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2021-07-06管丽
管丽
【摘 要】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也就是说,教师应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来组织幼儿进行学习和体验,促进幼儿从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知识。教师可以从地方特色、自然景观、民间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来挖掘乡土资源,使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知识,便于理解。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 幼儿园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35
在幼儿园中运用乡土教育资源是可行的,作为幼儿教师,应明确乡土资源应用方法,加强对于乡土资源应用的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水平。本文分析了提高乡土教育资源应用水平的措施,进一步为幼儿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乡土教育资源的内涵
所谓的乡土教育资源,便是农村地区所具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有一定价值的教育资源,具体表现为地理特征、古迹、民间艺术和风俗等内容。将乡土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教育当中,可更为广泛地拓展幼儿教学素材,形成具有农村地区风格的教学特色,更为理想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可行性
(一)丰富教育内容
幼儿自身的自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新颖元素来吸引其关注。此外,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教师需在幼儿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其形成健康的性格。在开展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无法吸引幼儿的关注,如果教师将乡土资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便可明显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使幼儿能够投入更多的兴趣参与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生活技能。
(二)调动学习热情
如果教师一直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则幼儿会感到枯燥无趣,也无法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需让幼儿对学习活动产生参与的积极性,便需侧重运用游戏等方式来为幼儿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幼儿能够通过完成游戏任务而探索未知,总结经验。在此期间,教师便可侧重引用乡土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让幼儿能够从生活着手,产生兴趣,引导幼儿深化思考。
(三)有助于幼儿更了解家乡
环境作为教育的隐性资源,是能够吸引幼儿关注力的重要条件。幼儿可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中主动观察思考,从而形成学习的成果,上述过程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乡土资源引导其更为深刻地了解家乡的环境,在此期间培养幼儿的性格,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幼儿园教育模式,让幼儿与环境产生紧密的互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幼儿形成更高的素养。
三、乡土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拓展空间,增加互动
农村幼儿教师可利用墙面资源进行绘画,依据幼儿的年龄差异设置不同的绘画内容,如小班幼儿墙面可以动物作为主要的绘画内容,这样便可提升幼儿与周围空间的互动性。
教师还需科学地对环境进行布局,将活动区域和教学区域分别设置,这样幼儿便可在不同区域开展各类活动内容。教师需侧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为后续的课改提供前提。在互动区域,教师可接触不同年龄的幼儿,促使其在活动区域提升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在活动区域投放更多的乡土资源,让幼儿能够有机会自主学习和探索,对不同的资源材料进行体验。幼儿在此期间也许会产生疑问,对此教师需及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答案,教师适当启发即可。幼儿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可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形成克服困难的自信。
(二)保持生态,增强野趣
农村幼儿园教育需与地方的乡土资源结合,让幼儿有机会与自然资源近距离接触。如湖北平原地区的河流资源丰富,部分农村便有鱼塘。在实施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教师便可利用鱼塘资源,结合花草与河流等,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还可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也可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扎根乡土,增添特色
乡村教育需突出本土特色。农村幼儿园与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自然资源和空间优势。在上述资源的支持下,教师便可创造适合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教育材料,让幼儿能够主动挖掘自然的美好。在自然环境中,可利用特色民谣开展启蒙教学。农村幼儿园还可将民谣内容贴到学习墙上,讓幼儿能够借助乡土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组织户外教学活动时,也可侧重发挥乡土资源的优势,利用幼儿常见的素材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幼儿的熟悉感,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农村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不但需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还需关怀幼儿的生活情况,以及幼儿掌握生活技能的水平。教师需侧重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发挥乡土资源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教学体系,如播放民谣等,在幼儿的各学习环节均可渗透相应的乡土元素,从而辅助幼儿实现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提升。在幼儿借助乡土资源进行创作活动时,教师需同步观察和指点,让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妥善处理,占据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总结技能和经验,形成更高的思维能力。虽然幼儿的年龄较小,但教师也需侧重培养其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让幼儿能够在乡土资源的激发下自由发展天性,逐渐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发乡土教育资源,提高了幼儿园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全面加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效率。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进行教学研究,从而全面提高乡土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钱笑.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融合[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87.
[2]顾静.充分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幼儿园办园特色——我园“梅文化”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03.
[3]郑婕妤.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38.
[4]牟怡菡.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9(2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