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元寺建筑遗产特点及保护管理

2021-07-06黄明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泉州建筑

黄明珍

(泉州市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东南临海,海岸线绵延500多km,沿线深水良港密布,因此历史上泉州人就有向海而生的传统。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蓬勃发展,随着市舶司的设立,凭借着悠久的航海传统、高超的航海和造船技术等优势,泉州吸引了各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成为当时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和多元文化交融荟萃的宗教乐土。开元寺作为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和多元的文化遗迹反映了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与寺院相关的官方统治者、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1 建筑遗产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代,后几经易名及修建,主体格局定型于宋元时期。作为泉州佛教首寺,整组建筑规格之高、多元文化之融合、石塔建筑水平之精湛为国内罕见,198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成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名录。

开元寺坐北朝南,分为3部分:①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与拜亭、拜庭及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檀越祠;②东翼,包括东塔镇国塔、准提寺(小开元寺)、尊胜院、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③西翼,包括西塔仁寿塔、功德堂、水陆寺。现整体建筑占地约12万 m2(图1),主要建筑如下。

图1 开元寺建筑群概览(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1)紫云屏是一堵照壁,与天王殿隔街相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于天启年间重修。宽15.5 m,高5.8 m,平面呈一字型,由砖、石、土混合砌筑而成,分座、身、顶3部分。底座用花岗岩条石按顺丁方式砌筑而成,壁身正中镶嵌横隶书“紫云屏”石刻大字,为明代陈于王所撰。据成书于明代的《闽书》所载:“于王能诗、书,工篆、隶。镌刻图章,优精绝伦”。壁顶由红色板瓦和筒瓦铺就,屋脊为燕尾脊,为泉州传统的建筑屋顶式样(图2)。相传建寺初期,紫云所覆寺院之范围内,凡草不生,因而得名“紫云屏”。

图2 紫云屏(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2)山门,即天王殿始建于唐,经过多次受灾及重修、重建,现存主体建筑是1925年修建后保存下来的格局(图3)。单檐硬山顶,面宽五间六柱,进深四间五柱,占地353 m2。殿中石柱呈梭状,沿袭唐朝石柱风格。石柱上悬挂“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木质对联,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撰,后由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来泉驻锡时补书。殿中悬挂“敕大开元万寿禅寺”竖匾。与一般佛教寺庙山门所立的四大天王不同,开元寺天王殿按佛教密宗归仪的配置,东西两侧各奉一尊金刚。殿后附一拜亭,重建于1960年,为面阔、进深各一间的卷棚歇山顶式建筑,俗称“拜香亭”。

图3 天王殿(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3)拜庭是连接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紫云大殿)的大庭院,两翼有长廊回护。两旁列置唐至明代建造的经幢、宝箧印经塔、堵波式塔、舍利塔等共15座。其中宝箧印经塔(图4)有两座,位于大殿月台东西两侧,通体花岗岩,高5.48 m。因形似宝箧,且内藏印经而得名,这种特殊形式由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创建,又因此塔受古印度国王阿育王造塔故事的启发而建,也称阿育王塔。东侧塔的塔身四面雕刻印度风格的佛本生故事,蕉叶上刻有少林武僧及民间习武的图案。通过塔身石刻铭文可知,此二塔建于公元1145年。1982年,东侧塔被强台风折断的巨榕树击倒,清理过程中于石塔基座发现一座八角八面石质的经幢,系当时泉州刺史王继勋建造于南唐保大四年(946年),通高120 cm,每面宽19 cm,竖刻76行文字,除了主要部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经文,还记录了“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使兼御史大夫陈匡俊”“榷利院使刘拯”等官名和机构,反映了五代时期地方统治者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图4 宝箧印经塔(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4)花岗岩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两座,分立在拜庭西北角及东北角。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诵读陀罗尼经或建造陀罗尼经幢可消除罪业,这使得信徒热心捐资建造经幢。现存的石质陀罗尼经幢实例不下数百座,大部分为唐宋时期,少量为元代,明清极少,这与佛教密宗的兴衰有直接关系。东北角的石经幢刻于唐代大中八年(854年),是福建省年代最早的经幢之一。幢身上除了经文外,还记载了信众募缘题名,多达200人,可见当时泉州佛教信徒已不在少数。西北角的经幢由开元寺僧建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现这两座经幢仅幢身为唐、宋原物,基座和幢顶为补配。

