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传统村落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02朱明豪张晓瑞

关键词:黄山市村落安徽省

朱明豪, 张晓瑞,b, 闫 旭

(合肥工业大学 a.建筑与艺术学院;b.数字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合肥 230601)

传统村落指形成年代久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信息,并保留着完整的村落环境、建筑风貌、传统的民俗民风的乡村型的居民聚居点。为了延续和保护传统村落的独特文化和习俗,从2012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先后确定传统村落保护对象6 799处。为我国的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摸清传统村落的底数,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以及建立完善的数字文化库做足了准备。

国外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主要包括:村落的历史及形态的演变[1]、旅游及景观格局[2-3]、地域文化特色及传承[4-5]、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6]、村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7]等。国内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论文研究已十分地广泛,主要针对全国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布的研究有:刘大均[8]运用Moran’s I 指数分析了截至2013年以前的两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在全国的地域分布状况,康璟瑶[9]则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结合ArcGIS的可视化分析前三批共计2 555个传统村落分布状况。针对不同省份传统村落的研究有:李伯华[10]、冯亚芬[11]、李天宇[12]、徐坚[13]等人分别对湖南省、广东省、浙江省、云南省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针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有汪兴毅[14]以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公布的安徽省11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储金龙[15]以五批次400个安徽省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李久林[16]则是以2016年公布的124个古徽州地区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目前,安徽省拥有传统村落国家级400处,省级有752处。国家级传统村落在省域的分布存在数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匀,尤其是皖北的阜阳、蚌埠、淮北、亳州、宿州等地无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分布,无法全面地反映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因此本文针对安徽省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安徽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状况。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区域概述

安徽省主要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等组成,由南向北地势逐渐平坦,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风俗的传统,也为传统村落在战争时期的保护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皖北多属于平原地带,历史上战争频发及常有洪水肆虐,不利于村落保护。

(注:该图基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皖S(2019) 13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2.数据来源

传统村落的数据包含省级和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别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共获取五批次国家级传统村落,总计400处(第一批25处,第二批40处,第三批46处,第四批52处,第五批237处);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共获取三批次省级传统村落,总计754处(第一批228处,第二批135处,第三批391处),经过去重筛选后,最终选取了736处省级传统村落。依次通过高德地图API地理编码、手动校正后获取得到传统村落经纬度坐标,通过ArcGIS进行可视化得到传统村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图(图1的a、b)。

图1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核密度分布图

3.研究方法

借助于ArcGIS、Excel等软件,运用最邻近指数法、不平衡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研究对比省级和国家级传统村落在省域层面上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体研究方法及原理详见下表:

表1 研究方法及原理

二、地域分布特征

1.整体空间分布呈现集中型

(1) 空间分布类型 安徽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七位,总量有400处,省级传统村落的数量则多达736处。为了能够更好地通过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将全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简化为点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而点要素在空间上分布则呈现三种形式:聚集分布、均匀分布和分散分布。通过最邻近指数法的计算,得出以下数据,观测最临近点距离:d国家级=4 936.75米、d省级=1 907.11米,理论最临近点距离D国家级=9 356.08米、D省级=2 344.40米,最邻近指数分别为:国家级0.53、省级0.81,故两者均为集聚型分布。

省级与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均呈现集聚型的分布,R省级>R国家级,且观测最邻近距离和理论最邻近距离均是省级的要小于国家级的,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两者数量上有差异;二是省级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些。

(2)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由南到北安徽省的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民族构成等不同,导致各个市区形成的传统村落的形式、文化、习俗、数量、规模等也不相同。各市的传统村落的数量详见表2,从表中可知安徽省拥有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是黄山市,占有全省一半以上的传统村落的数量;其次是宣城市、池州市。

表2 各市传统村落统计数据

由地理集中指数公式,计算得到传统村落的地理集中指数:G国家级=70.21,G省级=62.35 ,G国家级=25,G省级=25;G国家级>G国家级,G省级>G省级,则两者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型。

安徽省依据淮河、长江共划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大地理区域。安徽省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分布在皖南地区,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占全省的80%,而皖北、皖中则只有很少的分布。

由不平衡指数计算出传统村落在各市的分布状况,得出S国家级=0.905,S省级=0.835,为不均衡分布型。由洛伦兹曲线则直观反映各市拥有传统村落的数量变化曲线,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的共同体现了黄山市的数量全省第一,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五市则拥有全省90%以上的传统村落(见下页图2)。

图2 传统村落洛伦兹曲线及坡向分布图

(3) 空间分布聚集程度 从分布格局看,呈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核密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呈集中式的分布(见前图1的c、d),即黄山市为主要的聚集区;中值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皖西大别山区和黄山市的邻近地区。皖北地区的核密度最低,呈现零散的分布。从分布结构看,呈明显的单中心的形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省级传统村落的分布范围较广、更加均衡,在皖西大别山地区有大量的传统村落聚集,数量仅次于皖南山区,有形成次高值区的趋势。从核密度值看,皖北则为零零散散的点状分布。

