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鳢池塘养殖经营增收技巧

2021-07-06王文彬

科学种养 2021年5期
关键词:乌鳢饵料水温

王文彬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生鱼、财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骨刺少,食用方便,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该鱼抗逆性强,耐低氧,病害少,成活率高,易于养殖,市场畅销。但乌鳢对饵料要求严格,养殖成本较高,所以在养殖经营过程中,必须讲究养殖方法,掌握经营技巧,方可实现增收增效。

一、养殖池塘适宜,生态环境良好

1. 选择适宜水面

乌鳢习惯栖息在水草丰茂的淡水区域,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在0~40℃的水温中均可生存,最适水温为15~30℃。该鱼善于跳跃,容易逃逸,水体面积稍大为好,一般在3亩以上,水深为3米,水体溶氧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求水域开阔,便于乌鳢活动觅食;背风向阳,方便乌鳢生活栖息;水源充足稳定,确保取水用水方便;水质良好,避免病害发生;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管理;池塘还要远离污染,利于乌鳢健康生长。每个池塘应设置单独的注水、排水口,做好注水、排水口的防逃设施。乌鳢喜欢在水体底层觅食,故池底以软泥底质为宜,若是水泥池,池底淤泥厚度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

2. 严格清塘消毒

乌鳢放养前必须进行清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在晴天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暴晒7天左右,彻底杀灭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如果池塘不能排干水,也可带水清塘,消毒前适当降低水位,每亩池塘按水深1米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不留死角。

3. 优化养殖环境

尽管乌鳢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养殖环境仍要求保证生态健康,确保品质优质纯正。乌鳢喜爱水草繁盛、生态良好的水面,所以每个池塘中要留出1/5左右的水面,用于种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夏季水温较高时可以遮蔽阳光,利于避暑和躲藏,还可净化水质,对乌鳢生长有利。每个池塘还要配备发电机、抽水机、增氧机等必备设备。

二、养殖密度合理,放养方法科学

1. 选择养殖模式

目前常用的乌鳢池塘养殖模式包括合理混养和集约式单养两种。合理混养是指乌鳢与鲢鱼、鳙鱼、草鱼等常规品种或罗非鱼等名优品种进行搭配混合养殖。混合养殖既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实现多品种增收,又可以利用乌鳢凶猛的肉食性习性,捕食水体中的野杂鱼虾,减少争食对象,节约养殖饲料。集约式单养是利用池塘条件进行乌鳢单品种高密度养殖。无论混养还是单养,都要求鱼种品种优良,优质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并且群体产量高。在选择养殖品种时,一定要来自正规的乌鳢良种繁殖场,要求规格整齐,鳍条完整,体质健壮,体色纯正,游动有力,体表无伤。

2. 控制养殖密度

乌鳢放养密度要根据水源状况、水质条件、饵料来源及养殖模式等情况科学把握。如果是主养其他品种的池塘,每个池塘可以搭配5~7厘米的乌鳢种40~80尾,经过半年时间个体能够长到0.5千克左右,每亩产乌鳢成鱼20~30千克。如果是主养乌鳢的池塘,可以每亩放养8~10厘米的乌鳢种4 000~6 000尾,年亩产量达到300~400千克。如果水源、水质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可以适当加大放养密度。

3. 把握放养方法

放养乌鳢种前要对鱼种进行消毒,以免携带病害进入池塘,一般使用3%食盐水液进行15分钟的浸体消毒。鱼种放养前要按常规方法进行试水,确保水体安全后方可放养。混养时,乌鳢可以适当迟放,且放养规格尽量比主养鱼略小,以防乌鳢捕食主养鱼。单养时,同一池塘放养乌鳢种的规格要基本一致,避免互相残杀。在养殖过程中,可多次拉网筛选,大小分养。

