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驳论文《英雄未少,少应援》升格

2021-07-06罗丹丹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8期
关键词:偶像英雄时代

罗丹丹

面对一个观点,不如反诸问己,此话出自何人之口?此话从何而来?追根溯源,找到观点的来由,更能一针见血地发现社会的本质问题,从而对方观点的错误就迎刃而解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首先从概念认知角度下手,对某个词、某一类概念的理解有没有出错?这要求我们树立严谨、理性判断的意识。其次从时代背景出发,新时代新社会下的新兴环境是否产生了影响?自然、国家、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制度、法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写作者的视野要开阔。最后,从人为原因深刻地多层面分析,站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换位思考,找到突破点,这要求我们要有学会理解的心胸。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失误原文】

英雄未少,少应援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三(11)班 姚祁琪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英雄未少,少应援”。

于唐玄宗执政时,高适见杀场上将士荒淫溃败,怀念将军李广;于金宋乱世,辛弃疾感叹英雄无觅,唯有仲谋;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日,我们有英雄吗?有,当然有,这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更是一个英雄偶像化的新时代。(“英雄偶像化”一说突兀,“偶像”是中性词,此话会让听众无法理解,中心观点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

英雄,在伏契克的《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中的定义是“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情”。然而“决定性的关头”往往是生死之间,这常常注定英雄无名、无史的悲剧。即使幸运地存活,英雄总是容易被淡忘,也就出现了“这个时代没有英雄”的舆论。所以这个时代出现了偶像化的英雄,让英雄的影子出现在“屏幕”上。(此段从英雄的内涵着手,分析英雄无名的原因。但理由不符合逻辑,英雄冒生命危险体现其伟大,不能用来解释被人忘却。逻辑错误是无法使人信服的。)

细数英雄,今朝真不少,在火焰腾空的森林、油罐厂……有向着大火冲刺的救火英雄,他们代表着最高温度的蓝色火焰,宣示着扑灭每一寸燃烧和谐社会的火光;在大山深处或战乱或贫困的地方有不辜负每一双“大眼睛”的支教教师,他们用谆谆的教诲勉励下一代的成长;在病毒肆虐的重病区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护工作者,他们用严谨的工作带给患者生的希望……“中国总是被他们中的勇敢者保护得很好。”不可否认,保护我们的勇敢者就是英雄,由此看来,这个时代怎么会没有英雄呢?(此段细数新时代英雄,举例论证“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仅仅论证“有英雄”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完成任务驱动指令,根本没有强烈辩驳“有偶像无英雄”的观点。)

但是,同学们是否发现英雄总是在被深挖“隐私”,而那些“隐私”又常常让我们怀疑英雄的真实性,让我们误以为世风日下,人间无爱,所以,我们也要保护好我们中的勇敢者。其中,有效的办法便是偶像化。偶像化,并不是神化,也不是利益化,也不需要将英雄全变为偶像。英雄的偶像化是让大众更加了解英雄,让英雄也能得到应援,不再一个人舞蹈。如张召忠,我们熟悉的“局座”用年轻的方式走进我们的视野,但又不是靠流量谋生的全职偶像。这时英雄呐喊,得到的不再是静默,悲剧终于结尾。(此段论述“对待”英雄的错误方式与正确态度。应该重点分析的人为窥测心理,反而被一笔带过。另外,“英雄偶像化”是不是足以解决问题,还需要再加思考。)

同学们,我们的时代从不缺英雄,缺少的只有英雄的发现者和保护者。今朝英雄辈出,我们也应亮出我们的“应援色”。(结尾简洁,但是缺乏情景感与交流感。)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升格指导】

这篇作文标题吸睛,语料丰富。第一,契合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情境要求,注意演讲稿的文体格式。第二,以知名历史英雄人物形象开篇,排比句式气势够足,引出“英雄”话题,点明“今日英雄未少”的中心论点。第三,从“英雄的内涵”“细数今日英雄人物”“如何对待英雄”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条理清楚。

但这篇文章忽视了很重要的问题,对作文题干中“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这一观点处理得过于随意,文中“英雄偶像化”一说,反映出作者对“英雄”“偶像”的概念不清。此文仅仅抓住“英雄”之“有无”来写,是完全无法从本质上解答争议的。

