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卖食品包装文字的英语翻译及创意设计
——《食品包装学》评述

2021-07-06王丹

食品与机械 2021年6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创意设计英语翻译

如今,随着网络外卖App的完善和普及,外卖订餐量近几年大幅增加,外卖食品的包装也愈渐多元化。外卖食品包装除了保护食品免受环境、温度、撞击等外在因素破坏以及更方便运输外,还承载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在外卖行业兴起的当下,许多外卖商家为了扩大食品影响力,对外卖食品包装进行中英文双标注,但随之也带来外卖食品包装文字翻译的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外卖行业,规范的英语翻译和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表现,对于促进中国外卖食品规范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路飞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包装学》一书,立足当前食品工程技术,从中国食品包装历史出发,对多种包装技术进行详细讲解,介绍了食品工程中常用的食品包装原理和全球包装技术成果研究,对普通读者了解食品包装行业具有极大的科普作用,也有助于促进中国外卖包装从业人员对食品包装文字和创意设计表现的重视。

《食品包装学》全书共11章,涵盖了从食品包装材料及包装制品、食品包装安全与测试、食品包装原理与技术等多项内容。第1章主要讲述食品包装的含义、食品工程包装的一般要求和发展趋势。第2章分类阐述食品包装的材料及包装制品,涉及纸类、塑料、金属、玻璃与陶瓷灯等多种包装材料。第3章重点介绍收缩与拉伸包装技术原理与应用。第4章介绍真空包装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第5章主要介绍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第6章着重研究无菌和抗菌包装。第7章重点围绕纳米包装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展开研究。第8章详细论述气调包装技术原理与应用。第9章详细讲述智能包装、贮藏和流通的一体化。第10章介绍其他食品工程包装的新技术。第11章从食品标签相关标准与标志入手,讲述食品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及安全监测技术。

包装作为品牌的视觉载体和品质体现,其不仅与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也直接关乎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在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食品外包装不仅是商家向消费者传递食品商品的主要信息源,更是品牌的象征。对于企业来讲,打造品牌的目的即为了获得品牌溢价。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加强,中国广大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认可度正在持续走高,中国外卖食品商家在食品包装上使用英文翻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卖的国家化形象,无形中提高消费者购买的潜在欲望。

食品外包装的文字部分主要包含食品的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食品类别、规格、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地等,由于外卖食品包装自身文字材料的鲜明特点,其文字翻译和创意设计也有较大难度,综合有以下几个特征:① 在词汇方面,外卖食品因为制作过程的工艺、食物特性等其他食品特征,包装文字一般采用“香精”“防腐剂”等专业词汇。② 在句法使用上,多采用祈使句、短语和省略句式,并极力控制在一个谓语动词之内,力求做到翻译短小精悍,并且出于空间考虑,尽可能在不影响语义传达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省略语,减少语句长度和复杂性。③ 在修辞上注重外卖食品包装文字翻译的修辞和语态使用,利于更多消费者理解和接受。然而,由于中国外卖包装设计从业人员专业性的欠缺和外卖包装在管理方面的不健全,外卖食品文字翻译及创意设计存在较大问题,部分外卖食品包装上的英文使用不规范,甚至出现“套用”“冒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外卖基本信息的捕捉和理解,降低消费者对其食品的使用评价,影响企业形象。

