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07-06裴希山

山东外语教学 2021年3期

裴希山

(滨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引言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等文件的印发,中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开始进入深化和系统化的关键期(王卓,2021:60)。《纲要》明确指出:文学类课程推进课程建设,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入外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中国文化走出去,外语学科大有作为(王宁, 2019: 1)。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外语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这是由外语学科的属性决定的,也是外语学科应有的时代担当。自20 世纪90年代学界开始关注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以来,已涌现出大量文献。其中,既有对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意义论述(金虹,2013),也有对融入现状的分析(周岐晖、陈刚,2015),还有对融入的具体路径方法进行的探讨(顾卫星,2019)。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是对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对1992-2020年期间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清楚地展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把握未来研究的动态和方向。

数据收集与研究工具

2.1 数据收集

获取有效的文献数据是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收录文献来源最全,学科范围最广,更新时间最快的中文全文数据库。为了较为全面地探讨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脉相,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的条件设置如下:主题为“英语”或“外语”,并且将下述检索词“中华文化”或“中国文化”或“母语文化”反复组合;鉴于首篇文献出现在1992年,发表时间设定为“从1992年到2020年”;检索方式为“精确”,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数据处理力求精准,对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征稿启事、会议通知、人物与学校简介及其他无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去重,最终得到737篇文献,获得的数据包括作者、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基本信息,并以Refworks格式导出,作为知识图谱分析的对象。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

2.2 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美国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用于分析文献资源的软件,由于其版本更新快、支持数据源多、分析功能强大、可视化程度强而得到广泛应用(李杰、陈超美,2016)。本文借助软件CiteSpace 5.7 R5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

研究维度与内容

下文将对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全面展示研究成果的“多姿景致”。

3.1 发文趋势分析

学术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衡量某项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文献数量年度分布状况绘制文献发表分布曲线,可清晰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图1显示,29年来,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2007年为缓慢增长阶段,2008-2015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此后发文量进入波动增长阶段。经反复研读分析,笔者认为文献数量变化的原因如下: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引发了全民学习外语和弘扬国学的热潮,促使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教育部也印发了《完善中华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激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情,促使发文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但随即在2019年又出现一个小高峰。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后,笔者发现2015年之后文献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据此可以推断,“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核心期刊发文量却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核心期刊载文总量基本衡定的情况下,其它学科关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发文量上升而形成的。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未来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势头依然强劲,成果数量仍将不断增长。

图1 1992-2020年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3.2 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作者发文情况,既可以发现某一研究主题的高产作者,也可以探测研究者的合作情况。利用CiteSpace对作者发文量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将数据导入CiteSpace 5.7 R5并建立对应的项目,运行软件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对可视化结果进行统计后得到发文频次≥3 的作者发文情况(表1)。

表1中列出的研究者发文量相对较多,可以视为本领域的核心研究者。王宁29年间共发文8篇,成为发表数量最多的学者;其次是高一虹、赵海燕,发文均在6篇以上;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比例为88.7%。以上结果表明,该领域稳定的、高水平的核心研究者还较少。此外,中心度和被引半衰期是表征研究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表1作者的中心度均为0.00,表明这些作者研究的中介作用不大,合作研究还相对较少。从被引半衰期来看,高一虹的影响力最长,为15.5年,其次是王宁、张璐,均为11.5年。

表1 高产作者统计表

图2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密表示合作次数越多,连线越粗表示合作关系越强。图2显示,1992-2020年间研究者的合作网络密度低(Density=0.0007),网络节点间的关系非常稀疏,整体网络结构极为松散。由2个或3个节点组成的子网数量最多,即研究者之间多以2-3人的小范围合作为主,还未形成大范围稳定的合作研究团队。以高一虹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包含节点数较多,表明和别的学者合作关系比较密切。经研读文献,发现该团队以“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为题的历时研究成果在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3.3 研究机构分析

