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日光温室番茄的优质种植管理技术

2021-07-05王令俊

长江蔬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穗果分苗缓苗

王令俊

导读:北方日光温室种植番茄,必须根据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法。除选用早熟品种外,需适时定植,同时加强定植后、花果期、盛果期管理。

北方日光温室番茄是在秋冬季温度条件较差或者越冬无保障的情况下栽培番茄的主要方式。其中,管理技术尤为重要,需要了解番茄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番茄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法,提高收益。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消费者的需要,选用早熟、果型中等、耐运输的品种,如早魁、早丰、郑番二号、汴红三号以及西粉三号等。只有早熟、高产,才能取得市场优势,增加收益。

2 育苗

为了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提早上市,最好采用温室育苗。

2.1 适龄壮苗标准

株高20 cm左右,有9~10片真叶;茎粗壮、节间短、呈深绿略带紫色,第一花穗已带大蕾;叶片肥厚、深绿、背面带紫色,茸毛多,叶片轻度皱缩;植株顶部较平;根系发达、侧根数量较多,土方外有大量白根。根据实践,在温室内育成适龄壮苗约需70天。河南省等中部地区,一般3月初定植。因此,育苗应在12月中下旬开始。

2.2 浸种催芽

一般每667 m2用种量50~75 g。先用55℃温水浸种10 min,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其后继续浸泡5~6 h(任水温自然下降),充分淘洗干净,用布包起,甩出多余水分,稍晾一下,再抖散(便于通气),用湿布包起,放在28~30℃处催芽。每天检查1次,并翻动种子,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若包籽布干了,可蘸湿,经4~5天,种子露尖即可播种。

2.3 播种

①苗床准备 温室播种时下种宜稀,每667 m2需2~4 m2的播种床。床土为厚5~7 cm的营养土(营养土配制:按4∶1或5∶1的比例将田土与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向每1 m3的营养土中加入复合肥1.5 kg,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150~200 g和辛硫酸或敌百虫等杀虫剂150~200 g,其后将营养土培成堆,用薄膜覆盖7天以上)。苗床整平后,提前2~3天加温,使室温升到25~30℃、5 cm地温达到18℃以上。

②播种 先将苗床浇透底水,然后将催好的短芽均匀撒播于畦面,再盖上1 cm的营养土。

③管理 出苗前不需通风,白天室温25~30℃、夜温不低于20℃,约3天就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通风、降温、排湿,白天保持20~25℃、夜温15℃左右。为防止苗期猝倒病,可在刚出苗时向畦面喷浇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然后再在畦面盖一层薄薄的细土,以防止表土板结、开裂。

④分苗 分苗可为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面积,促使地下部生长旺盛,形成大量的侧根,控制地上部徒长。一般只需分苗1次,1~2片真叶期进行为好。

a.苗床准备。每1 m2可分苗100~150株。一种是用直径8~10 cm的营养纸袋,一种是在苗床内开沟分苗。两者都需先配好营养土(无菌菜园土40%、腐熟马粪40%、腐熟人粪20%,另外按每15 m2苗床加过磷酸钙2.5~3.0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 kg掺合均匀)。

b.分苗。用营养纸袋分苗的,可先将播种床的苗子铲出,轻轻抖掉根部土壤,栽植于营养纸袋中心后,摆放在苗床中浇透水;如直接分到苗床上,可按8~10 cm行距开浅沟,然后按8~10 cm的株距将苗顺沟栽上,浇水后平沟,接着再栽下一行。要求行株距均匀、底水浇足,栽后床面平整。

c.管理。分苗后2~3天内,将夜温提高2~3℃,以利新根萌发。如果中午日照强,可短时间将草苫放下一半进行遮荫,防止幼苗萎蔫。缓苗以后,逐渐降低夜温到10~12℃,白天保持20~25℃,防止徒长、有利花芽分化。当幼苗出现7~8片真叶、开始现蕾时,将夜温逐渐降到7~8℃,进行低温炼苗。定植前7~10天,缩短夜间盖苫时间到完全不盖苫。番茄分苗后,一般不再浇水。若缺水时,可补浇,浇后再覆盖1层薄细土。

d.囤苗。定植前5天,浇1次透水,把苗子土块切开、铲起,移动位置集中摆放,然后将四周封土进行囤苗。番茄幼苗经过分苗、切断主根后,囤苗能产生许多侧根,定植后能快速缓苗并开始生长,有利于提早上市。

3 定植

番茄生长发育适宜土壤温度为16~20℃,8℃时根系生长缓慢,6℃根系停止生长,因此当棚内10 cm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8℃就可以定植。中原地区,2月底3月初进棚比较适宜。如果在棚内加设多层覆盖,可适当提早定植。

3.1 底肥

大棚内早熟品种的生育期较短,一般5月下旬就要拉秧,建议每667 m2用3000~3500 kg农家肥、150~200 kg饼肥和50 kg过磷酸钙掺匀堆积,充分腐熟后,耕翻耙平,准备定植。

