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油分类评价的矢量调整对策研究
2021-07-03周继龙
李 蕾,周继龙,王 芳,方 越,胡 荣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132;2.河南省提高石油采收率重点实验室,河南 南阳 473132)
中国东部老油田相继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受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的影响,剩余油的分布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状态[1-3],动用难度日益增大。以双河南块的437块Ⅲ单元为例,自1977年开发以来,先后经历7次井网调整阶段,截止到2020年底,该区块综合含水97.24%,采出程度46.21%。目前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呈“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的分布特征,准确识别并刻画剩余油富集区难度大。②长期注水导致储层物性较好部位动用程度高,且这些区域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注水无效循环,利用率低。③因特高含水期关井、返层及套管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注采井网失调,目前井网对剩余储量控制程度下降。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厘清油藏不同部位的驱替状况,确定剩余油局部富集区,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调整对策,完善注采井网,改善开发效果。
关于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分类非常复杂,马艳等[4]从物性、井网的角度论述了剩余油的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特征;李本轲[5]以成藏机理为依托,总结出剩余油再富集区分布模式;张霞等[6]考虑了沉积微相、非均质性、断层及井网等多个因素对平面和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影响。但均未对剩余油进行量化分类,开发调整对策针对性不足。为此,该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量化指标对剩余油进行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提出了不同的矢量注采调整对策,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可为其他类似油田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1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分类评价
1.1 剩余油分布特征
注水开发后期油藏,剩余油由于构造、储层、油层等地质非均质性的影响,分布相对零散;另外,受井网、注采关系等动态调整的影响,剩余油会发生再次运移形成新的聚集区。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分类型评价剩余油、矢量化注采调整提供依据。常规油藏工程方法只能定性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但油藏数值模拟可以通过网格化油藏,实现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化描述[7-11]。
该研究在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Petrel建立该区三维地质模型,在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净毛比模型基础上,对双河油田南块的原始地质储量进行了拟合计算。该层系原始地质储量229.2×104t,拟合储量为227.2×104t,拟合误差为-0.86%,说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情况基本符合,这表明Petrel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情况相符合,可以用于数值模拟进行历史拟合和剩余油分布特征预测。采用Eclipse软件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依据区块的实际情况,平面上网格步长设置为25 m×25 m,纵向上细分到单层,双河南块共划分为11个含油单层,单层之间为稳定的泥岩夹层,这样单层和泥岩夹层作为垂向模拟层,共计21层。在水驱历史拟合过程中,共拟合油水井62口,其中拟合程度较好的51口,拟合率达82%,满足了后续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的需要。应用数值模拟对双河南块的437块Ⅲ单元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65.45%的剩余储量分布在含水大于95%的区域内。根据数模结果,含水大于95%的强水淹区剩余储量为63.06×104t,其在全部剩余储量中占比65.45%。含水小于90%的剩余储量为13.24×104t,占全部剩余储量的13.74%,主要分布在油砂体边角部位及上倾区。双河油田437块Ⅲ油组不同含水级别剩余储量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双河油田437块Ⅲ油组不同含水级别剩余储量分布图
2)主力层主体部位剩余油饱和度低,但剩余油量丰度较高。根据数模计算结果分析,主力层主体部位动用程度较高,注采井网局部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呈斑块状、条带状零散分布在中、强水淹区内,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但由于油层厚度大,剩余油量丰度相对较高。如437块Ⅲ11层H2301-J3118井区位于双河南块主力层的主体部位,储层物性较好,有效厚度较大,注入水易沿着该井区流动,造成该井区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仅为38%~45%,但剩余油量丰度受有效厚度的影响高达(15~29)×104t/km2,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437块Ⅲ11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图3 437块Ⅲ11层剩余油储量丰度分布图
