋年。
①强制换羽时间。通常在母鸡产蛋12个月时进行,为了调节产蛋季节,也可在母鸡产蛋8~10个月后开始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后的第2个产蛋期大约可利用8~10个月后淘汰。
②强制换羽方法。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较多,但最实用、效果最稳定的常规方法,一般可采用控制给水、给料和改变光照,使蛋鸡的生活条件突然改变,营养又供应不上而引起换羽,即饥饿法。采用饥饿法时,应根据鸡群品种、体质、产蛋水平、饲料条件等灵活掌握。
快速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周内使母鸡恢复50%产蛋率。具体方法:断料10天;开始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自由饮水;换羽期间喂给贝壳粉;断料10天后,自由采食产蛋鸡饲料,恢复换羽前的光照制度。
普通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6~8周内使母鸡产蛋率达50%。具体方法:断料10天;自由饮水;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第11天起连续饲喂4周以上碎粒料;恢复产蛋时开始饲喂产蛋鸡饲料,恢复原先光照制度。
据生产实践,强制换羽时,停水、停料时间愈长,蛋鸡体重减轻愈多,羽毛脱换愈快,死亡也愈多。因此,实施人工强制换羽时,要经常检查强制换羽措施是否得当,如果检查结果超出下列情况,应及时调整措施。
羽毛脱落速度:强制换羽7~10天后,小羽应大部脱落,10~20天后主翼羽开始脱落。体重减轻程度:一般强制换羽,体重减轻应在27%~30%左右。死亡率高低:强制换羽期间,死亡率不应超过3%~5%。换羽时间长短:从开始强制换羽时算起,如果是健康鸡群,第一个产蛋期的产蛋水平较高,一般经过7~9周后,全群产蛋率则可达到50%以上。
掌握鸡群换羽情况,应在头2周每天计算死亡率,以后每隔1周测算一次,体重4~5天抽测一次,产蛋后每周计算产蛋率。
表3常规强制换羽方法
(2)注意事项
一是强制换羽鸡群,必须健康。病、弱鸡,不能忍受强制换羽应激,会使死亡率增高,所以必须在强制换羽前淘汰。
二是鸡群停食一段时间后,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喂料应逐渐增加,不能立刻自由采食,否则因过食可引起食滞。同时,应准备充足食槽,保证每鸡都能均匀采食饲料。
三是在羽毛大量脱落、新羽尚未长出前,鸡体失热量较大,而采食量又受到限制,因此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温,夏季则应注意供给充足饮水。
四是大量换羽阶段,要及时清理强制换羽场地的羽毛、粪便及垫草等,以防鸡群吞食,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