3.2 定植方法

选择晴天定植。番茄早熟品种株型矮小,密植,株距20~23 cm,每667 m2种植5200~6600株。浅栽、深锄、高培土的办法同样适用于春季早熟番茄,有利于迅速形成新的根群,加速缓苗。

4 管理

4.1 定植后管理

番茄根系发达,属于深根系作物,吸水能力很强,因此比较耐旱,对水分要求不严格,要求较低的相对湿度。塑料大棚内极易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时,花粉吸水膨胀,不能从药囊中散出,从而影响授粉造成落花;且高湿易诱导番茄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的发生。番茄定植初期正处于低温时期,当持续低温、昼夜温差过大和温度骤变时,不仅影响植株生长,还影响性器官的正常发育而造成落花、落果。此外,浇水不当也是造成植株生长过盛、落花落果、秧果关系失调的原因。因此,定植后至初果期,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坐果情况和天气状况,调整棚内的温、湿度(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15℃,空气相对湿度80%~90%;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23℃左右,夜间10℃,空气相对湿度60%~70%;结果期:保持白天温度23℃左右,超过30℃放风,低于20℃闭风,低于15℃盖草苫保温,前半夜13~15℃,后半夜3~7℃,空气相对湿度50%~60%),使秧果关系协调、坐果多、膨大快、着色早。

4.2 结果前期管理

从定植到第一穗果膨大,由于浇足了定根水,植株尚小,土壤水分消耗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措施以温度调节为主。定植后3~4天内,适当通风,保持白天30℃左右,夜间15℃左右,以加速缓苗。当定根水渗下,立即深锄细锄平沟,缓苗以后再浅锄培土成垄,以提高地温,促使萌发大量不定根,形成强大的根群。同时,逐渐加大通风量,棚内温度可保持白天20~25℃、夜间13~15℃。大棚栽培,注意通风排湿,以免茎叶徒长,落花落果,同时注意预防晚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①插架 花即将开放时,应及时插架。早熟品种植株矮小、自封顶、成熟期集中,不需延长采收。所以插矮“人”字架,绑2道横杆即可,整个生育期只需绑2次秧。

②激素处理 早春定植番茄,由于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差,往往授粉、受精不良,容易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即使坐果,也容易出现畸形果。可使用15~20 mg/L的2,4-D涂抹花萼或花柄,或者用30~50 mg/L番茄灵(又名防落素)喷花,不仅可以防止落花,而且可以提早2~3天成熟,建议在花半开时进行,这样效果最好。注意早熟品种对2,4-D比较敏感,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大肚脐、裂果等畸形果,降低商品价值。结合激素处理,应进行疏花疏果,每穗只留4~5个果,并疏掉畸形果,使养分集中供应,可获得较大的果实。使用激素加快了植株本身营养物质向果实输送的速度,此时如果水肥不足,加大了秧果的矛盾,不利于番茄早熟高产。所以,用激素处理过的番茄,在幼果开始膨大时,要浇1次水,并结合冲施1次10~15 kg/667 m2尿素。从开花期开始,每15~20天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液,补充磷、钾肥,对果实发育和坐果有利。

4.3 盛果期管理

番茄早熟品种的特点在于第一穗果坐果早、全株坐果集中、红熟集中。所以,当第一穗果开始采收就进入了盛果期。此时为5月初,气温升高并已稳定,光照充足,果实膨大迅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但又要求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70%左右)。同时为了使番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提高商品果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早熟,还应通过整枝打杈、疏花疏果等措施,人为调节植株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所以进入盛果期以后,应该在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空气湿度的前提下,以促为主,适当加大浇水量,667 m2施硝酸磷肥15 kg,氯化钾10 kg,可用20%硝酸磷肥、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0.25%硼酸混合液,每周喷施1次,有助于提高产量。5月中旬撤掉棚膜,并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液,能有效防止叶面卷缩。撤掉棚膜前,在大通风的情况下,白天保持25℃左右,撤膜后管理同露地番茄,有利于番茄红素的形成,加快着色,提早采收。

①整枝打杈 早熟番茄多是在主干上结2~3穗果以后自行封顶。可在第一穗果下保留1个侧枝,留2~3片叶打顶,既可作为营养枝,又可作为后继枝增加果实数量。整枝打杈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

②乙烯利催红 当番茄果实长到足够大,且开始变白发亮时,用棉纱团或戴上线手套蘸200倍乙烯利药液,轻轻涂抹在果实上,2~3天以后即可红熟;也可将变白的果实放在150倍的乙烯利液中稍浸泡,然后堆在室内,上盖塑料薄膜催红。于早春气温低时使用,对提早上市有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穗果分苗缓苗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番茄整枝有技巧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番茄分苗后到缓苗前的管理要点
葡萄新梢管理技术
蔬菜科学定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