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山区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7-04王华英李水凤周华萍许楚楚

长江蔬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叶菜萧山区蔬菜

王华英 李水凤 周华萍 许楚楚

萧山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钱塘江南岸。地处浙江南北要冲,临江近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萧山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和气候优势,比较适合种植蔬菜。蔬菜产业是萧山农业五大主导特色产业之一,浙江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杭州市“菜篮子”基地主产区,也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1 萧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面积稳定、优势明显

近年来,萧山蔬菜围绕“依靠科技、提质增效”目标,优化产业布局,稳定种植面积,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新技术示范推广,积极推进“两品一标”,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优势日益明显,蔬菜产业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2020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0.35万亩(1.36万hm2),总产量51.43万t,总产值12.35亿元,蔬菜产值已占全区农林业总产值的25%。现有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有浙江省、杭州市等著名商标10个,浙江省现代农业综合园区2个,浙江省放心菜园5家,杭州市农业产业蔬菜状元镇1个;有杭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21个,面积6 249亩(419.6 hm2),其中蔬菜育苗基地1个。

1.2 布局合理、特色明显

萧山蔬菜产业已形成了较明显的区域特色。该区东片地处围垦,土质疏松,滩涂垦区属砂质壤土,土层深厚,渗水性好,pH值在7~8,含钙量高,十分适于种植各类蔬菜,农民有传统种植的习惯。20世纪90年代初,萧山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加工、出口蔬菜生产,引进推广了加工出口蔬菜,主要为萝卜、大葱、毛豆、甘蓝等,使蔬菜产业成为萧山东片的一大优势。

该区南片地区,地势低洼,历来有种植水稻的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户改三季粮为二季粮,直至现在的单季稻。南片稻区空气清新、土壤洁净、水源空气等环境良好,有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2000年开始,该区实施“北菜南移”工程,在南片稻区建立蔬菜示范点,引进开发了适合稻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推广水旱轮作、设施栽培等,较好地带动了稻区蔬菜产业的发展,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3 400 hm2。

工厂化育苗基地

1.3 科技带动、稳步发展

近年来,萧山区以农业农村部标准园、省放心菜园、市级“菜篮子”基地为依托,围绕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示范推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菜篮子”基地建设水平,基地抗风险能力和产出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保供能力不断提高。推广应用蔬菜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科学间作套种、绿色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克服连作障碍、开展机器换人、预防灾害性天气等,使蔬菜产业在受市场冲击较大的情况下能稳步发展。在科技带动下,出现了“农垦”芹菜、“舒兰”叶菜、“佳惠”芦笋、“伟友”熊蜂授粉番茄等。

2 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成本上升过快导致蔬菜生产效益不断下降

蔬菜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设施、种子、农药、化肥成本。对蔬菜成本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成本,占蔬菜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最高可达70%。萧山区经济比较发达,农民收入比较高,而农民收入提高,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目前萧山区女工110~180元/天、男工140~250元/天,农忙季节人工达350元/天,采收大葱人工费用最高达到了600元/天。农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年薪都在12万元以上,还要管吃管住。另外,近年来土地租金、肥料和农药等生产成本增长幅度也较大,而近几年来菜价基本保持不变,导致蔬菜生产效益不断下降。

2.2 部分品种滞销现象增多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发展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小幅增长。蔬菜生产过程中,生产条件的改善、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使蔬菜单产有了一定增加。蔬菜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大于蔬菜需求增长速度,必然会加剧局部性、结构性供需矛盾,导致部分蔬菜品种趋同,上市期重合,结构性矛盾显现。如2016年上半年菜价较高,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渐下降,直至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大幅回升。如2016年上半年大葱30 000元/667 m2,2018年上半年降到1 000元/667 m2以下;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大葱300元/667 m2,直接烂在地里,2021年上半年产值又回到30 000元/667 m2以上。

2.3 蔬菜轻简化生产技术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劳动力成本在蔬菜生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蔬菜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均不理想,萧山区也一样。萧山区翻耕、整地、开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蔬菜播种也采用集约化穴盘育苗,但只限于甘蓝、花菜等甘蓝类和叶菜类蔬菜。不同蔬菜移栽需要的机械不同,农机与农艺配套不够,基本以人工种植为主,蔬菜的采收也一样,尚未实现机械化。

