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人才培养文献研究结果分析与思考*

2021-07-02王伶改刘东洋黄利兴刘英锋

光明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中医药临床

王伶改 刘东洋 黄利兴 刘英锋△

中医药人才承载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特色淡化、名医队伍萎缩,已成不争的事实,因而,挖掘中医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中医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中医人才素养,是高等中医教育乃至行业内外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1]。

1 中医人才培养问题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中医人才培养问题的专题调研,以“中医人才”“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名医成才”“中医临床”“中医教学”“中医思维”等为关键词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在搜索到的600余篇期刊论文中,通过阅读筛选,找出与人才培养问题有关的文章共157篇。详阅文献并统计有关问题的数据,得出中医人才培养有关问题22种。其中中医经典不实、课程设置泛化、中医思维不显等方面问题所占频数较高, 成为凸显的关键所在,并相互作用构成培养模式的综合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中医人才素质不高,最终体现为中医临床能力下降。具体问题按频数高低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对157篇中医人才培养相关论文的分类标记及统计结果

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可以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医经典理论不牢 灵活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自古医家出经典”,历代著名医家多数是依靠经典而获得成就的,因此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研究发现,157篇中医人才培养相关论文中,论及中医经典问题者67篇,占比近43%,具体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均有表现。在“学”上,学生或仅满足于配套教材的学习,忽视对经典原著的研读,或对原著的学习仅停留在熟背条文,不思理解其内涵,或仅学得片面知识,不能形成理论系统,诸多因素终导致学生中医经典理论不够扎实。因此,不少专家提出,熟读、精读一些中医经典原著并付诸于临床是中医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方法[2]。在“教”上,或是教师文化底蕴欠丰,且现代学生古文修养不及,因而对枯奥难懂的经典原文理解较难;或是经典课程课时设置不足,除少数几所老牌中医药院校仍坚持经典课程教学课时外,其他中医院校经典课程或是合并,或是严重压缩教学课时,鲜有特别重视者;亦或是师资力量衰减,许多经典教师自身不坚持临床,且教学模式几乎固定不变,缺乏案例示范、问题讨论等生动方式,教学上难把经典理论与临床运用有效结合,最终导致教学成效较差。因此,不少专家提出,“如何教”是解决经典教学问题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3]。此外,在教材方面,研究生与本科阶段,教学内容雷同,教学层次不清,学术发展创新不多,也是制约中医经典教学的主要因素。以上问题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经典后,经典理论知识仍旧分散,理论体系难以构建,中医辨证能力仍然较弱,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最终表现在运用经典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较差。

1.2 中医思维不显 理念西化不少中医思维缺乏,导致中医观念西化,是中医界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新一代中医人的整体印象,并认为此与中医教育的关系甚大,直接影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文献调查显示,157篇中医人才培养相关论文中,提及中医思维问题为50篇,占比近32%。综合表明,引起中医思维缺乏的原由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薄弱、难以建立传统思维方式,西方逻辑思维方式凸显、与中医形象化的宏观整体思维模式格格不入,学用分离、中医临床思维难以培养,课程设计的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并行、干扰中医思维的有效建立,“中医西化”明显、中医思维培养氛围不浓等几大方面。

1.3 课程设置泛化 理论系统性不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对中医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课程设置泛化、专业性不强,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也是制约人才培养比较突出的问题。文献调查显示,157篇中医人才培养相关论文中,论及课程设置问题为57篇,占比36%,课程设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受现代西方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课程设置条块分割明显,中医学科的整体性被打破;②中医院校课程设置比例不当,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得失矛盾不可调和,且公共素质课程占用比例过多,导致中医专业课程课时压缩;③开课顺序不一,前后课程连贯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导致中医理论体系难以构建。同时,中医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脱节,也是直接导致学生中医临床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4 中医传统文化氛围不浓 理念信念不强不少专家认为,培养中医人才,必须要打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两个基础[4]。调查显示,157篇中医人才培养相关论文中,提及传统文化问题为47篇,占比近30%。结果显示,目前影响中医传统文化培养的主要原因在于院校教育对传统文化认识度及关注度不够,同时,不少院校教师传统文化内涵欠丰,且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质,这就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显,学生对中医理论思维的领悟能力欠佳,对中医缺乏兴趣及信心,进而影响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1.5 外界影响因素较多 教育理念偏差政策环境对中医人才培养也有重要作用。虽然在以往政策的影响下,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中医人才培养,遵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但院校大规模招生,致使中医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师资和适宜的条件支持,而且,中医院校毕业生受到就业经济效益的冲击,中医教育在被迫考虑医疗市场走向中,学习比重西医化[5]。此外,用西医的管理模式管理中医,强化了西医学习同时,弱化了中医学习。再者,中医药院校招生办法自主性不够,无法保证学校与所有学生都能够相互适应[6]。诸多外界因素,导致中医教育理念偏差,最终影响中医人才培养,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6 影响中医人才培养的其他问题研究表明,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在生源素质偏低、专业悟性不强,中医师资匮乏、师资力量急需优化和增强,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设置、管理模式僵化,考核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

综上所述,中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综合构成培养模式问题,直接导致培养出的中医人才素质不高,最后集中反映在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不足上。故在157篇文章中,突出强调教育模式的有77篇,占比49%,突出强调中医临床能力不足的高达82篇,占比52%。