(5)拜庭东西两侧立崒堵波式塔9座(图5),约3 m高,大部建于明代。大雄宝殿后庭还存有一对南宋时期的崒堵波式塔,塔身东面刻有铭文:“奉三宝信士刘大亨命工建造宝塔二座,用荐□二亲,资超□界。时嘉定辛未(编者注:1211年)正月吉日谨题”,这种自身有纪年铭文的小型塔较为少见。

图5 堵波式塔(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6)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又称紫云大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图6)。乾宁四年(897年)王审知“驾以白马十乘”,迎接佛经,并“割俸三千缗”重建开元寺,重建后的开元寺为“五间两厦”,建筑布局为大佛殿居中,“东北隅则揭钟楼……西北隅则揭经楼”,可“东瞰全城,西吞半郭”。现存建筑主体为崇祯年间大参曾樱和总兵郑芝龙重建后的格局,整体木构架为抬梁式,重檐歇山顶,通高20余m,面阔九间,进深九间,面积1 387.75 m2。大殿又称“百柱殿”,因根据九开间柱网布局,大殿内应有百柱,但为扩大室内空间,减去两列14根石柱,实有86根。供奉神像36尊,正位供奉佛教密宗的最高神——五方佛,也称五智如来。中为毗卢遮那佛,东侧自右向左为东方阿佛,南方宝生佛,西侧自右向左为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这些佛像高7.05 m,雍容慈祥。大殿最令人称赞的是殿内上檐南北两面各有一排飞天状华,共有24尊,为长着翅膀人身鸟体的木雕迦陵频伽(图7),有的执管弦丝竹,有的捧文房四宝。推测元代已有,明代重建时重新仿制安放[1]48-49。“大雄宝殿”匾额为明末泉州知府孙朝让手书。大殿还保存有印度教重要实物:月台须弥座的束腰部位有狮子与狮身人面的辉绿岩浮雕(图8),这与南印度朱罗国晚期的印度教寺院石刻极其相似;殿后廊檐下有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图9),柱身24幅圆浮雕,刻有湿婆立像、象鳄争斗、毗湿奴骑坐金翅鸟等印度教神话故事,还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喜禄封侯、双凤衔瑞草等。这些构件均为明代修建大殿时从毁坏的元代印度教寺移来,可见对印度教雕刻原型的吸取和因地制宜的改造。

图6 大雄宝殿(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图7 迦陵频伽(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图8 狮子和人面狮身雕刻(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图9 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7)甘露戒坛,始建于宋代,现戒坛木构部分为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面积820.38 m2。坛顶正中采用如意斗栱建成的八角圆形蜘蛛结网藻井。柱头及补间铺作与大殿相似,有24尊木雕迦陵频伽,手执闽南南音乐器,形同敦煌飞天。坛台为平面四方五层台座,象征五分法身,戒坛最高层供奉卢舍那佛,趺坐在千佛莲座上。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立像、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韦陀、弥勒、金刚诸神自上往下,层层围护,共计27尊。如此种种,都反映了开元寺保持着佛教密宗的规仪,这在全国也属少见。

(8)藏经阁,即法堂,位于甘露戒坛之后。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5年),现存建筑为1925年改建,面积1 864 m2。内藏宋、元、明版纸本经书,贝叶经、金粉经、血经等珍贵经书27 000多册。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曾捐10 000两金银研粉,延请开元寺僧义英缮写金银《大藏经》4部,共两万多卷,现存该卷残页。另有1933年弘一法师由日本请回的《字大藏经》7 000余卷。