采用“明故法”辩驳,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发现此类争议的由来。此话出自何人之口?此话从何而来?第一,应当理清概念,何为“偶像”?何为“英雄”?二者有区别吗?有何区别?第二,从时代背景出发,联系新时代下的“偶像”“英雄”定义是否应当更新?人们有无改变观念?第三,多角度思考所谓“有偶像无英雄”表象背后的人为原因。从偶像、英雄、媒体、群众等立场换位思考,找到突破点。

此外,本文还缺乏一些交流感,应当在演讲中唤起听者的共鸣感,可以用语言打动人,用问句启发人,多用“你”“我们”去达成真实现场感。

升格作文

英雄未少,少应援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三(11)班 姚祁琪

親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英雄未少,少应援”。

于唐玄宗执政时,高适见“美人帐下犹歌舞”,怀念将军李广;于金宋乱世,辛弃疾感叹英雄无觅,唯有仲谋;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日,我们还有英雄吗?有,当然有,中华民族向来英雄辈出。(去掉“英雄偶像化”,观点简明扼要。)

英雄总是以卓然之志,非凡之举,展示着生命特有的价值。民族英雄杨靖宇、石油铁人王进喜、航天英雄杨利伟、抗疫英雄钟南山、排雷英雄杜富国、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身处各行各业,却能在危急时刻绽放光芒,照在神州大地,予人信念,催人奋进与向善。然而,新时代的荧屏上充斥着娱乐偶像,此时有人大呼,英雄已无处可寻。(形象化地高赞英雄的价值,欲抑先扬,引出新时代“无英雄”的争议。)

那么,同学们,何谓英雄?伏契克曾在《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中定义:“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如“南非之父”曼德拉在他的漫漫自由路上,给予种族平等的希望,推动和平的深化。(“明故法”辩驳的第一步,理清概念。此段引用伏契克之言,列举曼德拉之事,客观阐释“英雄”的概念。)

但在和平的新时代,我们仍把“英雄”局限为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斗士的话,我们的观念就亟须更新。同时,互联网又使得英雄们的纷繁信息暴露于众,大众要求之严苛,甚嚣尘上,英雄被键盘侠逼到道德绑架,何其可悲!而偶像皮囊精致,可爱亲和之魅溢出屏幕,加上饭圈圈地自萌和智能算法同质化推送,疯狂追星引人感叹。(“明故法”辩驳的第二步,从时代背景出发。此段一是进一步发现新时代下的“英雄”概念亟须更新,反倒被神化极端化。二是对比偶像被热推的原因,发现信息化社会更有助于热销偶像,光辉持久力差。)

英雄真的难觅?怕是人们无暇关注吧?又怕是流量为生的博主们和看客们专注窥探英雄的“背后文章”,乐此不疲吧?(问句启发思考,增强了交流感。)

同学们是否发现,近年来英雄的隐私被越挖越深,而那些“隐私”又让我们质疑英雄的真实性,让我们误以为世风日下,人间无爱,如舆论爆点张文宏先生,“开着沃尔沃上班的英雄”。这些评论出自何人之口?大概是那些认钱不认人的流量博主以及那些内心粗鄙的俗人看客。何必在英雄前加这种定语?英雄凡人也。以凡人之躯摆渡众人已是不易,何以让英雄啖于舆论餐桌之上,毁于诋毁众口之间!先神化再毁神,给那些见钱眼开的平台和博主带来流量,丝毫不顾及我们凡人中的勇敢者也需要保护啊!(“明故法”辩驳的第三步,从人为角度出发,深层揭露俗人看客们的窥测心理、粗鄙思想,以及语言暴力的社会问题,从而明确“戴英雄冠”之难,风险之大。)

英雄无暇宣传,不善言辞,他们专注的是奉献和事业的进步,似乎总站在舆论的边缘,繁忙之余偶尔发声却难以抵达社会各处,似乎与我们隔一道厚厚的墙。但我们仍可以在墙上开一扇窗,接纳和转发我们的英雄之声,正如张召忠老师通过B站让我们了解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也许不是所有英雄都能主动开窗,但我们可以用赞赏应援,用心推开窗,让英雄的发声得到的反馈不再是静默或者伤害。(人为角度的第二步,英雄不被人知也存在自身原因。)

同学们,我们从不缺少英雄,缺的只有英雄的发现者和保护者。“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望今日“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便有人知意,无需拍遍栏杆,叹“无人会”。今朝英雄辈出,我们也应亮出真诚的“應援色”。(总结并亮出立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偶像英雄时代
英雄犬
偶像报
重走英雄路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