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1-07-06吴雯颖

格言·校园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意识生命阅读教学

吴雯颖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推进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习成绩的提升也不再是教学的关键,教学工作者逐渐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先进的学习思维和完善的学习习惯之上,基于此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改进,就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而言,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知识,把握其他学科的题意。本文结合生命教育理念展开探讨,提出几点生命教育视野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学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生命教育的教学意义

生命教育主要是指结合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科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思想和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方式,这一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尚未得到广泛地创新和发展。如今,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鼓励教学工作者将生命教育贯彻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具有实际意义,有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和良好的认知习惯,对生命产生敬畏和热爱之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能够进行生命教育,强化思维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得学生在强化自身理解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认知思维,培养良好的表达水平,增加运用阅读技巧的熟练程度。同时结合生命教育知识的渗透,通过了解生活实际案例等,加强自身生命意识,合理利用文本优化生命教育,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向,使得学生关注生命、重视生命、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应该结合现有的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找到教学切入点,使得教学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完善,以往的小学阅读课堂中,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够明显,教师的教学方案大多沿用着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不具备实际的针对性,教学范围也受到理念的局限,停留在教材的文章分析之上,并没有为生命教育的渗透提供有效途径;其次,阅读教学的形式较为保守,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创新都创造机遇,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不断完善的小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塑造和能力拓展都提供便捷条件;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他们之间的学习背景、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都有所差别,这样的情况使其在进行同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得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需求,结合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设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更加满足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生命教育的条件,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成绩和思维的稳步提升,实现个性化发展。最后,教师还应该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生命教育开展的目的也是学以致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完善生命思想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完善自身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推进文本阅读,提升教学效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突出生本理念,树立生命发展目标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环节中,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成不变,这种将阅读技巧、学科知识和故事背景等进行生硬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阅读思考方向也受到了局限,总是沿用着固定的模式完成阅读任务探究,并不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在,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想要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将生命教育合理地应用其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强调生本思想,结合创新策略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地位,树立生命发展目标,健全心智,进而对文章当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有更深层次地把控。

比如,在进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主要描述了灾难发生时船上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借助细节描写凸显哈尔威船长尊重生命、临危不惧的精神。如何把握船长的形象和心理特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感受到其中语言的运用技巧和描写特点,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课前预习环节,树立生命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制定预习计划,使得学生在课前就对文本内容有所掌握,从而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领悟到文章的深层含义,感受到每个人对生命的渴望和哈尔威船长的大无畏精神。

(二)提倡先学后教,确定个体思考导向

差异性是影响小学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此时的学生受到自身成长环境、思维发展等情况的影响,在文章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往往展示出不同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完善造成限制,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策略的同时应该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等深度探究、重点把控,以此作为渗透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倡导先学后教的思想,确定个体的思考导向,使其具备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的能力,对文章主旨和其中渗透的文学思想有自己的理解,进而在教师的辅助下完善思维认知,在完善阅读技巧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到更多阅读的知识,感悟到生命的实质含义。

比如,在进行《石灰吟》的学习时,本首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通过赞赏石灰的不屈品质比喻作者自身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精神。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该先吸引其主动思考,后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其强弱结合,营建合作学习的氛围,集体的环境下利于小学生不断弥补自身的思维漏洞,更会勇于发表自己的探究结论,论证生命思想,进而在听取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升华生命认知,学习到他人优秀的思想和意识,弥补自身阅读技能的不足和思想的偏差,实现学科能力的稳定发展。教师也要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重点强调本首诗的重点,强化他们的知识记忆,巩固重要的写作方式和文化背景等等,为生命教育思想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

(三)注重个体体验,创立生命感悟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生活经验较为浅显,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误导,模仿不重视生命的行为和事件等等,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限制。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人们了解新闻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都在无形当中提醒教师强化生命教育意识,保持对生命安全的警觉性,为自身健康成长负责。同时语文的文章当中涉及很多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创立生命的感悟氛围,结合文本内容深化教学思想,结合先进的媒体技术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進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主旨的效率提升,将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技巧,深化生命内涵。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通过了解与地球有关的知识更加珍惜地球的资源,明确“一个地球”的意识,从而使其深化思想,具备保护地球,敬畏生命的意识。该篇以说明文的体裁展开讨论,为读者构画一幅可爱又易于破碎的地球画卷。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从说明文中抓住文章重点,教师可以结合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其创立生命的感悟氛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包罗万象、五彩缤纷,进而完善自身的生命教育意识,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技巧,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多种途径,结合先进的生命教育思想强化小学阅读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能力,良好的阅读技巧和生命认知水平也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生活当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究,不断创新学习策略,强化生命教育理念,寻求更多实践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语文教学事业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意识生命阅读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