2.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

(1)市域分布特征 从传统村落的分布密度看,安徽省传统村落在各市的分布十分不均衡,存在明显的阶梯特征,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传统村落的在各市分布的密度表现为黄山市最高,逐渐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从传统村落的数量看,黄山市传统村落的数量占据了全省的一半,数量最少的则是淮北和蚌埠两市,无论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还是省级传统村落分布数量均为零;安徽省南部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偏多,而安徽省中部和北部的传统村落则表现逐次减少;皖北五市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则降为零。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密度省级约52处/万KM2、国家级约29处/万KM2,具体各市区的传统村落的密度详见前表2。

(2) 县域分布特征 县域尺度下安徽省传统村落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的特征,在地域空间上“冷热值区”分布明显。

全省县域内传统村落分布数量最多的是歙县,其次是黟县;全省的“热值区”主要集中祁门县、绩溪县、歙县、黟县和休宁县;金寨县、太湖县、潜山县则组成了安徽省的“次热值区”,三县均位于大别山麓,这里是革命老区,拥有很多的红军革命遗址,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省的主要“冷值区”集中在皖北的沿淮地区,由于地势开阔平坦,村落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蚀和战争屠掠。皖中东部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少,出现间隔式的空隙,表现为局部的“冷值区”。

续表

三、影响因素分析

1.地理环境因素

(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类型齐全,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北部为相对开阔平原,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岗冲相间,全省可大致分为淮北平原、皖中丘陵岗地、皖南山区三个部分[20]。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两大区域: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主要原因是山区地形复杂,隐蔽性好,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便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且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但也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交通不便、居民出行受到阻碍等。平原地区则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于人们居住及农业活动,因此是人们定居常选之所,但也由于洪涝灾害、战争频发导致很多村落难以保存至今。

(2)水文 河流是古村落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是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灌溉的需要,也是村庄进行防御的重要手段。安徽省境内水系众多,包含有三大主要水系——长江、淮河、新安江,此外还有着更多的支流、湖泊等。这些重要的水系不仅仅只是用来作为生活生产的使用,也是重要的航运通道,同时对调节气候、环境的美化等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ArcGIS分析,60%的传统村落距离河流仅有1 000米,仅有少数几处传统村落距离河流5 000米以上,传统村落距离河流的最大值为6 285米。说明了河流对于传统村落的选址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迎合了古人选择居住位置,常常位于邻近水源的二级台地上,即古村落选址的风水理念。

(3) 坡度与坡向 古村落一般选择在较平坦的台地,不易受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且利于村落的布局和建筑的修建,也有利于农作物的耕种。传统村落的坡度分布详见表4,国家级与省级传统村落表现具有一致性;其中坡度小于5°的传统村落占比均为50%以上,90%的传统村落低于15°,仅有10%不到的传统村落处于15°-40°的范围。说明坡度与传统村落分布具有负相关的关系,虽然高坡度依然有村落存在,但绝大多数还是处于在低坡度上的,这主要是高坡度对于传统村落的营建不利,也不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

表4 传统村落的影响因素分析表

传统村落在各个坡向均有分布,从传统村落的雷达分布图(见前图2b)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传统村落位于东南、正南、西南三个方向;经计算阴坡与阳坡的比值约1.5∶1,阳坡明显大于阴坡。西北向仍有村落分布,经过提取西北坡向的传统村落并对其距离道路、河流、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西北向的阳光不充足,风向受到影响,但是距离河流道路较近,地形也相对平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理环境因素上的不足。

(4)海拔高程 海拔高度差异导致的地形起伏差异,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热组合,并限制了该区域农业的生产;另一方面,造成交通障碍,不利于交通出行,进而影响村落的布局[21]。高楠[22]根据高程值将传统村落分布划分四类,由此判定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分布为:平原、丘陵两大类型。400米以下是传统村落的主要集中地区,其中57.20%的传统村落位于2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海拔超过600米的,仅有8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有关,高海拔地区人们的出行和房屋的营建十分不利,农作物的种植、灌溉等都也有影响。

2.历史文化因素

在历史发展中,安徽省逐渐形成了由南向北的徽文化、皖江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和中原文化[23]。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是扬越、百濮等部落在此落居,后有西周、巢六、群舒等诸侯国盘踞于此。安徽省辖有古徽州地区的大部分面积,而现今安徽省的大部分传统村落也多是聚集在这里。徽州地区的从商重文的传统,对于古村落的营建影响巨大,如徽州传统村落大多建在山地丘陵地带,常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作为村落选址的主要条件。

