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战略背景下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分析

2021-07-04简凯伦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设计专业高校教学

简凯伦

摘 要:本文主要对创新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在设计学专业方面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讨论当前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在创新战略背景下对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学;设计专业;创新战略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当前各类设计院校之间竞争激烈,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设计院校进行自我改革以及教学创新,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现状

设计学专业2011年由国务院调整为一级学科,设计学专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如今设计学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但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设计学专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

综合性院校同专业的设计类院校通过长时间的建设发展以及沉淀,基本上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经验及教学品牌。许多综合类院校在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时通常会采取文理分科的教学方式。与前者不同,设计专业院校则会选择以美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两者教学模式虽有所不同但都沿用了主干、优势学科的经验。在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多采用了陈赫的叠加方式来进行。设计专业的教学会以课堂作为授课的主要位置,并辅以社会实践同时进行,对于设计理论部分的知识内容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设计学专业的教学评价机制以及管理制度都是采用沿用优势、主干学科的经验,通过试卷进行测试并对其进行评价。

二、设计学专业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着其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于研究型院校来说在设计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依托,但是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不够充分。而对于应用类型院校而言恰好与前者相反,虽然弥补了实践学习的不足但却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二,当前各院校的教学依然采取沿用曾经的教学模式。综合类院校由于其拥有多种学科因此具有整体优势,但却不具备为设计学专业量身定做的教学模式。因此综合类院校在进行教学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会忽视设计知识的整体与逻辑,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观察。对于美术学院中的设计学专业来说虽然同属于设计专业但在细节方面仍有所不同,因此同等的教学方式也会对教学成果造成影响[2]。

第三,一些学生学习设计类专业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很多是由于应试教育被迫选择设计类专业,因此学生对设计类专业的认同度不高,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当前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与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之间存在冲突,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的是进行教育,这与企业单位的应急目的之间也存在矛盾。

根据以上分析了解到,当前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学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需要院校对自身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其更适合社会及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改革对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步骤,因此教训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必须提升教学质量及水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通过对设计类专业经营举例并结合现实教学中的经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一)基于体验理论的教学理念

体验理论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考环境,让学生通过情境进行思考进而获得新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并进行总结,将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体验成为设计学专业的主要教学依据已经在師生间达成初步共识。就是指设计工作要扎根于多元化的生活体验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创新目标。学校与社会共同构建出体验的活动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乐趣,提升教学工作的完成质量。

(二)基于体验创新的教学内容

设计类专业有很多不同的分支,其中包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以环境设计作为例子,环境设计学科是艺术类学科中的一门新兴专业,面对的设计对象包括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多个方面。环境设计是通过不同的知识背景将不同环境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因此环境学科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也是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与环境设计的教学目的相同,其他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需要从实际教学目的出发,不能只是一味地对教学课程进行叠加,应该有学生,建设,院校及社会共同确立,进而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框架。

(三)基于体验认知的教学方法

分清对错不是设计学专业的教学目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对错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因此设计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对设计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在体验过程中能产生共鸣及归属感,增强学生对设计学专业的认识[3]。

(四)基于体验反馈的教学评价

设计学专业在教学后获得自我满足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师生都更加渴望获得其他人以及社会的认可。由此可知,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让师生感受存在并找到不足,同时也是设计学专业良性循环教学以及动态发展的有力保障。新型的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关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评价机制。

结束语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及竞争环境,高校想要在设计学专业领域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需要高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分析当前设计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的主体位置转移到学生身上,重新认识设计类专业的本质。在创新型战略背景下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包伊玲, 陶锋. 创新战略背景下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的探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8(3):4.

[2] 褚庆庆. 地方高校设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研究[J]. 工业设计, 2019,000(7):2.

[3] 李敏.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No.173(10):122-122.484A4CEF-3168-432F-954A-826FDC2F0AF8

猜你喜欢

设计专业高校教学
基于试错法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交流
设计专业四年连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设计色彩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社会需求的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