3)油砂体边角部位及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但剩余油储量丰度较低。由于边角部位位于砂体尖灭地带,储层物性较差,吸水和产液能力均较差,而且边角部位形态复杂,井网控制程度低,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非主力层井网控制程度低,动用程度相应较低,使这些局部区域目前含油饱和度较高,但边角部位及非主力层砂体厚度较薄,剩余油储量丰度较低。如437块Ⅲ24层448×2-T3101井区位于低渗透部位、井网不完善区,该区域储层物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含油饱和度达40%~54%,但有效厚度小,剩余油储量丰度仅为(10~14)×104t/km2,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 437块Ⅲ24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图5 437块Ⅲ24层剩余油储量丰度分布图
1.2 剩余油分类评价
前人研究认为剩余油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分布区域上[12-13],多为根据岩性、构造、井网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的研究,而尚未对剩余油展开分类评价。对研究区各小层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Ⅲ1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为(5~86)×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为28%~47%;Ⅲ2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为(1~60)×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为31%~54%;Ⅲ3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为(1~51)×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为34%~60%。研究区剩余油储量丰度平均值为15×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平均值为38%,双河油田南块研究区剩余油饱和度和储量丰度统计见表1。结合动态分析可知,当剩余油的储量丰度以15×104t/km2为界,可以将主力层主体部位和非主力层及边角部位的剩余油区分开;以剩余油饱和度38%为界,可以将井网完善程度和动用程度不同的剩余油区分开,分异特征显著。因此,该研究提出了剩余油定量评价标准,界限值为剩余油储量丰度及剩余油饱和度的平均值,以双河南块为例分类标准见表2,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437块Ⅲ13层不同潜力级别剩余油分布图
表1 双河油田南块研究区剩余油饱和度和储量丰度统计表
表2 双河油田南块研究区剩余油潜力分级标准
Ⅰ类剩余油的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大于15×104t/km2,剩余油的饱和度大于38%,剩余储量16.46×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17.08%。主要分布在井网不完善、注采分流线处,该区由于水驱控制程度低,过水量小,驱替程度低,造成动用程度相对较低,且有较可观的剩余油储量,具备较大的调整潜力。
Ⅱ类剩余油的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大于15×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小于38%,剩余储量41.48×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43.05%。该区动用程度相对较高,含水相对较高,主要分布在井网较为完善的油砂体主体部位,由于剩余储量较大,仍具有后续开发潜力。
Ⅲ类剩余油的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小于15×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大于38%,剩余储量17.67×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18.34%。该区储层物性较差,井网不完善,动用程度低,水驱开发效果差,主要分布在油砂体边角部位,井网难以控制,由于剩余储量较低,开发调整难度较大。
Ⅳ类剩余油的剩余地质储量丰度小于15×104t/km2,剩余油饱和度小于38%,剩余储量20.74×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21.53%。该区动用程度较高,且剩余储量较低,缺乏调整挖潜的物质基础。
2 矢量注采调整对策研究
2.1 矢量注采调整对策界限
矢量注采调整是在多层开发、非均质性强、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背景下,以经济有效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为目的,通过层系、井网、井距的优化设计和井别转换的应用,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注采井网,以达到均衡水驱,达到剩余油的动用程度的最大化[14-19]。为了进一步提高剩余油采出程度,根据双河南块的地质特征,建立无倾斜角的平面单层模型,模型网格81×81×1,平面网格步长7 m×7 m,结合区块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Ⅰ类和Ⅱ类剩余油潜力区模型层厚为5 m、渗透率为700 mD,Ⅲ类剩余油潜力区层厚为2.5 m、渗透率为350 mD。模拟出剩余油潜力区在不同开发策略下的各项开发指标,优选适合不同类型剩余油潜力区的井网、井距和注采参数,以期得到更好的开发效果。
根据目前双河南块平均井距约200 m,分别设计3点法井网、4点法井网、5点法井网、反9点法井网、排状井网、排状交错井网,以10%的年采液速度、1.0的注采比进行生产,预测不同井网形式下的累计产油量。不同井网形式预测累产油情况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井距、采液速度、注采比条件下,5点法井网的累产油量是最高的。因此,井网形式优选5点法井网。