(9)檀越祠是开元寺僧为纪念黄守恭献地建寺而建的祠堂,位于藏经阁东侧,经过历代重修保存至今,为四进硬山顶带东护厝的砖木石混合建筑。自唐至清,黄姓宗族子孙凡中状元、榜眼、探花者,可独立悬挂匾于祠堂中,中进士者列芳名于总匾。

(10)东西塔即镇国塔和仁寿塔,分列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方两侧。为用花岗岩砌成的仿木楼阁式石塔,为五层八角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采取逐层收分的做法增加塔身重心的稳定性。为避免各层塔门和塔龛垂直排列而产生的压重不平衡,门龛位置逐层替换,以提高抗震能力。为了保证塔的稳定性,塔心柱直通到塔体顶部,再将塔盖的尖顶固定在塔心柱顶端,起到攒顶收尖的作用。塔刹顶上系8条大铁链,稳固塔刹。

东塔镇国塔(图10)为唐代僧人建五级木塔,宋代改十三级木塔。宝庆年间僧人改造七级砖塔。嘉熙二年(1238年)改建石塔,历时10年建成。东塔通高48.27 m,塔身外壁浮雕的石像自下往上分别依照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佛教五乘佛法排列,代表佛教修行的5种境界以及他们在婆娑世界负有自身修行和普度众生的责任。人物之间按对称关系成对排列,形成一组系统分明的佛教人物关系图。整塔共80尊人物浮雕,与此对应的是在东塔须弥座雕刻有释迦牟尼生前因缘、出世后的行迹以及佛教中的譬喻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佛传图40方,现实有37方。

图10 东塔镇国塔(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西塔仁寿塔(图11)的建造历程与东塔相似,先木构、后砖构,经过数次灾后重建,最终于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嘉熙元年(1237年)建成,通高45.06 m。不同于东塔雕刻的人物有鲜明的尊卑等级观念,西塔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和弘扬众生佛性平等,故每层门龛两侧交互雕刻着菩萨、圣僧、信士、帝王及神将等人物,更特别的是第4层雕刻有印度佛教中男相观音菩萨、猴行者等人物形象(图12),与此相呼应的则是须弥座雕刻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祥花瑞草等轻松欢快的浮雕48幅。

图11 西塔仁寿塔(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图12 猴行者(来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提供)

东西塔造型结构坚致伟丽,人物浮雕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科学性、艺术性,蕴含了佛教义理价值,是中国石构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他们经受近800年的气候影响和数次地质灾害,依然巍然矗立,成为泉州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也成为泉州人及海外华侨心中故乡的象征。

2 开元寺建筑遗产特点

2.1 精湛的营造技术

宋代统治者对佛教发展采取的政策是稍有推崇而又多加限制,至南宋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对多处寺庙加封寺额,并令各地官员每年至寺院进行祭祀。因此,佛寺频建,且土木技艺精湛,特别是对斗栱的“铺作层”进行了改进,大殿内的木雕飞天斗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建造者将飞天造型与佛教传播寓意巧妙结合,既保证了支撑作用,又美化了木构梁架,为中国木构建筑所罕见。宋代《营造法式》记载:“飞仙之类有两个品级:一是飞仙,二是嫔伽”[2]299,可见宋代飞天图案仍有应用,元代以后未有实例,但开元寺大殿梁下的替木仍雕作带翅飞仙,是南方建筑仅见的一例[3]447。

此外,这一时期建筑工匠对砖石结构也作了多种尝试,建造出典型的仿木楼阁式石塔—东西塔。双塔遵照《营造法式》规制而建,采用丁顺砌体、塔身收分、门龛逐层错位、三段式墩接柱等建筑手法,塔身内外飞檐翘脊,栌斗华、阑额楣枋与贯通整塔的塔心柱交相联结,使得整座塔的结构极为稳定。

东西塔设计科学、工程量巨大,是了解南宋时期南方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绝妙实例,代表了宋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

