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感化层次理论的老年人拐杖设计研究

2021-07-03邹明杰管幸生通讯作者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感化拐杖老年人

邹明杰,管幸生,2(通讯作者)

(1.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创新研究中心,福州 350118)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中,我国的老龄人口将以一个惊人速度增长。但是,在老龄人口增长的同时,我国老龄化产品还处在一个较为迟缓的设计阶段。本文以老人拐杖设计为例,基于情感化理论,深入挖掘老人对于拐杖的功能需求以及情感化诉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达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达到了24949万,比2018年发布的数据同比增长0.6%。而在这些老人中,随着年龄的日益增加,他们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身体的防疫系统也呈现弱化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人常有的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对自身的自理能力也是大打折扣。在曹阳春、宁凌两位学者的研究中,安徽省太湖县农村地区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6.33%。宁丽萍,邬春艳的研究指出约有34%在出行上是存在困难的。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出行问题是不容乐观的,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老年人拐杖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拐杖的研究现状

拐杖作为医疗康复的辅助用具,分为手杖、肘杖以及腋杖。其中,手杖使用者以老年人或者登山者为主。而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杖则是这类人群的必备品。如今,我国关于老年人拐杖的设计多种多样,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对于拐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老年人及其亲属在选择拐杖时,不仅关注的是拐杖的安全性、易用性,也越来越重视拐杖的造型美感、使用体验以及情感化需求。

方仁杰、朱维兵运用实验法对导盲拐杖进行再设计,通过设计一款以单片机作为主控件,具有GPS坐标定位、超声波测障、语音提示灯功能的智能拐杖,实现了导盲拐杖智能化操作以及多功能的扩展,为我国导盲拐杖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优化方案,也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郑万挺,陈亮亮学者针对老年人出行中突发疾病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分析市场智能拐杖的基础上,通过机械结构和结构力学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配合红外体温检测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等更全面地完善了老年人智能拐杖的设计,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崔晓龙基于人性化和人机工程学理论的指导,通过资料收集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故事法等研究方法,找到符合市场和人群需求的突破口,并设计出了能够保障老年人出行的产品,为同类产品在设计思维、方法以及理论上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产品设计越来越多的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产品功能的易用性成为用户选择产品的基本要求,而用户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所能传递的情感价值。情感化设计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的理论,已经广泛地被学者应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夏进军、赵佳妮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三个层次,结合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细化设计要素构建了智能宠物创新设计的思路,完善了当前同类产品设计存在的部分问题,为以后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孙振闯,李科平在进行市场同类产品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以情感化设计入手,提取出以人和宠物为代表的情感元素设计了婴儿摇椅类产品,有效地提高了婴儿产品设计的精神内涵;李彤以市场需求调研为基础,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不同用户的不同诉求,结合情感化设计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设计策略,总结得到共享图书小程序的设计理论,向大家指出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切实贴合老年人产品使用的需求,设计出了很多优良产品。在情感化方面,众多的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了研究与评量,也设计出许多具有人文关怀的产品。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关于老年人拐杖的研究趋势以智能拐杖为主,但针对以情感化理论为基础的老年人拐杖设计尚还存在一些缺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产品将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大势。

(二)设计对象调查研究

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需要介助工具的老年人将达到0.42亿人次,老年人所需使用的产品仍然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如何借助设计帮助老人解决生理以及心理的情感诉求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本研究选择针对具有介助工具需求的老年人展开设计实践,在情感化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探寻一款能够满足老年人诉求的拐杖设计方案。

本次调研以河南省信阳市杨店乡幸福养老院为对象,对养老院以及周边的老人展开调查。在进行调查研究前,考虑到一些老人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之身体以及精神较弱,故进行实地调查时采取将问卷内容复述给老人,笔者代为填答的形式进行。问卷基于人因设计学的角度,除去基本信息的了解后主要设置5个问题,就步行时长、平地行走、上下台阶、弯腰坐下、由坐到起五个动作过程的难易度按照Likert五点尺度量表设置答案,分数越高代表老人的身体状况越差。本次调查共邀请23位老人进行访谈,填答问卷23份,有效问卷20份,其中3份由于老人身体状况较差,没有全部完成,故视为无效问卷,20位老人的问卷数据整理见表1。

>表1 老人健康状况统计表

从表中数据可知,老人的健康状况平均分位于3.0以上的占据55.0%,说明多数老人的身体状况呈现不乐观的状态,对日常生活出行的常用动作存在显著影响。

为方便进行设计研究,选取其中4位具有代表性的老人进行拐杖的使用姿态分析,利用拍摄工具拍摄其使用过程。(图1)

>图1 四位做姿态分析的老人

通过观察及访谈四位老人使用拐杖的动作姿态(图2),总结具有如下所述特征:

>图2 三位正在进行动作演示的老人

1.起立动作:用一只手握住拐杖的手柄,手臂发力,另一只手握住拐杖杖身或借助膝盖发力,辅助进行起立的动作;同时,身体向前倾斜,将重心前移,防止摔倒;双腿则与手臂同步发力,整个过程需要较高的配合度;在起立之后,双手同时握住手柄,进行短暂歇息,然后将拐杖交由右手使用。

2.行走动作:右手将拐杖向前移动适当的位置,迈动右脚,然后左脚跟进,周而复始。

3.坐下动作:首先转身确认椅子的位置所在,然后调整身体,将后背对着椅子,拐杖稍微向前倾斜,双手则紧紧握住拐杖,双腿缓缓弯曲坐下。

4.上下台阶动作:右手将拐杖放到前面的台阶中,一手握住杖身,杖身向自己身体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然后手臂和腿一起发力,一只脚先上台阶,待站稳后挪动另一只脚,以此反复进行。而下台阶的动作则同样先将拐杖放下一个台阶,杖身向自己倾斜一定角度后,一只手握住杖身或手柄,两脚先后迈下台阶,力量主要集中在手上。