3 主要对策和建议

3.1 优化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目前萧山区蔬菜整体规模已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适度规模经营变得尤为重要。按照高产、优质、生态、高效模式发展蔬菜生产,通过优化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开发特色蔬菜和精品蔬菜,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近郊菜区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好、技术力量强、靠近城市消费群的优势,着重发展叶菜类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杭州不少消费者特别偏爱叶类蔬菜,不能一日无叶菜。但是叶菜类蔬菜因组织柔嫩,不耐贮存,不耐长途运输,只能地产地销。外地叶菜经长途运输后,新鲜程度不尽人意,且销售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这就使得城郊型蔬菜生产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叶菜类蔬菜非常适合工厂化生产。同时由于叶菜类蔬菜生长期比较短,是调节和补充淡季、弥补灾害造成蔬菜短缺的首选品种。因此,在城市郊区发展叶菜类蔬菜的工厂化生产十分必要。萧山区现有叶菜生产功能区14家,常年叶菜播种面积2 900余亩(193.33余hm2),年产叶菜5 692 t,通过发挥叶菜生产功能区的作用,合理排开播种,应用现代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升叶菜生产水平。东片利用原有优势,做精做强加工出口蔬菜,在萧山萝卜干地理标志品牌上,通过实施生态化基地种植,精准把控种植源头,严格筛选萝卜优质种源,形成全产业链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发展适合超市批量供应的时鲜蔬菜。在原有毛豆、大葱、芥菜等加工蔬菜的基础上,发展萝卜、芹菜、甘蓝、松花菜等适合当地种植的时鲜蔬菜。南片做好设施蔬菜、水生蔬菜产业,强化名特优蔬菜。就全国而言,我国的蔬菜生产量已经远超消费量,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但主要是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过剩,一些名特优新的蔬菜品种、野生蔬菜、食用菌等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均可大力发展。

绿色生产技术性引诱剂在甘蓝上应用

舒兰农业绿色防控技术在叶菜上应用

3.2 加快机器换人,助推农业增效

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周期比较短,而且许多蔬菜是一次播种多次收获,很多操作机械化比较困难,劳动力成本在蔬菜生产总成本中的比重比较大,在劳动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引进适宜蔬菜生产的机械就成为重中之重。蔬菜种类多样,其播种、移栽、采收情况都大不一样,虽都是一些小型农机具,但价格不低,这增加了蔬菜机械化的成本和难度。目前个别蔬菜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如大葱从播种育苗、移栽、培土、采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今后需加强蔬菜移栽机、采收机试验示范推广,同时建议加大农机补助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探索农机作业专业化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机械专业化服务水平。

3.3 优化生产环境,发展绿色蔬菜

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三废”的影响,一些土地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了蔬菜质量。近20年来,萧山区一直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蔬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阶段应该从降低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入手,研究开发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及其他配套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萧山区发展绿色蔬菜比较早,但是数量不多,开发绿色蔬菜的潜力很大。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通过培训、示范推广绿色蔬菜的开发推广力度,依托当地的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且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蔬菜产品。

3.4 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建立“菜篮子”专柜、降低流通成本。建议在城区设立专门“菜篮子”基地专柜,通过蔬菜产业协会协调在批发市场设立“菜篮子”基地直销点,对房子租金和摊位给予一定的优惠。二是增加蔬菜保险种类和赔付比例。现在主要是大棚保险、农膜保险和蔬菜灾情保险,建议保险公司增加蔬菜价格险等险种,根据蔬菜生产的成本进行赔付。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镇街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在生产关键时期,召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现场考察和工作交流会,提高农技人员和专业大户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叶菜萧山区蔬菜
叶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奇怪的蔬菜
住“10层高楼”、一年产16茬、一次放置20万盆叶菜——智慧工厂种菜不一般
蔬菜
五招留住叶菜营养
五招留住叶菜营养
鸟岛游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