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漱疗法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2021-07-02田怡
田 怡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包括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此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侵袭引起的腭扁桃体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此病患儿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及护理,易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1]。此病患儿多存在高热症状,其唾液分泌较少。这导致食物残渣易在其口腔死角处滞留,进而影响其口腔清洁及炎症反应的消退。在本次研究中,南通市中医院儿科采用中药含漱疗法对4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南通市中医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0例,女22例;其平均年龄为(6.26±2.19)岁,平均病程为(12.55±8.95)h。治疗组患儿中有男21例,女19例;其平均年龄为(6.48±2.43)岁,平均病程为(10.03±6.75)h。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病情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2];发热至就诊的时间<3 d;年龄为3~11岁;其家长同意让其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有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可引起扁桃体化脓的疾病;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不能正常地配合进行中药漱口操作;属于过敏体质;对本研究中所用的含漱液过敏。
1.3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感染、解毒利咽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药含漱疗法进行治疗。所用中药方的药物组成是: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白芷、荆芥各10 g。将上述药物浸泡于水中约30 min,加水1000 mL。大火煮开,小火煎煮约3 h,舍弃药渣及沉淀取药液低温保存待用。每日三餐后及睡前取30 mL左右的药液,再加水30 mL。让患儿含一口药液进行口腔漱涤约1 min(完成漱涤后吐出含漱液)。然后含下其余药液,将头仰起漱喉约15 s(完成漱喉后吐出含漱液)。漱喉后30 min内避免进食。在治疗期间,观察患儿有无不适症状或不良反应。让患儿保持清淡饮食,忌食辛辣、甜腻、荤腥发物等。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咽痛症状消失的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的时间和扁桃体充血消退的时间。2)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参照1994年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其扁桃体处的脓点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有所减轻,其扁桃体处的脓点有所减少;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未减轻,其扁桃体处的脓点未减少[3]。(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咽痛症状消失的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扁桃体充血消退的时间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d,±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d,±s)
注:Δ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咽痛症状消失的时间 脓性分泌物消失的时间 扁桃体充血消退的时间治疗组 40 4.05±0.783Δ 2.97±0.698Δ 3.63±0.705Δ 5.35±0.975对照组 42 4.40±0.701 3.31±0.643 4.24±1.100 5.64±1.226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中医理论中“烂乳蛾”的范畴。此病因发病时扁桃体呈弥漫性红肿、形态如乳头或蚕蛾,且伴有糜烂得名。含漱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进行含漱治疗主要是通过漱涤口腔及咽部来避免食物残渣的滞留,保持口腔及咽部的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繁殖,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及局部创口的愈合。有研究证实,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含漱疗法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地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促进其康复[4-5]。但在进行上述治疗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刺激患儿的呼吸道,导致其发生呛咳。患儿若不慎误服所用药物,可导致其中毒。本研究选用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中药汤剂作为含漱液。方中的金银花可外清气分之热,内清血分之热[6];蒲公英、野菊花性均偏寒,可增强全方清解之力,又能兼顾凉血、散结、止痛之效;荆芥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善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7];白芷为阳明主药,可治血病、胎病,尤其擅长排脓、生肌、止痛[8];荆芥、白芷合用既能消肿化脓,又能生肌敛肤,促进局部破溃的愈合。选用中药液进行口咽含漱,不仅可维持口咽部清洁,其药效还能直接作用于局部红肿病灶,起到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本方的药物组成虽简单,但药物中已知的活性成分繁多,这些成分能共同参与调节口腔内环境的平衡,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的消退。金银花中的毛地黄黄酮及槲皮素、蒲公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均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途径来发挥抗炎作用[9-11]。有研究发现,荆芥的萃取物可调高小鼠的痛阈值,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其吸胀受损甚至凋亡[12-13]。白芷中的活性成分不仅有良好的抑菌、镇痛作用,还能促进血管收缩及局部肿胀的消退[14-15]。赵春苗等[16]的动物实验证实,白芷中的总香豆素可增加动物模型血清中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促进其局部创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用中药含漱疗法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地缓解患儿的发热、咽痛等不适症状,促进其炎症反应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