安徽历来是战争多发地带,早在秦朝时期就有陈胜吴广起义,西晋“永嘉之乱”、东晋“淝水之战”、唐朝“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北宋 “靖康之乱”、明朝“灵壁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皖南事变”,解放战争时期“徐蚌会战”“渡江战役”,等等。战争对古村落的破坏更是毁灭性的,但是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在多次战乱中迁移和先进文化技术的传播。如徽州地区就曾发生过四次人口的迁移,程、蒋、汪、俞四姓宗族在多次战乱中迁移至此[15];加之封建社会巨额的赋税,导致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便有了闻名于世的“徽商”,也就慢慢地促成了徽州地区独具一格的地域传统文化。

3.社会经济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安徽省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很多村庄处于大山深处,交通设施差,对外联系不紧密,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削弱了村庄与城市的联系,阻碍了村落向现代化的发展,从而这些村落才能够保存至今,不被人为破坏,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通过ArcGIS分析发现,全省有54%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距离公路不到1 000米的范围内,而超过6 000米的村落仅有1%不到,可见道路对于传统村落的继续发展影响深远,与传统村落距离河流湖泊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主要原因还是与人们追求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有关。

(2)城镇化水平 第一,城镇化及人口因素。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两极效应[9]。刘革以安徽省62个县为例,对安徽省城市化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基础设施配置落后[24]。安徽省是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迁出人口高达1 622.04万人,在全国人口迁出省份排名第四[25];第一阶梯迁入城市是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省则是第二阶梯人口迁入地[26]。安徽省农业富余劳动人口大量涌进到周边的城市,加之城市的经济、工业水平发展十分缓慢,缺少有力的经济产业的支撑,城市表现为无限向外扩张。

由图3中的a图可以看出:黄山市传统村落数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但城市化率不高,直接印证了城市化率与传统村落的分布负相关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城镇化、现代化的浪潮冲击小,传统村落因而受到的破坏也较少,才得以保存至今。

图3 城市发展水平与传统村落的数量关系

第二,距中心城市的距离。通过选取县、市级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数据源于在《环境研究快报》上发表的题为“基于全球人造不透水面GAIA的全球城市边界制图”,2018年全球城市边界数据集。传统村落与最近的中心城市距离由ArcGIS计算出,距中心城市距离曲线表现为先增大然后减小,通过图3中的b图可以发现,10-20公里的传统村落分布最多,达到最高峰值,超过20公里便逐渐减少。传统村落的分布与中心城市距离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传统村落分布距中心城市30公里的范围内,5-30公里是传统村落最佳分布区域。

(3)经济发展水平 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来说是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的(图3的c、d),可以发现合肥市的生产总值、黄山市的传统村落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突变性,主要原因是:第一,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在全省的发展中起着龙头的作用;第二,旅游业是黄山市的主要产业,因而旅游业的生产总值占据黄山市经济主导地位,黄山市也大力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和积极的编制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条件;而且黄山市处于皖南山区,境内包含有黄山等多座山峰,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再是西递、宏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力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加强了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为传统村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社会优势。

李天宇[12]则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就越大,保存至今的传统村落也就越少;反之则越低,传统村落的保护也越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应该在开发、发展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现代工业、企业进入传统村落,避免大拆大建、破坏式的开发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留住传统村落的原住民,保护传统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及习俗,使其更具有原真性、生态性和生活性。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地理环境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安徽省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分布呈现为非均衡集聚型。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主要分布数据为:黄山市(67.75%、59.78%)、宣城市(16.75%、13.59%)、池州市(5.75%、7.20%)、安庆市(4.25%、6.39%),在地域空间分布上两者具有一致性,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徽省的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和宣城市。

第二,传统村落空间集聚呈现一个高值区和一个次高值区。由核密度估计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主要的核心区集中在皖南山区,即黟县、歙县、绩溪县、休宁县、祁门县和泾县等地区;而次高值区还未形成明显的集聚核心,但已经出现了集聚趋势,主要包含有金寨县、太湖县等地区。

第三,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低海拔、邻近道路、河流水系及中心城市。安徽省传统村落集中分布高程在0-400米的低海拔地区,且坡度低于10°面向南方向的区域;约62%的村落距离河流仅有1 000米,约54%的村落分布在距离公路不到1 000米的范围内,约80%的传统村落分布在5-30公里的城市辐射圈内。

本文在宏观层面研究了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在安徽省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对影响传统村落的主要要素进行逐一的定量的分析,解释不同要素与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发现传统村落的分布不仅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更多地是与人文、社会经济等要素之间存在很直接的相关关系。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虽对比了两者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差异结果并不明显;仅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因素,对于传统村落的微观层面的因素分析较少,还应增加传统村落的形成年代、民族等因素对于传统村落时序特征、地域文化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黄山市村落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