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021-07-06任晨颖
任晨颖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阅读,很多同学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有着很多的阅读,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问:读书究竟有什么好?——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在我们同学的生活当中,确实看到了很多成人都不读书,但是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读书应当读哪些书?怎样去判别一本书是不是好书等等。说这些问题涉及读书的价值认识、读书的范畴以及对所读之书好坏的判断等等。对这些基本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回答,涉及我们同学对读书意义的正确认识,在这里老师想借助于“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实际上是一个很传统的说法,其实是一种传统,就是因为这样的概括非常具有生命力。
一、读书好——认识阅读的价值
实际上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读书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文化,除了通过口口相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书籍,可以说书中承载着人类的绝大部分文化与记忆。因此读书就是传承文化,也因此才有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我们走入小学的那天起,我们其实就是在继承文化,继承文化的第一步,就是积累文化知识,而继承文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
我国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常常被理解为读书可以获得一些生活中的好处,尽管这种说法有一些功利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读书确实是一个既能够让自己拥有生存和发展技能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丰盈精神需要的最佳途径。我国古人又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实际上就是从人的精神需要角度,阐述了读书的价值。
对于我们今天的小学生而言,阅读的价值更在于让自己积累知识,并且通过阅读掌握一个汲取知识、获得发展技能的途径。在小学阶段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一个小学生如果有了充分的阅读,那么就能够做到谈吐不凡,就能够让自己变得优雅,就能够让自己超凡脱俗。总而言之,有了丰富的阅读,就能够让自己的成长过程更美好——读书,真好!
二、多读书——海量阅读的意义
读书一定要做到博览群书,这不是一个机械地追求多的过程,而是强调在海量的阅读过程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形成应有的阅读深度。那么,如何做到多读书呢?这可不是一个随便拿起书来就读,而应当是一个明确阅读方向、精心选择读物的过程。总的来说,要做到读书多,可以先给自己明确阅读的两个方向,即科学与人文。
这里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邓小平爷爷曾经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更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且亟需新的突破的阶段,作为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养成热爱阅读自然科学读物的习惯,要让自然科学的种子在自己的生命中生根发芽。从《阿基米德科普绘本》到《十万个为什么》,从《数理化通俗演义》到一些自然科学家的传记,这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
在阅读这些自然科学书籍的时候,要注意既需要吸纳知识,又要善于提出问题,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知识,我们要一边阅读一边吸收,一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去发现问题。尽管这些书中所讲述的自然知识实际上已经是定论,但是在阅读的时候依然要有一种怀疑精神,带着疑问、问题去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除此之外,在阅读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这些自然知识的逻辑,要知道这些自然规律是怎么发现的,最初的问题又是怎么提出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知道自然规律的来龙去脉,从而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感受到自然科学的发展脉搏。
这里所说的人文主要是指人类文化。在阅读人文读本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大家”的读本——这里所说的“大家”可不是“大家伙儿”,而是那些有大智慧、大思想的名家,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是他们的智慧结晶,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真正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感悟文化。当然,在选择人文读本的时候,我们小学生还是要考虑到自己的阅读能力,要选择故事性强、道理深刻的那些读物。红色读物是一定要读的,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在小学阶段给自己培养好红色基因。对于几乎所有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所体会到的可能都是美好的生活,但不要忘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革命时期无数先辈的流血牺牲,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建设者的辛劳付出,才换得我们国家的和平安宁。我们长大后,也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或国家的保卫者,我们要在小学阶段通过红色读物的阅读,来让自己有一个坚强的精神脊梁。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读情感丰富的读物,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触摸人类最好的情感。如曹文轩的美文系列就是可读的,曹老师的作品描写的是实际生活,同时又蕴含着很多人文情怀,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故事主人公们心弦的回响,可以知道那些跟自己身边邻家兄弟姐妹相仿的普通人内心最质朴、纯洁的情感。
无论是读自然科学读物,还是读人文类读物,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心去体会,要努力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这样我们在遇到新的读物的时候,就能够更好、更快地入门,从而让自己用更好的阅读方法去多读书。
三、读好书——为阅读寻找支柱
现在走到书店,可以发现图书真的是琳琅满目,这些图书适合社会当中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阅读。作为我们小学生,要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要通过这些好书去让自己的精神之根变得更加扎实。
什么是好书?除了用上面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来划分之外,还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感受上来确定。老师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学生,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会通过复述或者做笔记的方法,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化自己的阅读记忆。在多次阅读之后,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形成阅读心得,这种心得会让他们在后续的阅读中形成一定的判断力,从而判断出自己最喜欢读哪一類读物,这样不知不觉当中就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兴趣、习惯、风格。这就是说,自己喜欢阅读的书就是好书!当然,其前提是书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自己的阅读取向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作为我们小学生,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也就是说不要让自己的阅读视角变得狭隘,不要用狭隘的视角约束自己的阅读空间,而应当努力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好多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都会说个“兴趣广泛”,这可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对于阅读来说,一定要培养自己宽泛的兴趣,只有用宽泛的阅读兴趣去驱动自己的广泛阅读,然后再让自己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有深度,那才能将自己的精神之根扎在阅读当中,扎在对好书的阅读过程当中。
一本好书,应当成为自己的阅读支柱。这本好书在最初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了解的地方,关于这一点,阅读的时候完全不需要顾忌太多,因为这些好书阅读的时候都是需要重复的,在重复阅读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有收获。老师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从一年级时因为别人的介绍,就喜欢上了《小王子》,一直读到小学毕业,用他的话说,有时阅读的时候是阅读情节,有时候是重点关注某一个人物,每次侧重点不同,于是阅读的收获也就不同。很显然,这样的重复阅读不是机械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会让同学们对一本书的阅读变得更加立体,有时还会起到以点(一本书)带面(多本书)的作用。
总之,好书不厌百回读,有些书能够读一辈子,如果在小学阶段就能够为一生的阅读选择几本好书,奠定一生阅读的基础,那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件为自己的精神成长不断输送养分的事。认识到这一点,那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去真正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