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解读与思考

2021-07-06熊金花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小学语文

熊金花

【摘    要】众所周知,新课改指出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完善的教育体制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不断为自己充电,丰富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新课改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改革  解读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6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知识传授的必要性,有效提高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深入课堂,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关注度,让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就对语文课程教学设定了清晰的目标,要以听、说、读、写与应用这几个方面作为基础,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深入改革教学模式,融入创新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审美意识与思想观念。但是,在新理念与传统教学方法共存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表现出了两种极端现象:第一,教师仍然运用单一且落后的方式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难以形成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第二,语文课堂上出现很多“花样”,尽管课堂氛围很热闹,但是却偏离了教学目标,不利于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改革是十分必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解读与思考

(一)积极创新与整合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创新性地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运用与整合,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具有形象性、引导性的情境教学模式。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搜集一些关于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图片,使学生在对这些图片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从而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更加深刻的阅读感受。另外,在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技术进行整合,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元素的融入,增强教学情境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实施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实施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例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并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后,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活动,对自己的学习结论及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分享,在集思广益中充实学习结论和完善思维导图,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得到应用,比如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读写结合、翻转课堂等,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合理对其进行组合与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仅仅是形式和載体,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与思想观念才是根本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到《桂花雨》这篇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桂花雨,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段桂花从树上飘落的视频动画,将作者通过文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直观呈现给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课文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文字,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

又如,教师讲解到《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与分析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鲁滨孙回到自己的国家后所发生的故事进行续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的方式更加丰富,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

(三)巧妙引导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索意识

大多数时候,教师都认为引导语只要应用在课前就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了,其实不然,将引导语应用在课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注意力,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语文知识以一种体系框架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对文章的字词、文章中心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再由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学习。这样的问题探究模式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上,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在展开此类型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学生进行发言时,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应用一些如“你的发言很精彩”“你说得对”等鼓励性话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一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变得更为热情了,在此种自信心理的催动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在课堂上收获更多关键性的知识学习内容,这对于新型的语文课堂改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同课改共成长的理念,依据课改要求开展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芦丽丽.基于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7(11):178-179.

[2]钟婕.警惕披着课改外衣的课堂语言行为: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3(31):23-24.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小学语文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