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2021-07-06赵禹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幼儿园

赵禹

【摘    要】新时期,随着幼儿园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重视开展幼儿德育教育研究,通过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加强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地对德育教育渗透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幼儿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  幼儿园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71

幼儿的成长过程需要教师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利于全面构建更加高效的幼儿教学课堂,从而进一步保证幼儿园教学效率。在实践分析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要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目前,素质教育在教育界被广泛推广,占主导性的位置,而新时期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德育教育作为综合素质的一种,引发了教育界的重视。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在渗透方面并没有太理想,很多孩子由于老一辈人的过度呵护,导致家长在德育教育的认识上形成偏差。家长有时并不在意自身的言行,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另外,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平时会表现得很自我,个性上固执不随和,给人的感觉不好接近,同时在与其他幼儿相处时,容易闹矛盾,产生分歧,很难与人和谐地相处,因此,在幼儿园的阶段就要给予纠正,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二、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幼儿园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家庭,那么,幼儿园就应该把幼儿的道德品质加以重点培养。要有适合的环境,也就是要营造道德环境,利用环境的影响与感染,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格。

第一,教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在生活中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桶设置在合理且明显的位置,以此帮幼儿养成主动维护环境,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的良好习惯。

第二,作为幼儿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说教,幼儿在家里听惯了父母的训斥与唠叨,到了幼儿园,教师就要避免过度的说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良好的言行去引导幼儿的道德发展,帮助他们养成团结助人,尊重他人的好习惯,从而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第三,幼儿园的管理者,幼儿园的教师,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的约束,为幼儿做好道德品行的示范。当幼儿处在道德环境良好的环境中时,自然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通过形成德育网络,提高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对于幼儿来说,道德教育能否产生好的效果,本质上和幼儿所处的环境有关,不只幼兒园的环境氛围要和谐,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园外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道德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教育机构的幼儿园,要不断强化幼儿园和幼儿家庭的合作,进而形成教育的网络。

第一,幼儿园可召开家长会或是组织家长园地活动,给家长普及育儿方面的小知识,让家长能够明白幼儿品行培养的重要性。好的品行可以让幼儿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从而使幼儿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顺畅。

第二,德育工作,在幼儿园渗透,可以让幼儿教育的核心作用体现出来。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建立联系,引导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对于在育儿领域有经验的家长,可以让其成为家长的领袖,带动其他家长,形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性沟通。

第三,幼儿园要深入挖掘资源,尤其是社区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拓展,促使园内与社区能拥有相同的价值理念,进一步为幼儿创设德育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四,幼儿园的所有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利用专业的知识为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意见。

幼儿德育教育,这项工作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系统的工作,教师必须要积极发挥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重视个人要承担的责任,为良好道德风气的塑造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德育工作要润物细无声地开展

幼儿园在德育教育上常常简单地使用讲解的方式,由于幼儿年龄小,不太容易理解,可想而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若是在实际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就会收到更加深刻的效果。幼儿群体喜欢模仿,对于教师的形象会比较崇拜和信任,也会在不经意间去模仿幼儿教师的言行。因此,在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画,对幼儿的道德品行加以培养,从而让幼儿掌握道德的规范和标准。

幼儿本身由于生活的阅历较少,平时对很多情境都会感到陌生,道德的情境更是如此,遇到相关的情境,也不知道怎样去处理。为此,幼儿若能在生活环境里接受道德教育,慢慢就会知道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去解决遇到的道德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充分引导道德教育,让幼儿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遇到事情应该如何做会更好。当幼儿遇到冲突类的情境时,解决的方法不能使用暴力,进而教师要做好幼儿的引导。德育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呈现,是幼儿明白处理问题的基本方式,能强化幼儿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耐心地引导。

总之,通过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研究,提高了幼儿的德育素养。教师在实践教学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效构建更加科学的德育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为幼儿德育素养的提高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瞿继香.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66.

[2]徐少华.让感恩伴随孩子成长——谈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8(06):130.

[3]段辉君.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几点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7-8.

[4]卢珊,杜桂娥.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析[J].亚太教育,2016(08):130+129.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