对期刊论文的研究机构进行归纳、梳理,可以明确主要研究力量的布局,为今后的科研机构合作提供一定的指向性。借助CiteSpace 5.7 R5分析研究机构,运行软件得到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图谱(图3),根据数据结果绘制出高产机构发文量分布图(表2)。表2显示,上海外国语大学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最多,共9篇;其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发文均在6篇以上。此外,中心度和被引半衰期也是表征研究机构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中心度来看,研究机构的中心度都为0.00,表明他们在研究中的中介作用不大,合作研究相对较少。从被引半衰期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影响力持续时间较长,为15.5年;其次是清华大学外语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均为6.5年。图3显示,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密度较低(Density=0.0007),除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中心形成了局部合作研究网络,其它各研究机构间的连线较少,这表明各研究机构之间暂未形成较为广泛、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

图3 机构合作关系图谱

表2 高产研究机构统计表

利用CiteSpace 5.7 R5的突现功能对研究机构做进一步分析(见图4),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等机构成为本研究领域的突现机构,其突现时段从2002到2020,突现时长从3年到9年不等。这种突现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研究机构关注的侧重点有所变化,从起初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到关注母语和目的语并重的跨文化交际,再到重视中华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清华大学外语系等对本话题的研究集中在21世纪之初,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则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阵地。

图4 研究机构突现图

3.4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与凝练,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清晰地把握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和方向(陈维超,2018:69)。利用CiteSpace 5.7 R5探讨关键词的分布,运行软件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图5),并根据相关数据结果绘制出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和频次统计分布列表(表3)。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和频次统计

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图5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出现的多少。表3呈现了关键词出现频数及其中心性数据,大于0.1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具有高中心性,在连接其它节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出现频次20以上且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依次为“英语教学”(59)、“母语文化”(57)、“中国文化”(50)、“大学英语教学”(38)、“跨文化交际”(38)、“目的语文化”(28)、“中国英语”(27)、“外语教学”(27)和“文化”(24)。笔者将意义相近的关键词合并归类,最终形成三个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3.4.1 外语教学

国家实力的剧增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促使外语教育承担了更多文化互动的历史重任。外语教学应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具象载体,对内承担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使命,对外消除某些国家在国际化语境中对中国形象的误解与偏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宋伊雯和肖龙福(2009)、周岐晖和陈刚(2015)等学者采用问卷、访谈和测试等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不足的原因与造成的影响:教学大纲对中华文化教学的要求不够清晰,造成文化教学行动不一;教材中母语文化内容缺乏,影响了学生的中华文化表达能力;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文化教学;各类测试中与中华文化相关的题目较少,影响了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不够,影响了中华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以上不足,罗玲(2015)、顾卫星(2019)等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对策:在学理层面,努力搭建中华文化教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文化哲学、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文化教育理论等,为中华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在教学操作层面,从宏观上确立了中华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互融共生的生态观,构建了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教师队伍的策略,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如文化对比教学、合作式教学、“文化-互动”范式等。

图5和表3显示,同“外语教学”意义相近的高频关键词还有“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这说明已有成果的外语语种主要集中在英语,研究对象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因此需要结合不同学段学习者的特点和规律,将其贯穿、落实于各个学段,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

3.4.2 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一个国家的魂。学习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从深层去理解和掌握语言。因此,外语教育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外语教学研究的进程中,中华文化的研究议题不断丰富。学界起初探讨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时,对中华文化的涵义并不明确,只是针对“中华文化失语”或“母语文化危机”现象,提出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并重的教学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胡锦涛,2012),此后融入外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逐步清晰:即国家立场的统一意识、治国理政的民本要求、社会秩序的和谐意愿、伦理关系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的自强精神、解决矛盾的中庸之道、个人理想的“修齐治平”(钱立新,2018:234)。自此,学界也愈加重视探讨如何通过外语教学,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2017)。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汤玲,2019:3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朱喜坤,20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汤玲,2019:31)。根据张虹、于睿(2020:46)的调查,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革命文化;尽管教材中现代文化内容较多,但部分内容并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析文献发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样缺乏,这明显和《纲要》提出的“自觉弘扬中华文化”的要求不符。

3.4.3 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3)将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确立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人文性要求通过英语学习开拓视野, 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表述虽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含充足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交际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能三个要素,其中“有效性”和“得体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标准(Byram,1997;Deardorff,2006;胡文仲,2013)。

