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索
2021-07-04高峰
摘 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下,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茁长成长。利用民间资本发展高等教育,补充国家教育资金不足,对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内部审计是民办高校的一种管理手段,是现代化民办高校治理的重要一环,现代化内部审计推行服务、增值、管理、保障的内部审计理念,以风险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可以为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提供保障,提高民办高校管理水平,为民办高校实现办学目标提供“增值”服务,促进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在审计时效性、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及成果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更好地发挥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经济体检表”和“温度计”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特点;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的特点
民办高校由民间资本设立,民办高校具有独特的办学特点,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就业,错位发展。
以市场为风向标设立专业。民办高校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民办高校首先要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市场调查,根据调查设置专业。
以就业为目标,重视就业。大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的优势,创办紧扣市场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对就业率低的专业,下一年度减少招生计划指标或停止招生。
多元化育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公立高校多培育的是“研究型”人才,民办高校多培育的是“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逐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育。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现代化民办高校设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是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重要一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是民办高校治理的一部分,它由校长和董事长双重领导,以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民办高校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各部门业务,进行评价,发现漏洞并跟进整改,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提高资源优化水平。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是学校的“医生”——治已病,防未病,发挥“经济体检表”“温度计”“免疫”作用。是学校的“经济卫士”,发挥提示风险,发现风险、减弱风险的作用。
三、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
(一)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
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以求保持第三者的身份,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活动和审计评价。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高校的内部人员,与高校利害休戚相关,另一方面是业务审查人员,高校内部审计应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相应的权限,以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内部审计还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由审计的性质所确定的。民办高校内部审计要接受校长和董事长的双重领导,为本校经营管理和教学科研服务。与外部审计不同,外部审计完全独立于高校之外,是对高校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高校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代表高校最高领导层对中下层的审计监督,当业务涉及最高层次决策时,是否保持同样的权威性,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审计的目标看,是和最高领导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经过审计经济业务活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审计活动中,波及最高层次领导时,审计人员应客观、公正,并为最高层次决策提供信息,不管最高层次领导采纳与否,内部审计已尽职责。这种情况也可以结合由外部审计单独或共同进行审查,恰当处理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问题。
(二)体系上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从审计对象看,凡是具有财务与业务活动的部门都可以作为内部审计对象,建立起一个包罗万象的审计网,以保障审计监督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三)工作上的内向性和群众性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是对高校內部财务、资产、业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审查监督,提出管理建议并跟踪整改,内部审计是高校管理的参谋,以提高高校内部业务的规范性,效益性,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增加高校目标的实现,只对高校校长和董事长负责,因而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所进行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来说属于外部审计。国家审计是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经济监督的手段,是国家对企事业单位的宏观控制。
要做任何一项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更是如此。首先高校的审计对象是高校的教学科研或财务工作,或是与此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或开办的各种培训办班实行收费创收,无不涉及到教职工在这些经济中的活动。广大的教职工是这些活动的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另外教职工代表大会是群众性的监督组织,因此要走群众路线,才能把内部审计做细、做深、做活。
(四)控制上的依存性与统一性
内部审计建立在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不可分割,内部控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是随着内部控制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互相依存,互为存在、有着血缘般的关系,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依存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又一特征。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前提,是高校中两个并行的管理制度。在进行高校内部审计时,首先要对被审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是否健全、有效,进而在审计中审查是否遵守所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通过检查、评价、分析,确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揭示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的进行重点审查并提出改进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推进被审计部门完成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订,反过来完善、促进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自身就是一种内部控制手段。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具有微观控制(高校负责人和董事长领导下)和宏观控制(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相统一的特点,所以说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互相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在高校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内部审计程序主要为第一、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第二、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第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五)审查范围的广泛性与协作性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包括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从时间维度上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较之于外部审计具有范围广泛的特征。
高校内部审计需要审计组织和人员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必要时把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机关或上级审计机关审计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内外结合,审计制约和促进作用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提高。
四、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在维护学校财经秩序、促进廉洁行政、规范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因为诸多要素限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不够规范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扩大,管理难度增大,国家要求民办高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制订内部审计制度,但部分民办高校未设置或真正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未制订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环境也未尽人意,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也较简单,内部审计体系不够完善。
(二)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不高,需不断增加与提高
部分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和财务、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独立性、权威性较弱。
(三)民办高校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需要提高
随着民办高校发展壮大,业务的多元化与业务量的增加,学校高层迫切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学校风险识别、评估、防范和控制开展工作。但是部分民办高校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审计方式落后,审计时效性较差,内部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
部分民办高校目前的审计主要还是依靠手(人)工和抽样的方法。审计文书传递、审计程序的流转仍大多是传统的纸质化方式,尚未实现电子化、无纸化流转。对同一部门的审计间隔较长,影响审计的时效性。
民办高校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审计人员的水平有限、沟通不畅通、审计条件(工具与方法等)有限、學校重视不够等原因,提出的审计建议站位不高,可操作性不足。
(五)民办高校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还不成熟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成果未与人事绩效挂钩,未充分运用审计成果。
五、完善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规范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体系建立与制度规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民办高校领导层重视,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流程需要不断优化。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民办高校领导层应重视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赋予其工作足够的权限,应维护内部审计机构足够的权威性。
(三)注重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应努力揭示深层次问题,充分沟通,从学校层次思考问题,多换位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为此学校应注重不断引进各种人才,不仅招聘具有财务、审计、内控知识的人才,还应招聘具有管理、建筑、法律、计算机、税务、风险等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部门应开展各种业务培训,组织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需要不断自觉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新的审计技术,审计方法,适应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要求。
(四)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及效益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努力拓宽审计类型、前移审计关口,把内部审计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中,提高审计的实效性,为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为民办高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信息化时代下,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审计思维观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建立无纸化的内部审计流程,建立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和分析系统。
(五)建立健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
把审计成果作为评价工作业绩的一把“尺子”,归入考核,使审计成果与人事绩效一一对应起来,真正实现凭实绩用人。
参考文献:
[1]刘福清.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4,(31):98-100.
[2]赵立夫.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及其控制策略[J].现代交际,2019(18):9-10.
[3]张荷玲.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研究[J].纳税,2018,12(25):165.
[4]温德栋.民办高校财权下放后的内部审计监督探讨[J].当代会计,2021(15):96-98.[5]陈铭河.浅析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8):158-159.
[6]鲍勇.试论内部审计在民办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209.
[7]吴华.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民办高校管理中作用[J].智库时代,2019(08):287-289.
[8]郭伟霞.内部审计在现代民办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8(19):132-134.
作者简介:高峰,1970-11,男,汉,河南镇平,本科,审计师和会计师,内部审计和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