通过以上老年人使用拐杖的四个动作场景可知,使用拐杖的老年人对于拐杖的依赖性比较高,而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由于受力集中在拐杖身上,因此其安全性是在进行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依据唐·诺曼情感化设计理论,老年人拐杖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的本能层次设计需求,也要涉及到行为层次的诉求,因此本研究基于情感化理论构建三个层次的设计策略,以期为老年人拐杖的设计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分析

(一)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青壮年为了打拼事业纷纷向城市涌入。而年纪上了60岁的老人已经基本丧失了工作的机会,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他们选择留在原住地生活。此外,在外工作的子女迫于生活的压力,无法无微不至地关心在家生活的父母;父母为了不让子女操心,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减少,二者之间的感情联系也随之降低,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情感,让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增加。

据有关医学研究表明,老人的睡眠质量较差,精神状态也没有年轻人那么旺盛,所以他们的睡眠时间较早,起床的时间也比较早。另外,由于生活的压力较小,平时生活负担较小,剩余的时间通常会选择散步、娱乐、健身等,因此也就产生了出行的需要。可见,对于出行不便的老人而言,一支稳固的、方便出行的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拐杖是十分必要的。

(二)老年人的情感分析

老年人的心理会随着陪伴的减少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孤独、抑郁等。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老人与子女的联系更加方便。但由于他们对于新型通讯设备及使用方式接受能力的限制,多数仍然会采用较陈旧的通话形式。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受到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属于节俭型;出于节省通讯消费的观念,在想念子女的同时,不敢过多地联系子女,容易造成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

三、基于情感化理论的老年人拐杖设计

(一)本能层次设计思路

本能行为主要是基于人对于事物下意识的反应,受到先天性因素以及后期行为习惯的影响。本能层次设计是为迎合人的无意识的反应以及日常行为习惯所做的设计。因此,在对老年人拐杖进行设计时,本能层次的设计应从老年人使用拐杖的日常行为中入手,充分考虑拐杖使用的安全性、可用性与易用性。

产品的造型是反映产品特征最直观的方式。在设计中,将拐杖以正常手杖的样式呈现,能够反映拐杖最基本的功能特点;材料上,一般选择竹制或木质品,金属品由于其材料本身所带的冰冷气息,会让老人觉得过于陌生,不能大面积使用;色彩上,大多数老年人的性格较为沉稳,因此在颜色上可选择暖色系、米色系等纯度低和明度低的颜色;结构上,应采取较为简洁稳固的结构,主要体现在脚撑的设计以及伸缩杆件的稳定性。

(二)行为层次设计思路

行为层次的设计是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人的使用需求中考虑其“好用性”。这里所谈到的以人为本,就老年人群体而言,考虑的不仅仅是使用者的行为,也要将其亲属子女的需求纳入其中。

拐杖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使用者行走、移动,这是所有拐杖都具备的;但考虑其亲属对老年人的关心需求,本研究就功能上做了四点如下补充:

1.据资料统计,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人慢性病,因此,吃药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所以,拐杖中有放置药品的模块以及到点提醒吃药设置的需求。

2.老年人出门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很多子女为了解老人出门后的信息,常常需要将老人的位置信息与自己的智能设备互通,以实时了解老人出行动态,据此,拐杖作为本研究人群的出行必备品,有GPS定位数据传输功能的需求。

3.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包括视力的衰减;夜间出行时,周围的光线较白天显得严重不足,为老人出行增添了巨大的危险性,故在老年人拐杖设计中增加照明功能十分必要。

4.近年来,关于老人摔倒,路人视而不见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拐杖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人在面对紧急状态时所能应对的措施,以降低伤害。这个方面,本研究拟设置一键呼救功能,可向路人发出求救信号,并将求救信息传输至亲属端,以获得最快速的救援。

(三)反思层次设计思路

产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其造型与功能的集中体现,还反映人的情感化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人的自我形象的建立和社会地位表现。在本研究中,对拐杖的造型、材料、色彩、结构以及所需的功能做了调整,使老年人拐杖的设计从“有用的”升华到了“好用的”阶层。介于老年人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对于物品的价值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本研究中对拐杖的设计进一步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将拐杖的材质、色彩、工艺做区分,寄予拐杖不同的情感价值,让使用者不仅与产品实现交互,也能基于产品的体验性产生共鸣,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反思层次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

四、设计实践

本研究以情感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具有介助需要的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了解到老年人在使用介助工具中的需求点,设计了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如图3所示。此方案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在符合人体使用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于拐杖手柄的前端设置可调整角度以及照明亮度的LED照明灯,为老年人夜间的出行提供便利;从本能层上,设置拐杖扶手,方便老年人起坐动作的实施;在行为层上,加入药盒、时间显示、GPS定位数据传输、摔倒报警警示灯等功能,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反思层中,除了将拐杖的不同材质、色彩、工艺做区分外,还加入通话与播放音频的功能,将拐杖的价值提升为家人之间联系的精神纽带,也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生活。

>图3 老年人拐杖设计图

五、结语

本研究对老年人拐杖进行了情感化设计的探讨,介绍了我国老年人的现状以及国内关于老年人产品的研究情况,以需要介助工具的老年人为切入点,在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需求后,以拐杖作为老年人和家属进行联系的情感纽带,将老年人使用拐杖中存在的痛点进行优化,依据情感化设计理论,设计出一款符合现今老年人需求的外出拐杖,以期提升对老年人拐杖的用户体验;情感化设计对于老年人产品设计的应用,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维护良好家庭环境,丰富情感创造了绝佳的途径,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情感化拐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相伴
拐杖也分左右手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