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021-07-05王哲
王哲
摘要:在当今社会,建筑物所具备的防火功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强化防火技术在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设计中的运用,能够极大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并降低或者规避火灾的发生。在现有阶段,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计时普遍存在着较多的误区,这会为日后可能发生的火灾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某些程度上对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对当代建筑物火灾事故特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且给出了有针对性的防火技术完善措施。
关键词:防火材料;安全疏散;防火构造
引言:一座建筑物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内部会有大量的人员停留,各种用电设备较多,用电负荷也非常的大,同时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越来越高,很容易出现雷击事故,这需要建筑物在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防火要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的疏散并不容易。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系统的把控消防设计的要点,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防火设施必须能够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为人们在发生火灾逃生时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逃生环境。
一、建筑火灾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以往也增加了许多,尤其是建筑物中的火灾发生概率相对以往更加密集。各种建筑物的布局和设置越来越复杂,业主也越来越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和舒适程度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消防防火设计这方面,设计上也仅仅是满足各类消防规范的最低要求甚至是在打规范的擦边球和钻空子。近几年来,建筑火灾之所以频繁发生,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建筑物内电缆私拉乱接短路过载导致的。人们为了追求个性化的外观,建筑物楼层越来越高甚至是超高层,很多时候火灾发生之后消防云梯无法到达,再加上建筑物内并不具备非常完备的消防设施,就会对消防扑救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现有建筑很大程度上都是采用纵向和横向的大体量设计,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人员会非常的多,发生混乱的概率也相对上升很多,造成踩踏等相关情形是时有发生的。因此,建筑物内部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要想快速逃离,从这些方面来看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复合建筑材料的使用,特别是一些具有助燃效果的新型材料,在火灾发生过程中,会在极短时间使火势快速蔓延,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的气体,而建筑内的人群吸入这些有毒气体之后就会出现中毒窒息现象,给人员疏散造成困难。
二、建筑物防火設计中存在的几个常见误区
1、各部位装修面层燃烧性能等级选择错误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的要求,各个部位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地面为A级,墙面为A级或B1级。在设计选材过程中若未遵循上述规范,错误地选择不合格的装饰材料和做法,达不到燃烧性能要求,会为建筑物火灾埋下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施工单位选择燃烧性能不达标的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增加人员疏散的困难。所以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寻求更多经济利益的时候,也需要重点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材料。
2、安全疏散不合理
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如果拥有比较完备的安全疏散装置,对与人员的疏散是非常有利的。然而,从当前安全疏散装置的设计现状来看,由于大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拥有比较全面的对安全疏散重要性的认识,这使得很多建筑物内部并不具备较为科学、合理的安全疏散设计,这使得建筑内的防火功能不完备或者存在缺陷,比较典型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于进深较大的两层商业服务网点,二层最远点的疏散距离往往会超过22m(有喷淋27.5m),此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并且楼梯间在一层需直通室外。(2)对于房间走道形式为丁字形的建筑物,丁字形末端房间的疏散距离不应该按照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计算,应按照丁字形走道计算,然后需套用不大于袋形走道的疏散距离长度进行复核。(3)对于需要设置两个疏散门的大房间,当疏散门位于同一走道上,其房间内的最远疏散距离如果到房间门的夹角小于45度,最远点到疏散门的距离应小于22m(喷淋27.5m)。
3、防火构造措施不符合现实使用要求
建筑物上的防火构造措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的延缓或阻止火情的蔓延,这给消防扑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然而一些防火构造措施出于成本和使用角度的考虑,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住宅建筑敞开阳台位置的上下楼层窗间墙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宽度要求,仅对室内房间上下窗间墙有0.8m(喷淋1.20m)的要求,而在业主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敞开阳台一般会被改造成封闭阳台成为室内的一部分,此时的窗间墙宽度仅有0.8m左右,在没有设置喷淋的情况下,下一层若发生火灾,烟气和高温很容易上蹿至上一层,从而使火灾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情形并避免,如加宽窗间墙或者增设防火窗等措施。
三、防火规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合理的计算楼梯间疏散宽度
楼梯间是建筑物内联系上下楼层与室外的主要交通装置,它是人员的生命安全通道。建筑物内的疏散楼梯宽度是根据人员数量计算确定的,对于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人数的确定防火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要求。中小学建筑规范中对于楼梯宽度取值在满足疏散宽度的同时还需满足一股人流(0.6m)的整数倍,而其他类型建筑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宽度按照此进行取值。如一座建筑最大楼层的疏散所需宽度为3.0m,按照常规设置,可按照两部楼梯每部楼梯1.50m即可满足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一步楼梯会有0.30m的无效宽度。因此,如果将每部楼梯间宽度加大至1.80m,这样既能满足整数倍的要求,也能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不至于太过拥挤在一部楼梯,大大提高了人员疏散的效率。
2、巧妙的运用防火墙
防火墙的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的建筑物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小时。对于一般的建筑来说,200厚及以上的各类砖墙基本上能够达到耐火极限要求,基于此,完全可以在布局紧凑空间总平的建筑单体时,有效的规避单体之间楼栋防火距离不够的限制。若两座不同高度的建筑,当较高建筑侧为防火墙时,其和较低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不限;当较低侧建筑一层为防火墙时,其和较高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以最小做到4m。又例如,对于机动车位与建筑贴邻的情况,也可以设置不开口的防火墙使其与车位距离不限。
3、消防自然排烟设施的设置
消防排烟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有效的将烟气从建筑物内排至室外,从而降低对内部人员的危害。建筑防排烟规范和防火规范中规定对于有人停留的建筑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房间需要设置排烟设施,一般情况下除了自然排烟无法满足要求,均优先考虑自然排烟。在排烟计算时,有效排烟开窗面积应按照房间建筑面积的2%进行计算,该有效开窗面积应全部位于清晰高度以上即1.6m+0.1倍净高以上。同时,开窗面积需要按照不同开窗形式的窗进行折减如悬窗、推拉窗平和开窗等。当设置了排烟窗之后,对于不便开启的顶部排烟窗,还应该集中设置电动或者手动开启装置,以确保火灾时能够顺利开启。
结束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是非常先进的,它借鉴和总结了大量的以往火灾的经验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规范资料。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充分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但是也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现有规范中疏散宽度、防火墙和自然排烟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供了几点意见供参考。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做好建筑消防设计,做到规范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温州市龙湾区 32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