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探讨
2021-07-02李兴红王小燕刘利亭
李兴红,王小燕,刘利亭
(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山西 长治 046000;2.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r obstruction,EPISBO)一般发生在术后1~2周内[1]。近年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接受创伤性大、出血量较多腹部手术的患者其术后早期发生炎性肠梗阻的风险仍较高。本文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参考组,每组19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7例;其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42.7±6.9)岁。参考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8例;其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39.6±7.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温皂水灌肠、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等。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治疗。方法是:向患者的肠道内置入肠梗阻导管,经导管为其灌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使用输液泵为患者持续静脉泵注生长抑素(6 mg/次,1次/d)和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 d以上(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其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5.12±1.13)d、(4.03±0.72)d、(5.68±1.02)d、(5.33±1.13)d、(9.92±1.23)d,参 考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8.87±1.52)d、(5.98±1.14)d、(7.33±1.44)d、(7.42±1.96)d、(12.76±2.47)d;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留置胃管的时间、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考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d,±s )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d,±s )
组别 例数 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的时间 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 留置胃管的时间 肠梗阻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治疗组 19 5.12±1.13 4.03±0.72 5.68±1.02 5.33±1.13 9.92±1.23参考组 19 8.87±1.52 5.98±1.14 7.33±1.44 7.42±1.96 12.76±2.47 t值 8.63 6.30 4.08 4.03 4.4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7%,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8.4%。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5.26%,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生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腹部创伤严重患者此病的发生率较高[2-3]。多项研究表明,在患者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后,及早对其进行诊治对改善其预后而言至关重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宜进行手术治疗。若治疗方法得当,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以往临床上治疗肠梗阻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治疗,以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纠正其机体的酸碱失衡。有研究指出,对于低位肠梗阻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的效果欠佳[4]。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可快速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住院费用。使用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其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消化液的分泌,减小其肠道内压力,减轻其肠壁水肿,促进其肠道的再通[5]。
综上所述,用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及地塞米松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可快速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