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探究

2021-07-06毛鹏鹏

甘肃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负面依从性血压

毛鹏鹏

(武山县人民医院,甘肃 武山 741300)

高血压为一种心内科常见病,中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该疾病患者血压长期失控,可严重损害靶向器官,导致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发生,从而会显著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相关研究表明[1],心理情绪和高血压的发生、进展有很大程度关系。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可导致中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易引起血压增高。且负面情绪还可能通过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而导致其血压控制不佳[2]。因此,在对患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同时,还需实施有效护理策略对其心理进行干预。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武山县人民医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就诊的112 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2)未发生心血管事件;(3)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脏器器质性病变、癌症等恶性疾病;(2)患者沟通、理解能力障碍;(3)自理能力丧失;(4)认知缺陷、精神异常。将纳入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干预组各56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5 例;年龄42~84 岁,平均(63.19±7.51)岁;病程2~14 年,平均(8.47±2.06)年;病情分级:Ⅰ级13 例,Ⅱ级24 例,Ⅲ级19 例。干预组男33 例,女23 例;年龄44~83岁,平均(63.52±7.76)岁;病程2~13 年,平均(8.31±2.15)年;病情分级:Ⅰ级12 例,Ⅱ级23 例,Ⅲ级21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普及高血压基础知识;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进行日常指导,如保持起居规律,合理安排膳食,适当开展运动锻炼等。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增进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以真挚、亲切的态度和患者接触,并主动给其做自我介绍,以迅速拉近双方间的距离;(2)心理护理: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耐心聆听其心声,就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进行深层剖析,并采用鼓励、安慰等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并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多给患者亲情陪伴,并加强精神支持,以调动患者正性情绪;(3)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开展深呼吸法等放松训练,以使身心得到放松,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深呼吸法开展方法是患者闭目合口,经鼻深吸气,吸气时使小腹凸起,然后屏气3~5s,再徐徐呼气,使小腹复原。此外,还可结合患者喜好,引导其通过聆听音乐、收看电视节目等来转移注意力,以此来舒缓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进行评估。上述量表评分分别达到50、53分时表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分值愈高,不良情绪愈重[4];(2)判定两组治疗依从情况。依从性分为好、一般、差等3 个级别,统计其治疗依从率。依从率=(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3)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GQOLI-74 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值愈高,生活质量愈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焦虑、抑郁评分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2.2 比较治疗依从性

干预组治疗依从率91.0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2.3 比较GQOLI-74 评分

两组护理前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QOLI-74 评分均增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GQOLI-74 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GQOLI-74 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高血压为一种慢性高发病,亦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目前,针对此病多采取降压药治疗。但单纯药物治疗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与患者长期受躯体疾病折磨,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关。负面情绪可导致机体大量释放单胺类神经递质,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加速肾素产生,并致醛固酮水平升高,可引起水、钠潴留,从而造成血压持续上升[6-7]。此外,负面情绪会削弱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不利于血压控制。因此,应针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实施有效护理。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干预组治疗依从率91.07%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高。表明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可能由于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亲和力,有利于和患者迅速拉进关系,并增强患者对其的信任感,从而可为后续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就其负面情绪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可对其负面情绪起到舒缓作用[8];动员家属给患者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并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可激发患者内在的力量来对抗病魔;指导患者开展放松训练,亦有利于调节其身心状态。另据研究表明[9],高血压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生活质量均较正常人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GQOLI-74 评分增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这是由于有效心理护理,将负面情绪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可使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1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减轻,使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且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负面依从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