常见的外卖包装英文翻译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错误现象:① 机械化直译现象较多。大多外卖商家在进行外卖食品包装英文设计时常采用在线翻译软件进行“中式英语”翻译,将汉语语境带入英文语境,造成大量专业术语翻译错误。例如,部分商家将“辣子鸡丁”翻译为“Hot Chicken”,然而这一翻译并未将食物自身的特性正确表达出来,另一种更规范的翻译“Sauteed Chicken Dices with Chili Peppers”,相对准确地表达了食品的食材、形状和味觉,避免了消费者因理解偏差而产生误解。② 专业语法错误问题频出。最常见的是名词单复数、介词使用不当及语序错误等问题。例如,部分店家将“请在开盖24小时内饮用”翻译为“Please drink it in 24 hours after open”,更规范的翻译为“Please drink within 24 hours after opening the lid”,在原句中,“after”为介词,因此后面需接动名词。这样错误的食品介绍和信息使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的正确使用和对外卖食品甚至外卖商家的选择。③ 翻译时文化转换的缺乏。语言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也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性紧密相关,食物的名字有很多出自历史典故,比如“东坡肉”“豆腐西施”等。部分外卖商家在翻译“豆腐西施”时采用“Tofu Shih Tzu”这一种译法,却并未意识到在西方语境中西施并不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而更规范的译法“Beancurd queen”中将西施的含义进行文化转译,选用“queen”一词,在英文语境中则更容易被人们理解。

诸如此类现象在中国当前外卖食品翻译中常常出现,严重影响了食品营销,也降低了外卖商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因此,解决好食品包装文字英语的翻译规范性问题对于促进中国外卖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包装学》一书针对近些年中国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① 加强外卖商家及食品企业对专业英语翻译的重视。食品包装文字英语翻译是企业面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 尽量避免使用翻译软件进行直译,转而聘用专业的食品英语翻译人才,更好地实现中英文互译融合并减少翻译误差。③ 定期对食品包装从业人员、翻译人员等进行语言培训,提高其专业翻译水平和跨文化素养,保障翻译工作的精准,尤其是对食品专有名词的翻译,必须确保其真实且生动。④ 建立健全对外卖包装文字翻译的审核制度,不仅要求翻译准确无歧义,还要确保符合西方文化语境,避免产生文化冲突。⑤ 食品行业协会针对外卖食品行业的专业词汇、生僻词汇,应建立健全统一的翻译标准,规范外卖行业英文翻译的使用。⑥ 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翻译的认知。部分不良商家会故意使用错误英文来模糊产品,通过对外卖食品包装的复杂化来掩盖食品自身的不足,欺骗蒙蔽消费者,达到以次充好的产品销售目的。⑦ 设计者应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和设计外卖食品包装的文字,比如在面向老人受众群体或其他特定人群的外卖食品包装上还应注意文字的大小和间距。

此外,外卖包装上的文字创意也应结合时代需求、地域饮食文化、环境等多方要求进行设计,达到食品包装形式、包装材料、主题色彩与食物内容等多种因素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近年来,随着中国年轻化群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和社交网络的崛起,外卖食品包装在文字创意设计上也在主动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增强包装上的文字互动性和话题感、追求差异化和识别性、多类型产品品牌跨界联合进行线下对话,这些都是中国食品包装在文字创意设计上不断摸索与前行的见证。

综上,在消费者对视觉感知的过程中,将外卖食品包装的文字翻译、标签图像内容、色彩、架构做到恰到好处,与产品的外形共同形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构图,达到提高审美和促进销售的双重效果。《食品安全学》一书指出,全球食品包装行业正逐步向绿色环保、智能、安全、循环可再生等新趋势靠拢,相关单位只有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食品包装机械的技术水平,从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产业链出发,推进中国食品包装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加大对外卖食品包装上的文字翻译和创意表现的重视,吸引更多国外消费者,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跨域交流,传播饮食文化的同时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食品行业包装正逐步向绿色环保、智能、安全、循环可再生等新趋势靠拢,外卖食品包装上添加英文翻译是中国外卖食品走向更国际化的时代需要,也是构建国际外卖食品品牌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也应当加深彼此交流的程度,专业食品英语翻译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食品英文翻译环节中帮助食品生产者和包装设计者规范英语使用,提升中国外卖食品包装中英语使用的准确度和专业度,为促进中外交流和商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创意设计英语翻译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甜甜圈
月满中秋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大树
宇宙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画元素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