2 近现代中医教育改革举措的探索概貌

中医人才培养中,学生中医临床能力下降已成不争事实,这也是制约中医药事业传承及发展的最核心问题。现行的中医教育模式,特别是单纯师承教育或单纯院校教育,不管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多主导“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本科教育阶段,主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机会少之又少;研究生教育阶段,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只重视临床操作或单纯汲取前人经验,而忽略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此种教育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最终导致中医学生本科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后,中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成效不佳,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严重制约中医事业的发展[7]。

对此,不少院校进行了中医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教育模式改革及优化课程两大方面。如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即制定了“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课程体系中突出经典,培养计划中强调临床”的培养方案[8],福建中医药大学修园班坚持在院校教育的大框架下,结合师承教育,在班级制的基础上,采取“导师负责制”[9],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传统班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创立“见习医生制”,采用PBL教学模式,注重临床实践[10]。其他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少年班,一改传统中西医课程的比例(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大体由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医类课程、西医类课程组成,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各院校不尽相同,存在5∶5、6∶4、7∶3、8∶2等构成,主流为7∶3[11]),将中西医学时比为79.17∶20,大致为4∶1[12],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术传承班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培养上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中医思维学》《中医哲学基础》等课程,设置中医经典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及传统技能类课程共1684学时,远远多于其他中医专业830学时[13]。

研究发现,中医教育改革初见成效,经改革而培养出的中医学生或中医信念较为坚定,或中医理论水平扎实,或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但是,目前中医教育改革面临师资短缺、教育成本较高、学业范围单一、规模难以扩大、学生基础知识不牢、知识难以消化等诸多问题,因此,中医人才培养急需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医成才规律又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新路径。

3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借鉴与思考

综上表明,中医教育,尤其是院校教育已经到了必须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既往运行的教育模式,存在较多缺憾,未能根本解决中医特色的有效传承问题,且传统中医师承模式及院校教育均存在不足。

针对以上研究,结合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以下简称“书院”)办学实践,提出了基于中医核心素质培养为目标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以岐黄国医书院为试验区,以中医专硕为突破口,开展了传统师承模式与现代院校教育相结合、中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一个理念、两个阶段、四条路径、六项举措”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降低中医领悟门槛,缩短中医入门时段,提高中医成才几率的效果[14]。

3.1 模式改革——探索出传统师承模式与现代院校教育结合的改革模式

3.1.1 明确以切实培养中医核心素质为主攻目标的教学理念借鉴名医成才的规律,以强信念、颂经典、重临证、倡悟性、善传承、勤总结的古今名医成才六要素为重点[15],提出中医人才整体素质培养中,要切实以培养中医核心素质为主攻目标,突出中医信念、经典理论、辨证技能及中医思维的培养,以奠定求学中医的内在驱动力,夯实认知中医的理念根基,继而掌握实践中医的核心能力,铸就传承中医的思想方式。

3.1.2 中医临床实践分门诊临证与住院部轮科两个阶段结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及现代院校教育需要,将中医临证实践阶段分为门诊临证及住院部轮科两个阶段。门诊临证主要通过侍诊、助诊、预诊等方式,强化中医临证跟师、中医技能实训和穿插经典理论研修,注重中医辨证目标与程序的临床思维培养,以期在未分科的门诊环境,重点培养中医综合辨证论治的特殊能力。住院部轮科培训则是以分科的住院部环境,全面培养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优势病等专科专病诊治规律与处置路径的综合能力。

3.2 路径改革——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新路径

3.2.1 强调学术传承 规范师授传承带教通过实行群体化临床跟诊导师与个体性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团队带教方式,打破原有单师制的分散模式,实现“多对多”的群体化带教,积极倡导坐诊限号、示范带教和充分讨论的带教方式,以代替传统的跟诊抄方模式,并建设具有侍诊、助诊、预诊、会诊等不同带教功能,配备名医临证音像采集系统与网络视频远程共享的门诊规培基地,分步锻炼学生独立接诊处置能力,继而博采医家众长,提升传承成效。

3.2.2 规范经典理论研修 夯实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基于临床基础三大经典,融合伤寒学、温病学、金匮学经典内容,按经典辨证程序、分类框架、鉴别内容及方证案例实训等顺序,设计经典辨证论治系列课程,提炼辨证论治精髓,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扎实的辨证论治学框架,实现辨证论治学内容与程序的有效配套,培养学生会从中医角度观察、分析、鉴别、判断,并最终能系统认识疾病的能力。

3.2.3 规范中医技能实训 增设门诊辨证操作实操定期开展以脉诊、方药为重点的基本技能考核、以四大经典为核心的基础知识考查、以病历为载体的辨证论治规程训练。鼓励学生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独立观察诊疗病例,门诊系统设置A/B病例,要求学生一年内观察及独立诊疗病例不少于40例,导师负责修改病历并答疑。门诊实训理论上搭建中医知识体系,临床上培养独立处理病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用中医打下坚实基础。

3.2.4 多点位评价 全过程考核 夯实中医思维培养通过接受四诊操作严谨、诊疗程序规范的带教,开设案例实训课,将临床案例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搭建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设计涵盖人文素质、课程学习、临床实践、技能测试、出科考核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标准,严格评价管理,营造从严治学的良好氛围,多方位夯实中医思维培养。

中医人才培养是关乎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如何改善中医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提高中医教育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但又必须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的课题,亟需每一位中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中医药临床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