2.2 突出的官方地位

五代闽国王室崇尚佛教,普遍出现舍地给寺院的现象,闽王王延均“王弓量土地,第为三等,膏腴上等以给僧道,因有寺田之名”[4],寺田不断延续,成为寺院重要的经济来源。元代开元寺被赐额为“大开元万寿禅寺”,成为由朝廷敕设,并赐田庄为寺产,同时受朝廷管理监督的官方寺院。据元延祐三年的《一百大寺看经记》载:“敬就都城西京、汴梁……续施钞二百定,与泉州承天、开元二寺……又将元买兴化路仙游县,租田二千余石,散施泉州、兴化各处寺院”[5]25。元代指定100座大寺看念经,开元寺是其中重要的一座大寺,并专门施钞及租田作为专项资金。另据明代《温陵开元寺志·田赋志》记载,开元寺在10个县有多达2万多亩(1亩≈666.67 m2)的寺产田地,可收田赋,用以供养寺、僧及输官税、供里役。虽然明代因种种原因缩减大半,但仍可见明代以前开元寺经济实力之雄厚。这份完整的田赋情况是重要的开元寺寺院经济史料,表明历史上开元寺官方地位之高。

戒坛具有特殊的地位,宋代朝廷对戒坛的设立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一是严格禁止私设戒坛,违者将受严厉处罚,因此戒坛的数量并不太多,当时全国仅有73所;二是严格规定开坛时间,凡是沙弥要剃度,只有皇帝的生日才可开坛受戒,否则会受到惩罚。开元寺甘露戒坛始建立于宋天禧三年(1019年),此时宋朝正严控戒坛兴建,足见其政治地位之高。

2.3 融合的多元文化

开元寺的建筑融合了多元文化特征:陀罗尼经幢、堵波式塔、宝箧印经塔,是印度教浮海东渐的产物;五方佛为密宗仪制,大殿内斗栱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雕刻有印度教图案的石构件;东西塔上的外来神像雕刻,西塔上腰系孔雀王经的猴行者等。尤其是后檐柱刻有印度教的石构件,并非完全照搬外来宗教文化元素,而是大胆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本地文化元素进行了创新改造,表明宋元时期泉州因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多种族人群,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从而形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多种宗教融合繁盛的景象,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力。

2.4 珍贵的年代见证

中国早期的佛教建筑主要参照印度佛寺建筑布局,多以塔为寺院的中心而建。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之风盛行,寺庙开始逐渐以佛殿为主体建筑,佛塔则转变为祈福的建筑,样式多样化,外观更接近木构建筑形式。至宋代,佛教完成了在中国传布、模仿、吸收、再创造的过程[3]27。五代十国以及宋代,随着南方石构建筑技艺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石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开元寺东西塔,其塔院格局体现了佛寺格局变革早期的特征。

此外,类似开元寺内这种大型石构宝箧印经塔,在国内大部集中分布于泉州,均为宋元所建,泉州以外仅广东、浙江有少量。这些建筑遗迹共同构成了泉州宋元时期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和标尺[6]。

2.5 浓郁的海洋气息

开元寺建筑群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高度发达,呈现出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

首先,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泉州多元宗教和谐共存。随着市舶司在泉州的设置,泉州海外贸易不断发展,至元代到达顶峰,与99个国家和地区有交通贸易往来,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这使得泉州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多种文化在泉州交流融合,形成了泉州极具包容性和开拓性的地方文化,也留存下众多世所罕见的文物史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盛赞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其次,海外贸易给泉州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宋元时期,泉州因舶货充羡,被称为“富州”。开元寺在元代达到其发展的鼎盛阶段,出现“食常万指”,可见僧侣之众。而要建造庞大的寺院建筑和杰出的建筑瑰宝东西双塔,并供养人数众多的僧侣,雄厚的经济实力必不可少。开元寺的兴盛与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相辅相成。

