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血肿清除方式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1-07-02李优文肖丹妮吴海兴
李优文,肖丹妮,吴海兴
(大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梅州 51420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患者发生颅脑损伤3周后出现的硬脑膜下出血及血肿。目前,临床上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患者在发生慢性硬膜下出血后,血液会被纤维素包裹,进而可形成血肿[1]。此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血肿体积的增大,患者会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等表现。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本文主要是比较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对其实施术中置管冲洗与术中单纯置管引流+术后尿激酶溶解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3]:病情经CT检查得到确诊;血肿位于一侧硬脑膜下;具有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指征;病历资料完整;其家属了解本研究方案,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4]:有精神病史;存在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合并有慢性疾病,且病情控制不佳;拒绝参与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有男13例,女12例;其年龄为43~76岁,平均年龄为(65.3±3.9)岁;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至就诊的时间为1~7 d,平均时间为(4.0±1.2)d。在观察组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64.7±3.8)岁;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至就诊的时间为1~6 d,平均时间为(3.4±1.5)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方法是:术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明确其出血量、血肿腔的部位及范围,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必要时对其实施全身麻醉),固定其头部。切开头皮,在预先确定的穿刺部位进行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引流管置入硬膜下血肿腔的长度约为5 cm。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中置管冲洗治疗,方法是: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血肿腔进行冲洗,直至引流液呈清水样。排出颅内的空气,妥善固定引流管。术后在置管期间对患者进行补液、预防性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待其符合拔管的标准后拔除引流管[5]。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中单纯置管引流+术后尿激酶溶解治疗,方法是:穿刺置管成功后缝合头皮,经皮下隧道固定引流管。将2~5万单位的尿激酶与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再开放引流,对颅内血肿进行引流。术后当患者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流出且进行CT检查显示血肿腔消失后拔除引流管[6]。
1.3 指标观察
比较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如颅内大出血、颅内感染、神经功能障碍等)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拔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ADL包括吃饭、排便、修饰、活动等评分指标,总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拔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患者,其拔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拔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拔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s)
治疗的费用(千)观察组 25 158.6±3.7 2.5±0.6 8.7±0.8 7.5±1.2对照组 25 122.4±3.5 4.8±0.9 13.2±0.7 8.3±1.4 t值 35.538 10.632 21.166 2.169 P值 <0.001 <0.001 <0.001 0.035组别 例数 术后的引流量(mL)拔管的时间(d)住院的时间(d)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分,±s)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 25 36.5±3.4 64.3±2.5 76.5±2.2对照组 25 36.7±3.5 56.4±2.2 64.2±2.1 t值 0.205 5.856 3.781 P值 0.839 <0.001 <0.001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老年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脑部萎缩、颅内压升高及发生脑外伤等有关。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此病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能将血肿有效地清除,但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其术后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血肿清除术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术式。对此病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可对血肿实施抽吸及引流,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轻,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7-9]。以往临床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常对其实施术中单纯置管引流+术后尿激酶溶解治疗,但术后需要置管较长的时间,会增加患者颅内感染及出血的发生风险,且其住院的时间较长,治疗的费用较高。对此病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对其实施术中置管冲洗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血肿冲洗干净,解决残留血肿引流不出的问题,缩短患者脑组织复张的时间和术后置管的时间[10-11]。另外,进行术中置管冲洗治疗还可激活患者体内的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加速残留血块的溶解和液化,避免血块堵塞引流管,还可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出血点的闭合[12]。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全身麻醉[13]。2)钻孔部位要选在血肿的最高点,以提高血肿的清除率。3)置管的动作要缓慢,并严格控制置管的深度,避免对脑组织造成较大的刺激,且置管后需对引流管的头端进行相应的标记[14]。4)在冲洗血肿时尽量将血肿冲洗干净,且冲洗的速度要缓慢,边冲洗边引流,还要注意脑组织复位的情况,避免因脑血管受到牵拉而导致颅内的血流量迅速增加,引起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15]。
综上所述,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与对其实施术中单纯置管引流+术后尿激酶溶解治疗相比,对其实施术中置管冲洗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其术后的引流量,缩短其拔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治疗的费用,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