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2021-07-04赵尔玫
赵尔玫
摘 要: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究其根本类属于大众的文化属性,能够极大地符合人们对于文化的大部分需求。可是,以往的管理方式无法符合社会整体的进步水平,进而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为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本文将以其时代价值为例,着重阐述了几点管理创新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创新管理
针对当前深受广大人民青睐的群众文化,主要就是业余生活中表现出社会性等特点的活动形式,以全体社会居民多元化兴趣爱好为核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精神项目。隶属于公益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能够从活动中看到各个地区特有文化魅力。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确定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措施。为提升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质量,各地区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与强度极为关键,同时这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
1.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1.1群众文化促进经济的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提升,就我国目前社会的情况来看,人员的流动性是非常多的,因此,对于人员的流动管理就难度上也更加困难。群众文化具备较高的包容度,其不受外界亦或是社会的局限,人民群众依照自我的想法,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自由的选择各种活动进行参与。人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沟通也越来越少。因此,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与文明素质。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人们能够摆脱生活中的问题或挫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人们积极地参与到公众活动之中,发挥了个人专长,从而提升群众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热情[1]。
1.2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社会有序的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同社会管理存在共性,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皆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其基本的准则而进行的。由于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然有所提升,所以导致了社会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困难。社会管理工作的范围极为广泛,进而使得社会管理工作也面对了诸多的问题,所以,应该将群众文化与社会管理工作加以融合,进而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适应性。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增强群众对于社会的团结性,强化热爱祖国的意识,使得人们对于生活更具有饱满的热情,进而提升人们社会责任感,使得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更具参与性,在进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人们可以提升自我的价值,同时可以增强群众团队凝聚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对社会的有序管理。
2.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方式
2.1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从根本上来讲,各地区当前不断推进的群众文化活动,目标就是广大人民群体,要想能够充分发挥出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先详细调查人民多样化需求,积极整合现代化形式,为群众提供适合其需求的活动形式,由此一来,才能够确保广大群众全身心参与并支持。一是把文化活动的选择权交给群众。坚持以群众为主,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组织策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初期,采用“菜单式、订单式”的创新服务模式,把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选择权交给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群众,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更贴合民意,进而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立“部门牵头、赛事牵引、政策激励、群众参与”的活动机制,组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团体,例如社区乐队、文化俱乐部、歌曲团队等。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做好传统与现代、知识性与趣味性、文化与创新相结合,开展文艺宣讲、唱歌大赛、书画沙龙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2]。
2.2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打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决策机制。一是完善文化建设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管理体系,制定各文化大院的规章制度,在人员年度考核过程中,主要以人员宣传工作质量作为评价标准,致力于彰显出文化建设紧迫性以及时代意义。二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文化创新本领。始终秉持高质量服务意识,站在本地区文化特点下有效融合其他地区优秀文化内容,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等标准。三是建立决策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切实可行的决策标准,积极贯彻落实集体决策机制细节,努力平衡好社会繁荣以及管理地位,在高效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自然也能够提高人民精神文化质量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建立一支稳定而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加快推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业务骨干的待遇。從顶层设计着手、向实处细处发力,通过完善津贴增长机制、设立人才专项补助基金等措施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待遇,在职级晋升或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文化工作业务骨干。二是鼓励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校可以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他们对基层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通过引进基层专业文化人才、提高基层薪酬等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文化部门就业,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三是吸纳社会上专业强、懂经营、善策划的文化人才。调动他们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扶持乡贤、手艺人等乡土艺术家组建农村艺术队,发挥乡土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和榜样力量;培养一批农民身边的文化能人,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3结束语
简而言之,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元素,可以提升社会的凝聚度,对于和谐社会的构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强化群众文化活动不单单可以使人们在繁忙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得到放松,也可以将群众的个人精神面貌加以提升,在管理上更具创新,进而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更具备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力.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及辅导方法研究[J].今古文创,2021(07).
[2]张国萍.论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J].文化产业,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