2.6 城市的规划核心

“没有泉州城,先有开元寺”,泉州城市规划建设与开元寺建筑息息相关。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此时泉州城市中心尚属武荣州,州治位于今南安市丰州镇。唐久视元年(700年)州治才开始向今泉州城区中山公园一带迁移,历经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一纵两横”的城市轴线,就是以现在的中山街为纵轴,西街—东街—涂门街为横轴。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北部有被誉为“母亲山”的清源山,东南是晋江向东汇入海洋,呈现出“山—城—江—海”的良好城市空间格局。而开元寺大雄宝殿及宋代建立的东西双石塔,作为泉州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具有很强的引流作用,西街就是因此而形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汪勃先生认为,开元寺大殿和东西塔所形成的“殿塔缝针”是营建泉州古城及相关重要建筑的定向、测绘系统,开元寺是泉州城市及重要公共建筑的规划核心。

3 开元寺的保护管理

开元寺延续千年,保存至今,其保护管理在历史上得益于官方统治者、僧侣、地方大族、华侨等人群的自发倡导和广泛合力(表1、表2)。如今,在多部门、跨领域的通力合作下,这座千年古刹依然熠熠生辉。

表1 开元寺主要建筑遗产保护管理大事记

续表1

续表1

表2 东西塔保护修缮大事记

3.1 倡始于僧侣自发

据《泉州开元寺志》记载,开元寺内各大建筑始建及建成后的历次修建,多为僧人倡导并主持:山门由僧人倡建、重建、重修;紫云大殿在唐垂拱年间由僧人匡护向有名的长者黄守恭募捐桑园而建,在宋绍兴年间、元至正年间、明洪武年间、万历年间,均受到僧人和民间人士支持重修、重建;甘露戒坛先是僧人浚甘露井,后由寺僧筑戒坛,宋、明两代的重建均由寺僧倡修,1989年由旅新侨僧揭盖维修;东西塔的建筑及维护过程中,僧人及民间热心人士贡献的财力、物力、技术等功不可没。

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僧团序职如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班首,列职如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由住持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民主协商、选贤任能的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序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开元寺僧侣保护管理机构如下:方丈道元大和尚,主持法一师,下设西堂监院(会计)、后堂监院(后勤)、堂主衣钵(服务方丈)、堂主(为尊称,无具体负责事项)、堂主藏主(管理藏经阁)、知众(为大知客,管理知客)、知客(负责寺内的安防、消防等)、维那(负责念经事宜)、僧值(管理僧众值班)、三库(管理法事所用器物)、书记(管理方丈生活起居)、藏主(协助堂主藏主管理藏经阁),另设大殿香灯(负责大殿的香火)、钟头师(负责早课或法事敲钟)、鼓头师(负责法事敲鼓)、板头师(负责法事时打板)、门卫(管理东西南北4个寺门的门岗)、照客师(接待重要客人)。僧侣们各司其职,做好开元寺的宗教活动和文物本体的保护工作。

消防安全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元寺除设有专职消防救援队,配备齐全消防设施,还不定期邀请消防救援大队现场教授器材使用,进行消防演练。开元寺常住法师、工作人员和义工均动手实操灭火器。聘请专业护理人员,负责开元寺常住人员的健康保健工作,以及应对日常香客遇到的健康突发事件处置。

3.2 延续于官民合力

开元寺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几次重要建设皆为官方主导,由官民通力合作而成的。乾宁四年(897年)检校工部尚书王审邽重建。崇祯十年(1637年),大参曾樱、总兵郑芝龙重建大殿。甘露戒坛在明代为戎器火药等匠人占用,是宪副黄文炳出面驱逐火器诸匠,并率众重修,戒坛才复焕然。嘉庆十年(1805年),督闽浙使者玉德首捐俸禄,并倡导郡守、郡士民捐款,对开元寺所有大殿、后殿及拜亭、廊房全行修整。民国时期,东塔和西塔分别由华侨黄奕住和黄秀烺捐资倡修,华侨反哺家乡造福桑梓成为泉州文物古迹保存的一大亮点。1989年,在泉州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原市长王今生亲自担任董事,古建筑学家杜仙洲、方拥为技术指导,对开元寺进行重修。2007—201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下,依托传统工艺体系和专业力量开展技术保护,对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坛等建筑进行修缮。2017年,对东西塔采取了石质表面清洁、修补灌浆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3.3 焕发于跨部门、跨领域合作

