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护理干预用于急诊胃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07-06杨吕凤黄青青林海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胃出血成功率方案

杨吕凤,黄青青,林海燕

作者单位:31500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胃出血是急诊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可因失血过多进一步伴发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及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临床护理理念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学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预后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2],制定出有效的风险护理干预方案。本研究拟探讨风险护理干预用于急诊胃出血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97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3]中胃出血诊断标准;(2)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肢体挪动及5 m内行走无碍;(3)签署本研究知情告知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及肾等脏器功能损伤或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对本研究造成干扰者;(2)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情感障碍或精神病史,无法配合本研究调查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4~67岁,平均(42.4±4.6)岁;原发疾病为消化性溃疡2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2.8±4.5)岁;原发疾病为消化性溃疡2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以易消化、清淡及低脂食物为主,禁食辛辣、油腻、高糖食物,禁烟禁酒以避免刺激消化系统,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等进行监测,嘱咐患者注意腹部保暖。

观察组予风险护理干预:(1)成立风险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担任小组核心管理人员,负责治护方案的制定、评价与监督,核心成员由主治医生、护理组长、营养师及康复治疗师等构成,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与执行。(2)制定风险护理干预方案:由小组成员搜集文献、整理资料后共同协商、民主探讨风险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细节,并于理论阶段反复验证方案合理性,经两位小组核心管理人员共同同意后方可执行。(3)实施风险护理干预方案:结合民主协商及文献整理结果,对辛辣、油腻、高糖食物及胃肠道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及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胃出血危险因素进行严格防控;治疗期间加强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饮食,避免危险因素刺激影响疗效;同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监测,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降低心理负性情绪;治疗全过程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同时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对预后水平进行初步评估,若发生风险异常升高应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后采取相应干预手段;患者出院时组内成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再教育,以反复性强调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控制的重视程度,避免患者院后自我健康管理不到位导致重复入院。(4)干预方案再完善:采用PDCA循环对干预全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人文性及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估,每一轮次干预结束时都应当进行组内充分协商,积极交换心得与建议,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善干预方案的各细节,使干预效果达到最佳。

1.3 观察指标(1)止血效果。干预后1周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3]中胃出血疗效评价标准,分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止血成功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胃功能指标: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中静脉血5 ml,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栓烷素B2(TXB2),仪器采用SIEMENS公司ASVIA1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公司生产。(3)护理满意度:干预后1周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治疗期间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60分,≥55分为非常满意,45~54分为满意,35~44分为基本满意,<3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总人数-不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比较 经干预,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止血成功率80.85%(38/4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止血成功率96.00%(48/50);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11.21,P<0.05)。

2.2 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PGⅠ、PGⅡ及TXB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PGⅠ高于对照组,TXB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32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8.00%(49/50);对照组非常满意4例,满意21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80.85%(38/47);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15.55,P<0.05)。

3 讨论

胃出血发病一般较为急促且复发率高,不仅会对患者消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而且会导致患者因失血过多而伴发休克、呼吸衰竭及窒息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临床治疗胃出血需要根据出血原因对症治疗,常以止血、抑酸、消炎、胃黏膜保护、改善患者日常不良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为主要手段,可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胃出血患者常因胃黏膜损伤而出现胃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异常状况[4-5]。血栓素A2(TXA2)是一种主要由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血管收缩及促血小板凝聚作用,当机体内发生炎性症状时TXA2含量会上升。本研究观察指标中TXB2是由TXA2稳定水解而来的产物,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TXB2含量来评估胃黏膜上皮细胞功能。而PGⅠ与PGⅡ是主要由人体胃底腺主细胞、黏液颈细胞分泌的酶原颗粒,两者作为胃蛋白酶的前体物质可反应人体胃黏膜状态,当胃黏膜损伤时两者在血液中的表达水平也会随之变化[6-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GⅠ水平及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TXB2低于对照组,表明风险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出血患者胃功能水平及出血症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患者对风险护理干预护理理念的认可与支持,对于提升医院医疗护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出血患者出血症状及胃功能水平,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胃出血成功率方案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烂脸了急救方案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优质护理应用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