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7-06马茂华

系统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骨瓣脑外伤血肿

马茂华

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东营 257300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脑外伤主要指的是在外界重力打击的情况下患者脑部出现的一种脑神经损伤疾病,其主要具有失语、肢体活动受限、意识障碍、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1-3]。重型脑外伤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脑疝和神经系统病变,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死亡。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治疗重型脑外伤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彻底清除患者的坏死组织,在减压方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的预后比较差[4-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重型脑外伤的治疗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其减压窗具有位置合理、范围和面积更大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将颅内的坏死组织和血肿清除掉,使患者的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6-7]。对此,该文特选择该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126例,分析并研究了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不同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26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标准组,每组63例。常规组中有女27例,男36例;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19岁,平均年龄为(42.9±23.7)岁;按照受伤类型划分,其中有34例闭合性损伤,29例开放性损伤。标准组中有女27例,男36例;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19岁,平均年龄为(43.1±23.9)岁;按照受伤类型划分,其中有34例闭合性损伤,29例开放性损伤。在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了该次研究。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型脑外伤诊断标准,且通过CT检查予以确诊;②血肿量在30~120 mL;③患者及家属知晓且同意开展该次研究,并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

1.2 方法

通过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组,首先对患者实施全身插管全麻,选择患者的患侧额颞或颞顶的部位打开切口,切口面积在10 cm×10 cm以内,形状为马蹄形,骨窗底部应位于患者的耳廓以上,然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并予以止血处理,缝合好切口。

通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标准组,首先对患者实施全身插管全麻,在其耳屏前1 cm颧弓上打开手术切口,朝着耳廓上部,直到矢状窦旁发际线的部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测,然后进行颅骨钻孔,通过铣刀进行开颅操作,对其骨瓣予以游离,剪开硬膜,清除血肿,再实施颅内减压处理,扩大骨窗,使其达到12 cm×15 cm,将颞叶、额叶、顶叶以及颅窝底彻底暴露出来,将其中的坏死组织清除掉,对患者实施电凝止血,并且通过生理盐水予以冲洗,在确保没有活动性出血之后,将硬脑膜复位,并且采用人工脑膜覆盖好缺损部位,将切口依次缝合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①良好:患者在治疗后具有轻度缺陷,不过基本能够恢复正常生活;②轻度残疾:患者在治疗后能够独立生活,在具有保护的情况下可以工作;③重度残疾:患者具有清醒意识,但是具有严重残疾情况,日常生活需要照料;④植物生存:患者在治疗后仅存在最小反应;⑤死亡。其中良好+轻度残疾=预后良好。

在治疗前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8]。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癫痫、切口疝和脑积水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对比

标准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对比

治疗前,标准组与常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准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对比[(±s),分]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对比

标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重型脑外伤具有病情严重以及发展迅速等特点,而且具有非常高的残疾率和病死率[9-10]。重型脑外伤患者在发病后由于受到继发颅内血肿和脑水肿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情况,再加上脑积液和脑血容量的调节机制,会导致一部分代偿颅内容物增加,进一步地加大了患者的颅内压,很容易引起脑疝[11]。所以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降低其颅内压,清除其颅内的血肿,减少其致残和死亡风险,保证其预后[12]。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传统的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无法将患者的额极、颞极以及颅底等充分地暴露出来,因此无法明确出血来源,也无法将坏死的脑组织和血肿彻底清除,一旦出现减压不足的问题,有可能会引起脑组织嵌顿、恶性脑水肿和脑膨出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最终引起患者死亡,因此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13]。现在在重型脑外伤的治疗中开始广泛地应用到了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该术式具有更大的暴露范围,能够充分地暴露患者的额极、颞极以及颅底,并且将患者脑内的坏死组织和血肿有效清除掉,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患者的颅内高压,对其脑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能够让手术操作人员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止血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迟发性血肿,因此可以减少二次手术的概率[14]。在临床实践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使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地使其神经功能得以改善,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具有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在手术操作中可以做到有效止血,还可以将血性脑脊液充分释放掉,促进患者血液的回流,进一步避免和防止出现脑血管痉挛,减少了术后脑水肿的发生率。此外,通过有效修补患者撕裂的硬脑膜,还能够防止出现癫痫和术后脑脊液漏等各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15]。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组,通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标准组,结果显示:标准组的预后良好率(60.3%)明显高于常规组33.3%(P<0.05);治疗前,标准组与常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6±4.1)分、(24.7±3.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准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1±1.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15.7±3.0)分(P<0.05);标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低于常规组(19.0%)(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一研究结果与刘洋[16]的文献报道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基本一致,证实了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实了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骨瓣脑外伤血肿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