开元寺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实现了“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切实保障了开元寺这一重要的文物古迹及其环境安全。为更好地保护这座杰出的多元宗教建筑史迹,使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延续。在其被列为申遗点后,泉州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合作。

第一,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并根据保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实行环境整治。

第二,从法律法规层面予以保障,编制《泉州开元寺文物保护规划》,同时纳入古泉州系列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范围,实现有法可依。

第三,纳入泉州遗产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根据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框架和要点,主要包括对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遗产区与缓冲区、保存情况、影响因素、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采取人工巡查与实时监测并重的监测方式。

第四,多部门多领域交叉配合,实现各项工作均有专人负责。

(1)行政保护管理:由泉州市民宗局下属开元寺管理处,对开元寺行政管理、宗教事务管理。市文物局下属科室文保科对开元寺的文物安全进行巡查、指导、监督和方案审批。

(2)传统保护管理:开元寺管委会有僧侣团,负责寺内事务管理,安防、消防、游客管理和日常维护等;有念佛团,节庆期间辅助管理和日常维护;有义工团负责日常维护、巡查、游客管理、香客引导、义务讲解、茶水斋面供给等。

寺内香火旺盛,但必须保证防火安全。寺里实行了由固定信众团体值班监督的措施,允许进殿持香拜仰,但不点燃,出殿后再到指定焚烧炉点燃香烛及金纸,完成供奉仪式。焚烧炉内还设置了除烟净化系统,通过喷水除烟降温。

每月农历二十六为开元寺的勤佛日,往年当天入寺人流量多达3万人/次以上,为保障勤佛日期间信众和文物的安全,开元寺提前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由交警负责西街交通安全管理;由消防部门进行现场监督;义工团体现场巡查,劝阻不文明的进香行为,并负责香脚的管理。当日在大雄宝殿与弘一法师纪念馆之间的小广场还会免费分发斋面,为保证活动有序进行,由僧众和义工团队负责现场分发和维持秩序。行政管理部门、寺院僧众、义工团队分工有序、通力合作,有效保证了勤佛日的人员和文物安全。

3.4 热心于入世济民

开元寺自建寺以来就是泉州香火最盛的佛教寺院,在特别的节日,如勤佛日、元宵节、浴佛节、佛诞节、中元节等均会举行大型法会为民众祈福,宗教传统和民间信俗得以传承和发扬。开元寺僧侣还秉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间佛教理念,热心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在宋元时期,僧人大量参与到桥梁的建设,因佛教典籍中记载造桥是“功德”和“福业”。所以在宋元时期泉州兴起了建设桥梁的高潮,僧人在桥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掌握工程施工技术的僧人担任建筑指导专家,有的则为建设筹措资金。这些桥梁、古道、码头、航标塔等,形成古代泉州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促进了内港、外海与泉州内陆产品生产基地之间的联系,大大推动了宋元时期泉州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的发展。

如今,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寺院可依法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成立慈善机构,设立慈善项目,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收入”。2008年年初,开元寺方丈道元大和尚创建了“泉州开元寺扶贫救灾公益协会”,以“慈心济群生,善业圆福慧”为宗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协会下设为念佛团、办公室、宣传部、义诊部、贫困慰问部、助学部6个部门,现有3 000名会员、100多名义工,主要为扶贫、救灾、安老、助学、助残、助医等慈善活动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开元寺率先关闭寺院,在僧众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向防控一线捐款,并采购日常防疫所需物资,上门慰问泉州市收治定点医院及医护人员,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4 结束语

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其宏大的规模、高规格的形制,罕见的石塔杰作及融合了佛教、古印度教等特征的建筑构件、装饰,成为宋元时期泉州港中外宗教文化和谐共存、建筑与艺术相互交融的重要实物见证。在新时代中,文物、民宗、消防、公安、宗教团体、信众、社区居民、志愿者等部门和社会人士组成多方面的专业团队,一起构建了开元寺遗产保护管理的完整体系,使得这座“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的千年古寺不断得以保存和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泉州建筑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