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晏阳初 南陶北晏的平民教育
2021-07-06编辑郭瑜华
编辑=郭瑜华
中国人习惯于整理一些『南某北某』的并称,来指称某些领域里一时瑜亮的两个人物。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界,出现过两位平民教育运动中的南北双璧——陶行知先生和晏阳初先生。
上图:谌河《陶行知先生》 水墨纸本 2021年
下图:谌河《晏阳初先生》 水墨纸本 2021年
腐朽的封建帝国被民国取代,到处都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但在这片繁华的景象之下却透露着别扭和隔阂。广大乡村地带,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贫穷、落后、愚昧、受欺凌的生活,好似他们与社会发展远远地脱了节,社会进步的春风并没有抚慰到这片干涸的土地。
有两位青年将这些情景都看在眼里,并在心中默默地埋下了一颗种子: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他们就是后来中国教育史上大名鼎鼎的两位先生:陶行知和晏阳初。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两位先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平民教育。
陶行知赴美留学期间认识到学习政治将来只能做官,而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官员,于是毅然转进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克伯屈、孟禄等教育学家学习教育学。1917年陶行知学成回国,他在回国的船上豪迈地说道:“我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
当时正值国内掀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陶行知马上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教育模式,反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
与此同时,另一位年轻人晏阳初选择为中国送去法国的劳工当翻译,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劳工也拥有智慧、经验,只是没有渠道去学习。劳工身上有巨大的潜力,晏阳初将这称之为“脑矿”。所以他既不愿去官场上谋求一官半职,也不愿去大城市追名逐利,只愿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将教育送进乡村、店铺、军营、工厂甚至是监狱中去。
左图:陶行知 信札 释文:云五先生:您的《世界新形势》一书今已收到。承谢万午。陶知行。廿三、五、六。 信封:云五先生启。知行。
右图:晏阳初(1893-1990)和他的同仁在定县。前排左起:陈筑山、晏阳初、瞿世英;后排左起:陈行可、陈志潜、姚石庵。
最终,两位先生因他们共同的追求在平民教育的道路上相遇了。
1923年,陶行知与晏阳初以及其他有志之士组成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始了全国平民教育运动,在此期间,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乡村和农民。
陶行知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利用寒暑假去推行乡村教育,是平民教育运动中的好办法。”
晏阳初也提出相似的说法:“中国的人基础在农民,其生活的基础在乡村,所以结果也就逼上乡建这条路。”
于是陶行知和晏阳初便在各自调查的基础之上创办了晓庄师范和河北定县实验区,一大批被平民教育理念打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投身平民教育事业。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展开的,他创办了许多平民学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晓庄师范。他在晓庄师范的日子里,脱掉西装,穿上草鞋,与师生一同开荒,除了常规的识字、阅读,还向农民学习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处理毒蛇,或是怎么分辨农作物等,学习内容实用又丰富。
在晓庄师范里,陶行知将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一一实践,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和文明意识,从而达到拯救农村的目的。
与陶行知不同的是,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农民身上的愚、穷、弱、私是四大病根,是农村衰败的原因。他希望在农村开展文艺、卫生、公民和生计四大教育,以增进农民的知识力、强健力、团结力和生产力,让农村恢复元气。
在晏阳初的倡导下,平教会成员们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民学校,指导农民识字写字,进行农业技术改良,设立诊所药房,创办《农民报》,编写市民、士兵、农民三种千字课和其他的教科书,建立广播电台,编演农民戏剧等,让村民生活和乡村面貌为之一变。
时至今日,陶行知和晏阳初两位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仍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他们的理想主义就像深埋在土壤中的一颗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气候和条件就能生根发芽,因为春风走过,大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