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2021-07-03军晓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店长店员工装

文 军晓

在门店管理中,店长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头痛的问题,对此,大多数店长要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罚,要么对于犯错的员工进行批评,有的还会采用更严厉的方式纠错。其实,从管理学的“垃圾桶理论”来看,要纠正下属的某种行为,单单靠制度其实还是不够的。笔者在多年的门店管理中总结了一些小感悟,希望能对广大店长朋友有所助益。

感悟1:制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肯定是绩效考核制度出了问题;门店的报损率高,就是防损制度出了问题;店员在工作的时候喜欢开小差,那就是门店的处罚制度出了问题……似乎门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各项制度来对应、化解。由此看来,制度成了管理者手中无所不能的“管理神器”,面对门店各种“疑难杂症”都可以无往而不胜。

但事实并非如此。想要纠正下属的某种行为,仅仅只有强硬的制度是不够的。

制度如律法,是企业管理之基石,行为之准则。制度可以解决共性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个性的问题。

比如,一位员工今天上班来晚了,制度量罚应当按迟到处理,罚款只是处理结果,其中的过程是否应该过问一下呢?同时,也要关注员工是长期性的经常迟到,还是偶尔的一次两次,如果是长期性的,是否应该从他个人的生活作息习惯等入手,帮助他尽快调整状态呢?

感悟2:合理面对员工的偷懒

门店在没有顾客上门的情况下,有的员工会偷眯一下,或者玩手机,门店管理者看到这些现象想必心里也有些焦急,有的只能听之任之,有的立即严厉批评,虽然能起到效果,但如果店长转身离开或不在店里的时候,店员还会继续保持吗?这个答案,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因此,也有店长会不断地制定规章制度以杜绝员工的偷懒行为。

其实,如果只是为了防止个别员工的偷懒行为而一味推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加大对偷懒行为的惩罚力度的同时,也容易将所有员工置于不信任的位置上,从而使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委屈。门店的员工出现这些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给足相应的工作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店长可以给他多安排工作,帮助其多出业绩,业绩提上去了,工作更有干劲儿。

感悟3:反思制度设计的“缺陷”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完善、趋于完美的制度。

比如,某连锁门店的店员上班期间穿工装的积极性很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不是店员不愿意穿,而是工装设计得太难看,而且透气性很差,气温稍高穿起来就非常不舒服,这样的工装当然没人愿意穿。于是,管理者征求员工意见,重新定制了一批款式更时尚、质地更好的工装,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尽管制度的设计者已经竭尽全力想让制度臻于完美,但在不断变化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再完美的制度也有“过时”的时候。这时候,需要管理者拿出魄力,敢于审视和反思制度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使之切合实际,更具人情味儿。

感悟4:“疏堵结合”是最佳方案

新时代的员工更加崇尚自我,喜欢自由地发挥能力。用一种柔性引导的方式,让员工在遵守规范、维护秩序的行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效果远比惩罚手段好得多,也不致引起大家对“管理”的抵触。

当员工发生了影响绩效的不良行为时,店长不妨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门店管理中采用“疏堵结合”,以更好的激励设计,吸引他们主动丢弃不佳的工作行为,趋向优良。比如,有些店员的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店长可以在门店开展每月评选“服务之星”“微笑之星”等活动,给予入选者相应的奖励,用奖状+奖金的方式刺激店员,使之积极投入到提升服务水平的行动中,如此下去,服务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在日常管理中,制度的执行当然十分重要,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企业、门店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正常、有效地运行下去。但作为门店的第一决策者,店长的工作不仅只是要求全体员工按照制度来做,同时也应当在工作中发现与制度不太相符的行为,发现起因,不断改进,深度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完善门店的管理制度,做一个既懂制度,也懂员工的智慧型店长。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一起探讨工作中的感受和心得吧!

愿《店长之家》能为店长朋友提供一个心灵的港湾,成为大家的职场充电站、互助好平台。

猜你喜欢

店长店员工装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某型轴承防错工装的设计
轴钻斜孔工装设计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多功能
一图自测:优秀店长VS普通店长
店员之间抢单怎么办?
猴店长的烦恼
工装风衣
内衣店没有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