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体会

2021-07-06张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疼痛评分疼痛护理住院时间

张平

【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疼痛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术期接受疼痛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老年人群。此疾病病因可归结为腰部的现退行性病变。在外力或体力劳动时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结构破坏,进而压迫神经,导致疼痛症状的发生。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癥可采取保守治疗,患者卧床休息保养,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累及神经则需采用手术治疗。虽然目前手术治疗手段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常规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多数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饱受疾病引发疼痛的折磨。有学者认为疼痛护理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评估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基线资料如表1中所示,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包括:①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患者可进行简单的交流。排除标准包括:①患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②依从性较差及失访者。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额外采用疼痛护理。疼痛护理其具体内容包括:①组建疼痛护理专项小队,包含临床医生1名、护士2名、康复师1名。②疼痛护理。每4个小时向患者询问疼痛症状并进行记录,依据患者疼痛症状给予适当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等手段。③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知晓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对于发生或有倾向发生抑郁、焦虑的患者进行安慰、开导,积极解答患者对术后症状的疑虑。通过描述既往的成功案例的方式增加患者的信心。

1.3判别标准

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分别由3名护士进行收集,防止主观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患者疼痛评分标准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分范围为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05±5.0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13±2.1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临床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见表4。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护理需求的标准较高。临床常规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疼痛症状及临床满意度等方面的改善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老年人群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因此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后护理难度。疼痛护理正是基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护理模式。有临床研究证实,疼痛护理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在本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观察组中患者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护理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疼痛评分疼痛护理住院时间
三种不同镇痛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