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有效利用低结构材料引发幼儿自主游戏

2021-07-06韩宇峰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自主游戏幼儿

韩宇峰

【摘    要】目标隐蔽的低结构化游戏材料,能够引发幼儿自发的无意性学习,如纸筒芯、纸箱、雪糕棍、小吸管等,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如何有效投放材料,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价值,让幼儿玩起来、动起来,充分得到学习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  自主游戏  幼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3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一定是学习。近年来,幼儿园游戏活动越来越被重视,游戏材料的投放越来越丰富,但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幼儿对某些游戏不喜欢、对某些材料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教师投放的材料不适宜,幼儿不知道怎么玩。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投放游戏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游戏呢?

低结构材料: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目标、没有规定玩法的材料。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材料进行简单设计,但不限定玩法,由于目标非常隐蔽,对幼儿来说自主的空间很大。这些材料低成本、多变化、易收集、好整理、安全实用,能引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地探究与学习。

有效投放:教师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和爱好,自主的选择活动时间、内容和材料,主动的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游戏: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一、存在的问题

1.区域中游戏材料结构较高,高结构材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面临着不被选择的尴尬。

2.游戏玩具和材料都是教师设计在前,幼儿游戏在后,游戏中检测性多余建构性,作业性多于探究性。

3.游戏中高控内容多,游戏受到冷落,游戏被看作学习之余的点缀。

4.幼儿游戏时间不足;幼儿游戏空间不足,空间利用率不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5.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师在提供、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有待提高,游戏活动目标制定不适宜,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

二、立足园所优势,拓展游戏资源

(一)材料投放——由封闭式投放转向开放式投放

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数量并不决定质量”,材料的投放并不等于越多越好,适量的材料投放以及创新玩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成效。游戏材料通常按照不同的类型被投放在不同的区域里,而材料的跨区域使用和搭配往往更能刺激幼儿不断产生新的行为,获得新的经验。

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设置自选材料区。自选材料区中,可移动式活动架上提供的低结构材料都可以让每个区域游戏的幼儿来自选。二是各个固定区域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标志,红色是固定的区域材料不可交换区域,如益智区的棋、七巧板等;绿色是可移动区域材料,可转换区域游戏,如纸筒芯,在建构区可用于拼摆搭建;在益智区,可用于走迷宫;在角色区,可以作为电话;在美工区,可以做绘画粘贴小制作;在表演区,可以作为表演道具等。

基于“让幼儿根据兴趣選择材料”“幼儿控制材料”“材料要引发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挑战”等理念,转变了材料投放方式,对原有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做了保留、调整和删减处理,摒弃了高结构作业化的材料。如今,区域材料以低结构材料为主,非结构材料为辅,保留的高结构材料,让幼儿由被动枯燥的练习转变为主动有趣的探索,如跳棋、五子棋、迷宫、七巧板等。低结构材料在于分解知识点的难度,让幼儿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在适宜的挑战中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如积木、多米诺骨牌、毛根、雪糕棍等。在区域中还投放了非结构材料,如纸杯、纸盘、吸管、木块、纽扣、瓶盖等,这部分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探索和游戏中生成各种各样的玩法,由非结构材料转变为低结构材料。

(二)材料玩法——由一种玩法转向一物多玩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投放一物多玩的材料,而且一种材料适用于多种区域,如纸筒芯既可以在美工区进行绘画粘贴涂色,也可以在建构区搭建拼摆,还可在益智区玩猜猜看游戏,又能在科学区做斜坡滚动小实验,做笔筒、当书架、做打击乐器……小小纸筒芯材料简单,魅力无穷,孩子们能从玩中提升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会思考和探索,充分体现了低结构材料的可变性、创造性、实用性。

(三)同样的材料——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玩法

如同样的低结构材料——纸板,分层次投放在不同的年龄班级,效果不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中“感知形状和空间的关系”,在小班投放了各种形状的仿真纸板饼干,幼儿在玩饼干的过程中感知到不同形状;在中班投放了常见规则纸板图形、图案(如正方形)嵌板和不规则图形(如小房子外形)嵌板,幼儿在好玩的镶嵌游戏中感知图形的边角特征;在大班投放了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纸板,幼儿通过拼图比赛等小游戏,在快速拼摆中提高心理表征能力和对图形分合的认知。

三、研究成果

我们挖掘可用于幼儿游戏的40多种游戏材料,展示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和师幼在探索这些小材料中所蕴含的智慧。

“做而不学则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研则茫,研而不做则殆”。几年来,在“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价值引领下,在“低结构、开放式”的理念的引导下,我们扎实行进在研究的路上,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育实践。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幼儿在自主探索、自主游戏中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教师在走进游戏、发现幼儿的转变中艰辛的成长历程。我们把这些经验与不足呈现出来,既追忆那段充满艰辛、感慨却又收获满满的日子,又设定在遥远路途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参考文献

[1]秦元东,王春燕.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低结构材料自主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微谈角色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