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7-06熊美娥
熊美娥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会利用范文讲解作文技巧,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听过之后,并不能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作文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不断提升写作自信与满足感,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作文学习中。
很多学生写作时,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主要是缺少素材与经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素材之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充实作文内容。
一、留心观察生活
只要学生能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静静体验,自然能体会到生活中不一样的精彩。观察不能盲目随意,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有序地观察。同时,观察要有重点,可以抓住某个细节反复观察,以便收获丰富的体验与感受。
比如,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利用图文结合或者是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秋季观察银杏叶子,既要记录具体观察的时间,又要用相机拍下叶子的图片,以便写作时拿出来强化记忆,更准确地描写银杏叶子的颜色、形状等。最后,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银杏叶子变化的过程。9月上旬,银杏叶子是浅绿色的,和其他树叶的颜色相似;10月下旬,叶子从外向内开始变黄;11月上旬,叶子全部变成黄色。这种图文结合记录的形式,能直观地反映出银杏叶子变化的过程,学生在观察中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表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如想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制作的表格内容要包括观察的对象(蚕)、观察的时间、蚕的体长、身体的颜色以及吃食的情况等。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发现蚕在生长的过程中,颜色由灰褐色变成白色,进而变成青色;食量逐渐变大,而吃的桑叶也从嫩叶变成较老的……这种利用图表记录的形式,能将蚕的变化过程记录得非常详细。
二、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
要想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素材,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
首先,教师要能指导学生在优秀的作品中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学生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学识,不断提升语感,提高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其次,教师要通过系统化的作文训练,教授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学生不仅要学会遣词造句,还要懂得谋篇布局。
三、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由于学生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要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比如,讲评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可以挑选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评价,要说出评价的理由以及听后的感受。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明确作文的要求,还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获得写作的乐趣。
此外,完成作文练习后,教师要选择优秀的作文在班里分享,可以张贴到作品展示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他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法,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既能让学生发现作文中的不足,又能扬长避短,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作文热情。
总而言之,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就要指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同时,巧妙地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以及運用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进而愿意主动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