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辣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07-05向琳娜聂莉莎杨鸥刘素兰杨福强
向琳娜 聂莉莎 杨鸥 刘素兰 杨福强
导读:辣椒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要介绍湖南地区辣椒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并结合当地实际,从病虫害防控角度出发,提出了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综合防治方式,为辣椒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辣椒田间生产
作为一种草本植物,辣椒极具医用和食用价值[1]。湖南是中国辣椒的主产区之一,据统计,2019年湖南辣椒种植面积达12.04万hm2,总产量322.10万t,占全国辣椒总产量的5%,且湖南省辣椒消费量占全国消费量的10%以上。近年来,由于湖南辣椒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辣椒加工体系,因此全面提升湖南地区的辣椒产量和质量对平衡湖南当地辣椒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地辣椒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重要的辣椒生产区域,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辣椒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减轻病虫害给辣椒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湖南地区辣椒种植户和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病虫害防控要结合湖南地区不同区域辣椒生长的具体环境开展,使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1 湖南地区辣椒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类型分析
1.1 苗期病虫害分析
湖南地区辣椒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立枯病,虫害主要是蚜虫。猝倒病和立枯病都对辣椒植株的茎基部造成侵害,最终使幼苗死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猝倒病导致幼苗死亡倒伏,而立枯病致死的植株不倒伏。蚜虫往往聚集成堆损伤辣椒叶片,吸食辣椒叶中的汁液,使辣椒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触摸叶片时会有油腻感。蚜虫还会传播病毒,使辣椒植株感染病毒病。
1.2 营养生长期病虫害分析
从移栽缓苗到开花结果前的阶段被称作营养生长期,这一时期植株生长较为迅速,枝繁叶茂,但易发生多种病虫害。主要病害为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为茶黄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设施栽培可能还会出现白粉虱。
①疫病 该病为害根、茎、叶片,易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整株萎蔫枯死,通常果实不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随即扩大范围。主要出现在梅雨时节,随着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病症有所缓解。
②病毒病 在湖南省衡阳市较为普遍,容易导致落花、落叶甚至落果,当地以斑驳花叶型病毒病为主。染病后,植株矮化,叶片逐渐成为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并变硬,顶叶较小,腋芽抽生丛簇状细小分枝。
③螨类 此类害虫体积偏小,以橘黄色和红褐色为主,为害叶背。受害后,叶片形成灰黄色斑块,不利于植株发育,还易感染其他病害。
④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都是夜蛾科暴发性害虫,体积偏大,其中斜纹夜蛾幼虫被称作“黑头虫”,身体多为灰黑色;而甜菜夜蛾幼虫体色以绿色为主,也有黑褐色和黄褐色类型,其腹部侧气门下线存在明显的黑白色纵带。
⑤白粉虱 成虫体长1.0~1.5 mm,以淡黄色为主,翅面有白蜡粉,休息时双翅在体上合并为屋脊形,多在植株上部嫩叶背面聚集,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面变形,叶片泛黄直至萎蔫,严重时整株枯死。设施栽培时,因温度高,白粉虱繁殖较快,如大面积暴发,防治极难。
1.3 开花坐果期病虫害分析
开花坐果阶段,辣椒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而在这一时期,湖南地区往往天气炎热,蚜虫繁殖力明显增强,易造成病毒病暴发,同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侵害果实,导致落果、烂果,不利于辣椒生长,易降低果实品质,造成减产。
该阶段病害以炭疽病为主,其病原菌可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传播,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易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其中成熟果实受害严重,先出现形态不一的湿润病斑,病部稍凹陷,随后失水干焦,斑面出现明显的环纹状红色小粒点,后逐渐转黑,被称作“火烧病”。高温高湿条件下,该病害蔓延迅速,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2]。
2 湖南地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湖南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保障辣椒生产安全性。
辣椒苗期立枯病
辣椒病毒病
