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实践锻炼法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作用

2021-07-06朱祖旭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作用大学生

朱祖旭

【摘    要】实践锻炼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理论依据,具有科学性、普遍存在性、主体性等特点。大学生党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板块,实践锻炼法在党史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党史教育的实践更具有真理性,形式更具有多样性,结果更具有现实性。

【关键词】实践锻炼法  大学生  党史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1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源泉。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把党史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实践锻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它以生动直接的方式促使人们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思想理论的认知。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融合实践锻炼法,正视其在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践锻炼法概述

(一)实践锻炼法的定义

实践锻炼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通过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1]。实践锻炼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认为实践活动促进了人正确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的思想进步的动力,也是检验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对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锻炼法的特点

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实践锻炼法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点,即科学性、普遍存在性、主体性。实践锻炼法的这些特点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1.科学性。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的即是正确的,实践锻炼法的科学性体现在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理论支撑和前提,该理论高度重视实践的地位,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方法,也是人的认识的归宿。被实践检验的理论结论最终要应用于实践,先进的理论是实践的指路明灯,使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取得明显的效果。

2.普遍存在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实践活动同样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人在社会中的各项活动都是实践的范围,实践的普遍性特点也是以人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为根基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在抽象的空间中还是具体的事物上,不论是接受教育的人还是主动实施教育的人,都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2],因此也决定了实践锻炼法具有普遍存在性。

3.主体性。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在教学活动中由教育者主导的模式,教育者强调理论灌输,不管受教育者接受与否,理论灌输法缺乏趣味性、针对性和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展和效果。目前,不结合实际情况的盲目教学在很多学校中占主体地位,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相比于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更重视过程教育,让受教育者成为实践的主体,亲身参与、体验实践锻炼带来的乐趣和效果,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锻炼法的主体性特征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找到了结合之处。

二、实践锻炼法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作用

(一)实践锻炼法确保党史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具真理性

党史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为了将正确的观念理论灌输到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教育内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影响到党史教育活动的成效。正确的教育内容会推动实践的高效运转,让大学生准确地接收党史,认可党史。错误的教育内容会阻碍实践的完成,使大学生的学习受到误导,产生对教育的怀疑。这就意味着教育者用来教育和影响的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采用实践锻炼法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可以确保党史教育活动内容的真理性。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易受新事物影响,对各种不良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没有政治甄别能力和经验,很难进行理性的分析,对历史没有一个正确的意识,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活动,结合社会实际进行丰富和完善。

(二)实践锻炼法促进党史教育活动的形式更具多样性

实践锻炼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借助这些活动形式,党史教育能够以多样化的活动类型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以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促使大学生接受教育。通过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利用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党史教育,让大学生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波澜壮阔。传统的党史教育活动形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這就要求我们科学结合网络技术,政府和高校可以建立有关中共党史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共党史,创新实践锻炼形式,丰富党史教育活动类型,推动党史教育深入开展。

(三)实践锻炼法促使党史教育活动的结果更具现实性

党史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活动,它的目的就是通过党史教育教化他们的心灵,确保他们能够形成符合正确意识形态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能够践行符合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求的行为活动。由于党史教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是通过思想上的启迪和完善来指导实践,如果思想层面脱离了实践,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我们将实践锻炼法引入党史教育活动,就可以促使党史教育活动的结果具有可感知性和直接现实性。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将在书本上获得的枯燥历史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感知的行动指南。实践锻炼法有利于丰富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的参与体会,学思行结合,认知和践行合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现阶段,随着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高科技水平的灵活运用,实践锻炼法的形式也在日益增加,对党史教育活动结果的显现也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结语

实践锻炼法在大学生党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推动知行结合、党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提升,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实践锻炼法,做好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雷润枝,杨妮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锻炼法探究[J].新西部,2019(2):128-157.

[2]张国政,岳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时间锻炼法[J].世纪桥,2009(4):128-129.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作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