图7 不同井网形式预测累产油情况
以各潜力区模型为基础,采用5点法井网,以10%的年采液速度、1.0的地面注采比,预测不同井距模型的生产方案,比较其开发效果。不同井距条件下累产油曲线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累产油随井距的增大而降低,Ⅰ类、Ⅱ类剩余油潜力区井距小于300 m时,区块累产油量增幅减小,考虑目前井网井距,Ⅰ类、Ⅱ类剩余油潜力区优选300 m井距。同样,对于Ⅲ类剩余油潜力区采用150 m井距。
图8 不同井距条件下累产油曲线
以潜力区模型为基础,采用5点法井网,Ⅰ类和Ⅱ类剩余油采用300 m井距,而Ⅲ类剩余油采用150 m井距,设计年采液速度分别为4%,6%,8%,10%,12%,14%,16%,18%和20%共9套生产方案,预测其开发效果。不同年采液速度方案预测累产油量如图9所示。随着年采液速度的增大,模型累产油量增加;当年采液速度大于10%时,增幅较小。因此,年采液速度优选为10%。
图9 不同采液速度下累产油曲线
以潜力区模型为基础,采用5点法井网,Ⅰ类、Ⅱ类剩余油采用300 m井距,Ⅲ类剩余油采用150 m井距,年采液速度10%,设计注采比分别为0.80,0.90,0.95,1.00,1.05,1.10,1.15,1.20,1.30,1.40和1.50共11套生产方案,预测其开发效果。不同注采比方案的预测累产油量见图10。注采比1.0时,模型累产油量最高。因此,注采比优选为1.0。
图10 不同注采比条件下累产油曲线
2.2 矢量注采调整技术对策及效果
在矢量注采调整对策界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开发特征及存在问题,以剩余油分类为核心,按照“完善井网、协调注采”的思路,遵循“5点法井网、矢量化调整”的原则进行注采系统调整,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图11所示为井组调整前累采累注及注采主流线分布情况,图12所示为井组调整后井位部署情况。
图11 井组调整前累采累注及注采主流线分布示意图
图12 井组调整后井位部署示意图
Ⅰ类和Ⅱ类剩余油位于油砂体主体部位,存在着高含水、井网固定的问题,但具备井网调整转变地下液流方向的潜力,主要通过老井转注、井网调整、抽稀井网等方式来强化地下液流方向转变,从而动用井网不完善、注采分流线处剩余油,同时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双河南块437块Ⅲ油组典型Ⅰ类和Ⅱ类剩余油潜力区进行试验,根据历史井网演变过程,梳理油水井产注信息,建立历史注采流线,将位于流线密集区、累计采出量较大的455井转注,与T3103,新J3100,K4014和4009井等老井建立5点法井网,平均注采井距由216 m增加到294 m,改变液流方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再根据10%的年产液速度和1.0的注采比,给455井日配注110 m3,对含水上升快的新J3100,T3103井进行降液调整,日配产均为30 m3,对未动用的K4014和4009井采取补孔措施,日配产分别为30 m3和20 m3。油水井实施18井次,累计增油2 364.2 t。
Ⅲ类剩余油分布于油砂体边角部位,存在井网不完善、油井受效差、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但具备调整注采结构改善开发效果的潜力,通过加密井网,建立注采对应关系,以此提高储量动用程度。3117井组是研究区典型Ⅲ类剩余油潜力区,为提高水驱控制程度,采取的是局部加密、动态调配的挖潜对策,利用老井4192井进行局部加密,建立以3117井为注水井,以4192井,K4017,J3116,4011井为采油井的典型“一注四采”5点法井网,平均注采井距158 m,同时在10%的年产液速度和1.0的注采比前提下,井组内部差异化配产配注,增加3117井日注水量至160 m3,J3116井日配产量为40 m3,控制注水主流线方向上的4011,K4017井的含水,降低液量至30 m3和60 m3,对未动用区域的4192井补孔后日配产30 m3,以实现均衡驱替。实施挖潜4口井,累计增油2 000 t。
Ⅳ类剩余油在高耗水区,存在注水低效无效循环的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封堵高耗水层的挖潜对策。具体到双河南块437块Ⅲ油组,根据油藏工程法识别的高耗水层带分布,选取J3114井组进行试验,原注采对应关系长期不变,易形成高耗水条带,J3114井累计注水量大,在Ⅲ12,Ⅲ13,Ⅲ22层吸水强度大,主要高耗水条带方向为资1,新资1,T3107,H2213,为了促进液流转向,动用井间Ⅳ类剩余油,建立了新注采对应,形成以J3114井为注水井,以2307,457,J3112,T3107井为采油井的井网形式;为了实现层内均衡动用,采取封堵J3114,T3107井高耗水层措施,在此基础上,对457,2307井进行补孔,提高注水利用率。实施4口井,累计产油3 240 t。
矢量调整优化方案现场实施以来,研究区开发形势明显好转,控制无效注水11.29×104m3,控制无效产液25.81×104m3。日产油上升明显,日产水趋于稳定,综合递减由11.32%下降到1.63%,采出程度由57.95%上升到58.75%,单元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提高。
3 认识与结论
注水开发后期油藏,剩余油呈“高度分散、差异富集”分布特征,存在难以均衡驱替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剩余油量化分类方法,根据剩余油储量丰度和剩余油饱和度对剩余油进行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形成矢量注采调整技术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动态分析,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剩余储量集中在含水大于95%的主体区,主要富集井间、分流线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剩余油储量丰度相对较高;在物性差、弱驱处也有部分剩余油富集,含油饱和度较高,剩余油储量丰度较低。
2)建立以剩余油储量丰度、剩余油饱和度为判别标准的剩余油量化分类方法,将剩余油分为4类:Ⅰ类剩余油具高丰度、高饱和度,剩余储量16.46×104t;Ⅱ类剩余油具高丰度、低饱和度,剩余储量为41.48×104t;Ⅲ类剩余油具低丰度、高饱和度,剩余储量17.67×104t;Ⅳ类剩余油具有低丰度、低饱和度,剩余储量20.74×104t。Ⅰ类、Ⅱ类剩余油剩余储量占比60.13%,具备调注采变流场的物质基础。
3)提出了基于剩余油分类的矢量调整对策,对Ⅰ类和Ⅱ类剩余油进行井网抽稀,Ⅲ类剩余油进行井网加密,Ⅳ类剩余油采取局部封堵,从而优化井网、转变流场、均衡驱替,以此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