2.1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减轻辣椒栽培过程中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可根据当地栽培习惯和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辣椒品种,如长研青香,湘研15号、兴蔬201等。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晒种、温汤浸种等。晒种可将种子平摊在凉席或簸箕上,于太阳下晒3 h左右;温汤浸种是将种子浸泡在55℃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后洗净晾干备用。
③田间管理 辣椒栽培宜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可与非茄果类作物,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或用生石灰对土壤消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育苗前对苗床消毒,培育壮苗,或采用工厂化育苗,确保定植的辣椒苗健壮。栽培期间合理追施水肥或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满足辣椒对肥水的需求,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
2.2 物理防治
①性诱剂 将害虫性诱剂诱捕器安置于田间合适位置,捕杀鳞翅目害虫雄蛾,实现集中捕杀靶标害虫的目标。这种方式主要借助害虫的性信息素,例如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将其引诱至诱剂诱捕器里,进而集中捕杀。一般情况下,选取水盆式诱捕器,塑料盆直径20~30 cm,用1根细铁丝横穿盆口,把性信息素诱芯挂在细铁丝上并悬空放置于盆口中心,往盆内灌水至八分满,其后添加洗衣粉,诱芯和水面保持1~2 cm的距离,随后将水盆置于三脚架上,诱盆的放置高度应超过辣椒植株20~30 cm。一般诱芯的有限期为20~30天,注意更换,每667 m2宜设置2~3个诱捕器。
②频振式杀虫灯 基于害虫趋色性、趋光性以及趋波性,借助频振高压、光源和波长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能够捕杀诸多类型的害虫,其中诱杀鳞翅目害虫的效果最好。近几年,湖南主要采用的是佳多牌PS-15Ⅱ光控型频振式杀虫灯,单个频振灯的影响范围为3.0~3.5 hm2,辐射半径100~120 m,灯与灯之间的距离保持200 m左右,灯与地面的距离控制在1.2~1.5 m。每年4月上旬至11月下旬虫害发生期间,以周为单位集中清理灯具及虫袋,虫害发生高峰期则应每隔2~3天清理1次,清理时间选择在早上关灯后。
③黄板诱杀 规格通常是20 cm×24 cm,每667 m2设置15~20张,高度应超过辣椒植株15~20 cm。由于白粉虱和蚜虫均有趋黄性,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显著降低蚜虫和白粉虱的数量,同时还能起到捕杀斑潜蝇等害虫的作用,有效防止害虫入侵。
2.3 生物防治
①天敌 根据湖南地区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天敌情况,采取生物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白粉虱为例,可借助草蛉、丽蚜小蜂等天敌防治[3]。对斜纹夜蛾、棉铃虫、菜青虫等,可在其产卵期释放赤眼蜂,每667 m2冬暖大棚释放1.5万头,2次放蜂间隔时间控制在3~5天,连续释放3~4次。
②生物制剂 利用生物制剂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如用8000 IU/μL苏云金杆菌(Bt)制剂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等,用10亿PBI/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大黄素甲醚水剂能够促进植物成长,有效抑制CMV(黄瓜花叶病毒)以及TMV(烟草花叶病毒)等不同病毒病的侵害。因此,在病毒病暴发初期,可用0.1%大黄素甲醚水剂500~800倍液喷雾,每15天喷1次,连续2~3次。
辣椒白粉虱
2.4 化学防治
①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以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无论是苗床还是育苗棚室都会出现,发病前可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剂或45%速克灵(腐霉利)烟剂250 g闭棚熏烟预防。穴盘或营养钵育苗的,每1 m3营养土添加30%噁霉灵水剂150 mL或9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 g,充分拌匀后装盘(钵)。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疫病 定植前对土壤消毒,定植后每10~15天喷1次1∶1∶20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浇根或用36%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3~5天喷1次,连续2~3次。
③病毒病 预防是应对病毒病的有力措施,辣椒栽培时应及时切断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发病后,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喷1次。
④炭疽病 定植前对土壤消毒,翻耕后每1 hm2撒7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7.5 kg。定植后,每10~15天喷1次1∶1∶20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可选择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喷1次。
⑤虫害 辣椒虫害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如生物制剂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茶黄螨可用15%哒螨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以及甜菜夜蛾可用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5000~20000倍液喷雾;蚜虫、粉虱、斑潜蝇等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