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06陈娅玲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人文教育小学语文

陈娅玲

【摘    要】小學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语文科目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本文将对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教育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99

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基本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同时也应该重视人文教育。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格培养、塑造正确人性上的引路人,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方面的认识。因此,本文将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融合人文教育。

一、理解把握人文教育

笔者认为,一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引入,应当对其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认识,正确把握该内容形式的具体操作实施细节,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涵养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由此可知,人文教育重视“人文”二字的探讨,从文化角度熏陶学生的人性,塑造理想人格。

基于上述解释,笔者认为,人文教育主要在于在整个教学中能够突出体现文化积累、文化底蕴,以文化的力量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把握人性、人格培养,树立崇高的理想意识。语文本身是一个基础学科,在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过渡中,从识字认字、看图说话到能够阅读理解和掌握命题作文,体现在对小学生语文素养要求的一个变化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全然可以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研学融合。首先是创新教学模式,即改变传统教学,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施条件,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实现提高教学模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将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其次是重视研学融合,开展研学之旅,让学生可以在外出参观学习中感悟人文教育。

一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引发思考,塑造学生的自我品格。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可以通过播放PPT或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拓展课本知识,丰富学生视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化,教师应在备课时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开展研学之旅,引导学生在旅游参观中感悟。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欣赏过程中,引领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语文的学习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拓宽视野,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多出去看看,感悟和认识世界,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不同于课堂上生硬的教师讲述,实地接触才能带来最原始的触动。学生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时,可以感受前一辈的工匠精神,感悟古人智慧,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在对人文景观的感叹与惊艳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塑造其良好的品质,重视在每一项事情中的用心程度,并且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研学之旅不仅仅是人文景观,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景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思考

创新是当前时代的热门话题,时代需要进步,需要创新,对于教育而言,同样需要创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开发新的教育方法,推动学生有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前途。笔者在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认为,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行有以下优点。

其一,塑造学生的人格。在小学阶段本就属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适当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做好准备,而这些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人文方面的教育。

其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宏观上讲,人文教育应当属于语文整个大框架的组成部分。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能够在实现学生人格塑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互促进,彼此协调。

其三,提高学生的品质,具备做人的良好品格。作为一个自然人或社会人,关于人生的大道理是一生的修炼课程。人文教育重视文化熏陶,能够挖掘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思想体会,提高一定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对人生道理的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长远和横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同时也简要提出了笔者的相关思考。小学时期的人格塑造关乎学生以后学习阶段的发展,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引入。关于具体的实践,应该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创新课堂模式和研学融合两个方面入手,将人文教育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这一学科,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是教会学生识字、写作,其他的并不重要,其实不然。语文所包含的知识博大精深,能够给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结合人文教育,相信能够在小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长处,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提升学生感悟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海滨.呼唤人文教育——关于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1(6):196.

[2]查静.阅读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解析与教学跟进——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10):11-17.

[3]罗海燕.整体感知文言文特点  把握文章叙事主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首篇文言文《司马光》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20(12).

[4]陈丽娟.家校融合理念下的人文关怀——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9,819(09):66-67.

[5]冷燕平.科学教育融合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新课标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编写特点[J].小学语文,2002,000(021):13-15.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人文教育小学语文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