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大湾区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1-07-06邱鑫黄于恒周亮雨何诗莹杨洋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英语

邱鑫 黄于恒 周亮雨 何诗莹 杨洋

【摘要】如今正值5G大数据时代,又恰逢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以上利好推动着当地英语教学迈向信息化发展。根据对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可知,学生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将5G支持的新兴信息技术,如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互动视频技术、VR技术等引进英语听说教学课堂能增加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邱鑫(1996.06-),女,汉族,四川广安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学科英语;黄于恒, 周亮雨, 何诗莹, 杨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佛山市教育科學规划面向高校专项课题“5G时代大湾区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随着5G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和英语听说教学的高度融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服务,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重要时期,要加快对广东教育现代化做总设计,推动广东教育不断前进。本研究将分析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探索5G时代培养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基础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的前提是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受到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可理解的,即语言材料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技能水平,这就是i+1公式。学习者想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接受数量充分、质量保证的语言材料。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标准发音的重要时期,高质量语言材料输入很重要。语言输入相关的部分是指学生接受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分为精细输入和粗狂输入。培养语言输出相关的部分是指必要时强迫学生使用他们所学过的语言,分为实践性输出和交流性输出。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结合输入和输出,才能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信息技术对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态势对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运用与深度融合,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促使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对英语教学和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具备的英语听说技能包括借助图片听懂、读懂并讲述简短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辅助表演小故事或者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以形象记忆居多,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以感性认知为主,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吸引。信息技术可为英语听说教学具体情境的创设提供多种形式的工具,并刺激学生各种感官。运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多媒体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听与说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信息交互,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小学英语语言学习以听说为主,再辅以读写任务,因此,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教学优先考虑的任务。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之前,应分析教师听说课堂的教学处理和学生听力与口语能力表现,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本研究将从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听说能力情况现状进行分析。

1.小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师教学方式。教师在英语听说课堂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有情景表演——教师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这样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其融入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参与讨论和自我展示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输出;练习与讲解等——训练学生通过准确模仿、及时记忆和正确表达以形成语言自动化使用的过程。互动问答,教师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基本的方式,通过提问可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但听说课堂提问应该创造具体语言情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维训练的能力。

2.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会借助对话材料和学习内容穿插多层次的听说训练,并结合课前预习、课中探讨和课后延伸等教学安排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常见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情景对话、英语歌曲与电影、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大部分学生喜欢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因为这类活动比较轻松和愉悦,而小组讨论后汇报能促进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虽然活动设计比较多样,但是学生的语言输出仅限于课文重点单词、短语与句型。

3.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汇集图文、声像和情景融入等特征优势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体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目前,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多媒体和黑板的教学形式。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进教育进程向前发展,智能化教学和VR虚拟技术引入课堂,更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4.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学习情况。本研究通过调查并依据《中国英语等级量表》的能力描述框架和能力等级分析学习者英力口语和听力能力,该量表对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并将一级和二级能力对应小学水平。

如图1所示,23%的学生听力水平高,这部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能达到二级水平,即能听懂常见词汇的话语,可判断非言语行为和根据指令迅速作出反应。49%的学生听力水平一般,能听懂词汇简单话语,获取基本信息,其听力理解能力介于一级和二级水平之间。而28%的学生听力水平很差,他们能听懂少许词汇简单的话语,无法获取基本信息,这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仅达到一级水平。

如图2所示,18%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好,即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做简短口述和陈述,能用英语思维进行对话,其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二级水平。52%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般,虽能完成简单对话,但做简短口述和陈述还不太流利,其口语表达能力介于一级和二级水平之间。18%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只能说少许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不能做简短口述和陈述,其口语表达能力只达到一级水平。

总体来说,小学生在发音、语言组织方面相对薄弱,听说能力还有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对于信息技术在英语听说课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改善。

五、5G支持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1.智能语音交互技术。随着网络与人工智能的发展,Alo T逐渐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Alo T是AI(人工智能)与lo T(物联网)的组合,随之催生了各种智能设备。语音具有便携的特征,因此智能语音交互成为连接人与设备的主要方式。智能设备在接收用户语言后,能执行相应的指令或进行相应的回复,实现人机对话。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同样适用于教育教学设备。

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智能语音系统让学生进行朗读模仿训练以培养其语音语调,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实现自主语音语调的学习与测评。其次,教师也能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收集相应的语音学习数据,对学生的语音学习水平全面分析掌握,并根据其学习成绩与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如教师通过数据反馈判断学生在模仿朗读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领会停顿、重音、弱读等语音语调训练,是否养成了正确的发音习惯,然后为学生后续的语音学习制订新的学习计划。第三,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能在5G网络环境下与互动视频技术、VR技术等技术相融合,利用语音的便携性加强学习体验的流畅性。

2.互动视频技术。互动视频又称IV技术,是一种将叙事文本和互动游戏装置有机结合并运用的新媒体样式,具有文本多样性、用户自主选择性、结局多重性等特点,是一种全新的视频模式。

互动视频技术对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具有较高的适切性。首先,视频形式十分直观,能够实现日常生活情境的还原;其次,学生通过互动视频参与选择达到不同结局,能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感,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并锻炼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5G网络支持下增添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剧情线选择时的突兀感,学生通过语音系统可以与视频实现自然流畅的互动。

以学生为视频主角的情境模拟是最常见的模式,也是最能营造沉浸式体验的视频模式。该模式的视频设计思路为将学生作为视频中主角的扮演者,学生参与视频中主角的决策,在视频所营造的模拟现实环境中模拟交际行为,其中可包括语言行为、动作行为、表情行为等,由此改变视频剧情的走向。学生从不同的剧情走向中直观地获取不同的行为结果反馈,从而学习到交际的知识或是礼貌原则。例如,在英语交际的礼貌原则中,人们往往不喜欢被支配或被命令去做某事,因此有时候想得到某物时用简单的命令句是不合适的。小学生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可能不容易认识使用该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用互动视频直观地输出相应剧情,使学生了解两句话之间的差异。

3.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集合了多领域的技术,最终生成三维立体的可交互环境,人们在VR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能实现交互,并拥有沉浸式体验。随着5G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VR技术当前最大的延迟高、设备沉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VR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也大大提高。以VR技术为载体可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并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与互动形式;其次,VR技术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效果。

VR技术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利用可以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可以从云端系统加载与课程对应的微课视频或测试互动自行学习并预习;课中,教师可利用EON Coliseum互动平台软件为学生构建一个英语使用模拟环境,并设置相应的交际任务,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测试反馈,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通过虚拟角色扮演、角色升级、装备奖励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今的5G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应用是实现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将5G时代所支持的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小学英语听说课堂,能有效弥补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弱、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单一等不足。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听说课堂有机结合能增强课堂情景真实性、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知识传播者和引导者,也应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将5G支持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系统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程慧娴.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有效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马真.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126-128.

[4]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5]刘稀桥.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6]刘雨晴.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课堂听说互动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7]赵彩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10.

[8]王斌,王育军,崔建伟,孟二利.智能语音交互技術进展[J].人工智能,2020(05):14-28.

[9]王靖洁,胡云瑄,赵静.VR沉浸式教学在中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2):129-132.

猜你喜欢

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英语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