三、饵料投喂精细,饲养方法合规

1. 掌握摄食习性

乌鳢属于肉食性鱼类,性格凶猛,习惯在天然水域中捕食小鱼虾及各种小型水生动物。人工饲养时,喜以各种动物鲜体为食,也摄食人工配合饵料。因此在乌鳢养殖中,要根据饵料来源适当选择小型野杂鱼等新鲜动物性饵料,也可以选择人工配合饵料,一般由鱼粉、米糠、饼粕、玉米粉等原料配合而成,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要求高于40%,注意使用正规饲料生产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饵料。

2. 强化科学投喂

乌鳢要求定质、定量、定时、定点进行投喂,在池中搭建专门的饵料台,根据气候、水温、环境等因素把握并及时调整投喂量。在天气好、水温适宜的季节,要加大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3%~5%;在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每天可投喂3次,投喂量提高到鱼体总重的5%~10%;而在水温较低的季节,投喂量则控制在鱼体总重的0.5%~1%;在冬季,乌鳢一般不吃食。需要注意的是,投喂时要坚持少量多次和八成饱的原则,以鱼种不再上饵料台吃食为度,避免造成浪费。

3. 注重投喂方法

乌鳢生性凶残,如果食物不足或放养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故在强化投喂、确保吃饱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分养,保持存池规格基本一致。投喂的饵料鱼要求新鲜可口,并经过严格消毒,杜绝投喂变质饵料。投喂量应根据当日的天气、水温、活动等情况及时灵活把握。

四、注重日常维护,加强养殖管理

1. 坚持日夜巡塘

每天早晚坚持巡视池塘,了解水情鱼情,及时排除隐患和解决突发事件。池塘周边要确保整洁安静,环境优良,避免人畜进入养殖区域,干扰鱼类生长,减少鱼类应激反应。要保持池塘日夜值守,注意防逃,减少鱼类损失。

2. 定期调节水质

定期换水是水质调节的常用方法,可根据池塘实际情况,每个月或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左右。也可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在池塘水质较差、溶氧量不足时及时开机增氧。

3. 严格防治病害

平时加强消毒,除了池塘清塘、鱼种消毒外,生产工具、生产场地、水草等青绿饲料也要进行经常性消毒,防止携带病害进入池塘。养殖过程中,注意对池塘水体定期消毒,可全池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在鱼病流行季节,可以采取药物预防、药饵拌喂、生物调节等方法做好鱼病防治。乌鳢发病时,要及时请教专业技术人员摸清症状,对症下药,做好诊治。

五、创新经营策略,做好产销对接

1. 适时均衡上市

乌鳢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规格不一时会相互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拉网起捕,捕大留小,也可适当补放,适时分养,待价而沽。在农贸市场设立专门的鲜活销售网点,定期送货,及时供应,源源上市。与超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目标市场建立长年供货关系,确保质量,优质服务,稳定上市。

2. 注重灵活经营

乌鳢养殖要突出融合发展、灵活经营,可以与农业种养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肥料、饲料等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综合收入。乌鳢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充分利用水体,实现多品种增收。乌鳢养殖还可以与休闲、游乐、康养相结合,借助养殖場,以适度开发渔业休闲、垂钓、康养、娱乐、体育、赛事、科普、观赏等特色项目实现增收。

3. 打造特色品牌

在经营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宣传自己的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乌鳢以营养丰富著称,是病后康复者和体弱多病者的补品,尤其是手术后食乌鳢,可以去瘀生新,补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养殖场所可利用此特色优势开发乌鳢特色餐饮、食疗品牌。乌鳢以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而成为“鱼中珍品”,可以开发 “生鲜财鱼片” “财鱼水饺”等特色菜品实现加工增收。乌鳢又称财鱼,有发财鱼之美誉,十分契合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心理,既可以摆上年饭餐桌,佐酒言欢,又可以加工包装成时尚礼品,逢年过节,馈赠亲朋。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东门街37号县水产中心 邮编:438700)

猜你喜欢

乌鳢饵料水温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香饵
香饵
珍贵水产养殖品种
——白乌鳢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乌鳢与白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
水温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