张友平(2003:41)等学者提出了“外语教学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日益突出,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育和传承受到更多关注,并产出了不乏中国特色的成果。理论建构方面,高一虹(1998)以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器”来阐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遵循的原则。高永晨(2014)运用“知行合一”的理论思想提出跨文化知行合一的理论模型。顾晓乐(2017)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两种培养模型,其中理论模型包含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宏观维度,主要关注跨文化教育培养内容的问题;而实践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主要解决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实践层面,常晓梅和赵玉珊(2012)通过行动研究,验证 “Cultural Knowings”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张红玲和赵涵(2018)设计、实施了民族志跨文化外语教学法,并对其提升语言能力与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性作出了评价。

整体来看,学界围绕跨文化交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研究内容由浅入深,从以目的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跨文化教学,到融入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从理论思辨发展到实证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内容方面利用跨文化交际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还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中理论思辨居多,借助行动研究、民族志研究等范式得出的实然成果还较少;共时研究多,跟踪考察样本动态变化的历时研究匮乏。

3.5 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能够表征该领域的最新演化动态,预测其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突现词检测功能探析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具体设置同热点分析相同,生成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突现词信息表(图6)。通过对这些词语深入分析,发现该领域的前沿方向可概括为三类。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1)加强跨文化教学研究阶段(2004-2013)。跨文化外语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该时期的突现词为“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目的语文化”,说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张友平(2003:43)等发现,我国外语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英美文化的导入,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出现偏差。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外语教育呈现跨文化意识的双向成长,这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解决跨文化冲突或问题,实现价值引领,是大学外语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该阶段学者更加注重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2)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阶段(2012-2016)。该时期的突现词为“文化认同、中国文化、英语教育”,说明研究者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外语教育的文化认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认知和选择机制,表现为人们对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性文化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粟高燕,2009:5)。由于强烈的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本土文化认同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为切实提升学习者对母语及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必须坚持“母语为核心, 外语为工具”, 不断推进中华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使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该阶段研究呈现出从宏观的、笼统的研究走向微观的、具体的发展趋势。

(3)坚定文化自信研究阶段(2017-2020)。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文化自信”成为强度最高的突现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2017)。“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外语教育国际化进程,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是外语教育国际化中必须坚守的前提(何芳、都宁,2019)。培养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必须制定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外语教育标准,构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中华文化的考核评价内容等。培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对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拓展。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有机融入外语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笔者认为本领域研究的“再出发”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4.1 培育学术共同体

文献年度分布图显示,近年来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不断增长,研究势头强劲。通过分析高产作者统计表和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数据,发现除王宁、赵海燕和高一虹等发文在6篇或6篇以上之外,持续关注本领域的学者还较少,稳定的、高质量的核心研究者群体尚未形成,且中介作用不大。分析被引半衰期发现,高一虹、王宁和张璐等在学界的影响力较长。高产研究机构统计表及合作关系图谱显示,研究机构的中介中心度不高,除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中心形成了局部合作研究网络,其它各研究机构之间暂未形成联系密切的学术共同体。核心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具有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因此亟需通过专项资助、专题探讨等多种方式,加强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核心学术共同体,并赋予其学术职责和历史使命,鼓励其持续深入研究,为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征程凝心聚力。

4.2 深化研究议题

关键词突现图谱数据显示,研究内容从深入探讨跨文化教学,到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再到坚定文化自信。现有的研究议题不仅丰富完善了跨文化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反映了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育研究不断深入。

为适应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的要求,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一步丰富:首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6)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外语教育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应通过融入中华文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其次,加强应用实践研究。已有成果提出的教学对策多为应然层面,而通过行动研究、民族志研究等验证性研究得出的实然性策略还较为缺乏。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更多可参与的教学范式;再次,重视英语以外其他语种专业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对促进语言和文化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已有成果多以英语语种为主,对其它语种关注还较少,因此亟需将中华文化融入到各种语言类教学之中。

4.3 扩大研究对象并开展历时研究

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需要大中小学全学段一体化,但是已有成果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中小学生较少,因此需要不断扩充样本群体。此外,鉴于目前文献中历时研究还较为缺乏,今后应加强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毕竟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实践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共时研究尽管能细致展现样本对象特定阶段的变化,但是难以揭示其变化进程。今后科研工作者还需借助历时研究的方法,动态跟踪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依据具体实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促使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