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05冯泽凯丁福芹
冯泽凯 丁福芹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练进行反馈,学生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和信息论原理,积极地反馈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教师课堂反馈行为也被认为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能直接控制的反馈一般就是追加反馈,学生利用追加反馈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最终形成运动技能。因此,追加反馈对于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追加反馈的概念及分类
1.追加反馈的概念
在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领域,反馈是指学生在操作和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信息,按照信息来源,一般分为内在反馈(Intrinsic Feedback)和追加反馈(Extrinsic Feedback)。内在反馈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通过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获得的各种感觉信息。追加反馈是指由教师提供与运动技能操作相关的感觉反馈之外的附加信息[1],包括言语、录像、生物、运动学特征反馈等形式。追加反馈是内在反馈的补充和完善,学生可以通过追加反馈所提供的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技术动作。
2.追加反馈的分类
追加反馈分为结果反馈(Knowledge of Result,以下简称KR)和绩效反馈(Knowledge of Performance,以下简称KP)[2]。KR是指学生是否掌握运动技能以及掌握运动技能程度的外部信息,如,告诉学生投篮是否命中;KP是关于运动技能特征的信息,如,指导学生投篮的出手高度、角度(表1)。值得指出的是,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果反馈并不是体育教师的最佳选择,绩效反馈能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技术动作特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通常会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练。
二、课堂教学中追加反馈的时机与频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何时对学生给予追加反馈以及提供何种频率的追加反馈直接影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部分体育教师可能存在“反馈越及时,学习效果就越好;反馈越频繁,学习效果就越好”的错误观念。
体育教师提供追加反馈时应根据学生对学练内容的熟练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运动技能学习阶段等因素把控追加反馈时机与频率,但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追加反馈时机及频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应根据任务难度、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学生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年龄等因素具体确定实施时机与频率。
1.任务复杂程度对追加反馈时机与频率的影响
当学习简单的运动技术时,学生较容易理解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等,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整个动作后,适当延迟追加反馈的时间、减少追加反馈的频率,以促进学生形成自身察觉错误的能力。而学习复杂的运动技能时,大脑需要加工的信息负荷加大,学生自身所产生的内在反馈不易理解,教师则需要在学生练习动作时即刻提供追加反馈,并增加追加反馈的频率,使学生经过较多次数的练习建立相应的肌肉记忆,最终掌握运动技能[3]。
如,面对足球的运球动作,教师可以延迟追加反馈的时间、减少追加反馈的次数;而面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动作,教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学练情况及时给予追加反馈。
2.外部刺激的利用程度对追加反馈时机和频率的影响
依据对外部刺激的利用程度,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开放式运动技能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动作结构呈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需要根据练习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完成动作时较难形成运动知觉,通常需要教师即刻提供追加反馈,并增加追加反馈的频率,以帮助学生获得技术动作的关键信息,促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在封闭式运动技能的学习中,由于技术动作呈周期性特点,随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较小,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运动知觉,为了避免学生对追加反馈形成依赖,教师需要延迟提供追加反馈的时间。但以上也并非一成不变,即便是封闭式运动技能项目,也存在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技术动作,此时,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3.学习阶段对追加反馈频率和时机的影响
在技术动作学习的初期,由于学生没有对所学技术动作建立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大脑中没有形成动作表象,此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追加反馈,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及提升自我纠错的能力;在技术动作学习的中后期,随着教师追加反馈的强化、学生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逐渐熟练掌握技术动作,自主纠错能力也随之提高,此时,教师应减少追加反饋的频率。同时,随着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教师提供追加反馈的时机也应延迟,在此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觉察错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避免延迟追加反馈时间过长,造成学生对学练技术动作刺激不足,阻碍运动技能的形成。
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结反馈降低追加反馈的频率,即多次练习之后向学生详细地描述每次练习的情况。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认知加工、制订学习策略、增加学生出现类似准确操作的可能性,又可以减少追加反馈的频率,避免学生对追加反馈产生依赖。但教师应注意终结性反馈间隔的练习次数不宜过多,避免出现遗忘,不利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和利用。
4.学生年龄对追加反馈频率和时机的影响
与幼儿时期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适应性、身体素质、信息加工能力、记忆力等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增长,此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将显著提高[4]。所以,频繁的追加反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更为有效,而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逐渐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加工相关信息,频繁的追加反馈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延迟追加反馈的时间、减少追加反馈的频率,鼓励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相关信息的加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练、纠正错误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追加反馈的有效策略
1.追加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可见,教师的反馈行为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追加反馈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较常用的教学反馈方式,合理的追加反馈能够向学生提供所需信息,激励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表象,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但是,追加反馈能否在学生学练技术动作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最终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恰当运用追加反馈,则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如果教师未把握好追加反馈的时机和频率,则不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追加反馈与任务内部反馈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频繁地对学生进行追加反馈,会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自主思维活动阻碍技术动作的掌握;教师过于精准地要求学生改正技术动作,则会阻碍学生形成自我纠错的能力。
2.给予学生更多肯定性的追加反馈
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追加反馈的动机作用使学生获得快乐、兴奋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学练兴趣,继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因此,積极的反馈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给予反馈,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等消极的情绪,而给予积极的追加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练习。如,在篮球比赛中,当看到学生们进攻得分时,教师可以这样提供追加反馈:“同学们配合得很好,投篮动作很漂亮。”,并向学生竖起大拇指或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通过强化比赛中的积极行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追求任务目标。
3.根据体育教学的复杂情境,实施复合反馈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如果教师仅采用某一种反馈方式提供的信息掌控教学过程则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此时就需要教师将反馈方式进行整合,提供复合反馈。如,通过言语、录像、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生物反馈等方式进行追加反馈。复合反馈是多种反馈方式的结合。如,在学生完成一套完整的武术套路后,教师可以采用言语鼓励+技术细节反馈,教师先对学生做出的动作进行言语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指出其动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整套动作完成得非常流畅,如果动作定型再稳一些、动作速度再快一些、精神再饱满一些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金亚虹,章建成,任杰,杨烨.追加反馈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国外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2):230-231.
[2]Howard N.Zelaznik .Advances in 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M].Human Kinetics Publisher,1997:39-40.
[3]Richard A, Magil.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张忠秋,译.第7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1-72.
[4]金亚虹,章建成,任杰.年龄对结果反馈时间点适宜值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