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意

2021-07-03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设计

事件|EVENTS

初心之地·美好生活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展出了“初心之地·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本次展览分为红色之城·英雄之城、众心逐梦·人民城市、伟大时代·美丽上海三个部分,重要展品包括辛亥革命上海起义时的陆军旗、五卅运动时期传单、贺友直《石库门风情》长卷、1992年股票认购交款收据、APEC领导人会议签名卷、上海东西部扶贫与援建的物品、抗击新冠疫情的见证物等,不仅展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多年旧藏,亦通过这些展品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跃升。展厅中共设置3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从家居装潢和市民生活见微知著,体会社会发展。贺友直的《石库门风情》长卷与张弛的《海上揽胜》长卷组成的新旧上海对比,展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展厅最后还设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互动展项,参观者可以亲自体验发报机发送情报。

词与物| 近期,“‘词与物’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个体叙述”在重庆当代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38件作品,类型涵盖油画、版画、雕塑、影像等多个媒介领域,作品创作年代跨度半个世纪,是对馆藏中现当代艺术作品规模最为集中的一次展示与成果转化,回顾川美与中国其他当代艺术家们在个体艺术创作上的探索路径。艺术家们强调现实在当代历史过程中持续的变革意义,以图像符号再现其所指的语言,并对语言的存在进行视觉意义上的佐证与观照。个体叙述是实现这种特征转化的手段,而艺术作品则是表征的具体形式,其隐蔽的视觉性则是艺术家个人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艺术家们有感于所遭遇的现实语境,将当代艺术内在的文化取向与社会现实结合,更新了紧跟时代的视觉呈现方式,揭示出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持续不断演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社会现实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图像表征,构成中国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历史符号与景观。

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展,“水木湛清华”,典出南朝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它既道出“清华”之所得名,也是对本次展览主题的诗意揭示。“水木湛清华”可以视为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观”转变的分水岭,标志着古人的视野从宏大玄远的自然之思,转向了具体切近的自然之美,将哲理的“自然”,演化于人生之中,最终过上“体道”的人生,实现人生的艺术化。本次展览展示了此前未公开展示的李公麟、苏轼名下和其他宋元画作,以及沈周、文征明、仇英、董其昌、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等明清名家画作。通过这些作品中显现的“自然”,持续触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终极思索。

生活之内|“生活之内”呈现了艺术家展望、建筑师青山周平和音乐人张亚东的三组作品,三位艺术家通过艺术装置、家具设计和声音等元素,从各自的实践视角探讨“生活之内”的思考。生活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城市、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展览“生活之内”的英文题目并没有直接对应翻译,而是以“Insight &Vision”两个单词概述,试图从中英文的不同语境中为上述问题进行补充与互译。“Insight”可以被理解为对艺术和生活的洞见,是向内的观察与体悟;而“Vision”指涉一种看待事物的视野与愿景,暗含一种外向的期待。由此,两个单词从各自的语境中为“生活之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解读。另外在本次“生活之内Insight &Vision”苏州特展中,五位青年艺术家顾承洋、金雨、刘亚洲、时子媛、张佳沁,针对苏州地区特别是园林闹市的文化风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调研,呈现了特别单元“径”。

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 近期,《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及闲下来合作社B区隧道发生(声),展览主场地为具有实验性质的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该艺术微空间一侧为人民公园入口,一侧面对熙攘街区;透过两面玻璃帷幕,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充分融入城市肌理。《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在场地、创作者、策展呈现三者上的探索与实践,期望进一步打开观众(听众)对城市与自然的声音环境的感受。

太空奇谈|“太空奇谈”通过基于“行星意识”创作的作品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面对当下人类文明不断加速运行所制造的离散身份,参展艺术家通过实践追索集体无意识的形成,对人类的自我认知、现行社会运转机制和未来发展范式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和反思。艺术家以充满寓言式的创作手法,围绕宇宙之中渺小的蓝色星球展开创作,在为观众揭示这颗行星的伤痕、记忆与文明留存的希望或失望的同时,将自我召唤进入不同的有机系统,并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莫名之物的创造。这种创造即是对现行社会运转机制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现有知识局限所造成的挫败而萌发的斗志。

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 5月22日,“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在江西画院美术馆开幕。作为美术馆的开馆展,此次展览从22组参展人在乡村工作的具体经验与田野实例出发,涵盖乡村公共空间营建、建筑活化、整村改造、社会设计、艺术介入乡村、美学教育、社区营造、民宿及其运营等多个主题。此次展览所关注的三个工作维度,分别对应乡村的空间、人文与社群三种社会情境。同时,每位参展人根据自身的工作体会与创作理念,提炼出数个关键词,为当下的乡土实践提供阶段性的理论概括。

从泥土到语言| 近日,上海明珠美术馆开幕的特展“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带来了14位当下活跃在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家,包括(法)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陈小丹、耿雪、隋建国、徐震等。展览分7个篇章:生于土、格物、怀古与挪用、日常与非常、身体与身份、时间、联觉与自然,展出他们以陶瓷材料作为媒介,或与之相关的艺术创作,包括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形式的30余组多元作品,探索与呈现以历史悠久的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艺术新观念、新表达、新语言。

展览|EXHIBITION

“设计上海”2021

上海世博展览馆 | 2021.6.3-6.6

此次展览汇集来自全球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国内外高端设计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作品,通过展览共同探讨在后疫情时代设计革新、再生设计实践与有温度的好设计之间的关系,推动设计领域的资源再利用,探索人居模式的无限可能,共同寻求高质量美好生活解决方案,促进人类与城市、社区、环境的和谐共生。本届“设计上海”依然从当代设计、精典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新材料与应用、配饰设计、限量设计等版块着手,展出极富设计感与实用功能的产品组合,呈现世界前沿设计的非凡创意。

设计乌托邦 1880-1980:百年设计史/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 2021.6.1– 2021.8.25

一百多年以来,人类终于意识到,设计实乃工业造福万民的翅膀。现代设计的出发点是大工业生产和机器,人类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面对这个新生的、完全陌生的事物,这时需要一种媒介,将旧有的传统和新生的事物进行调和、嫁接、变通,让人类顺畅地步入一个想象和期盼中的新世界。然而,这段历史的发展混沌而复杂,现代设计的维度极为多向,它的形成过程充满波折、迂回和交替。“设计乌托邦1880-1980”展览所呈现的正是这段精彩又鲜活的历史,我们称之为一个乌托邦的时代。展览通过158件现代设计的华丽亮相,影射出这一百年间持续不断的、戴着枷锁创新的现象。在这一时代,世界被重构,自然与人工、设计与艺术互换角色和价值,而工艺、信息、材料和创新方法让我们重燃对这一行业的诗情。人类的精英们不仅聚焦于工业生产的引流,同时用创造性的行动示范唤醒被工业早期催眠的人类意识,经典的设计不仅反映着社会形态,更折射出人类不甘沉沦的精神。

作品|WORKS

唐保平作品

唐保平 1972年生,辽宁沈阳人。200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染织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讲师。

《乡村1》水粉作品 40×60厘米

《乡村2》水粉作品 40×60厘米

《印记》水粉作品 40×60厘米

《郊游》水粉作品 40×60厘米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