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临床观察

2021-07-02李海涛邢玉萍

光明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后遗症益气血瘀

李海涛 邢玉萍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高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脑供血不足所致,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2]。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和肢体、吞咽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且其恢复速度较慢、时程较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康复训练或口服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的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康复训练较枯燥,单独应用起效缓慢,易引起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另长期口服西药不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且在防治致残率方面不能令人满意[4]。中医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故治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且因其具有简、便、廉、效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5]。益气活血汤是我科在多年临床防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基础上提出的经验方,本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4~73岁,平均(63.72±5.64)岁;病程1~24周,平均(11.23±8.57)周。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4岁,平均(64.18±6.35)岁;病程1~23周,平均(11.07±8.44)周。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意识清楚可配合量表评估者;③年龄45~78岁;④依从性较好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后遗症期再次发作者;②其他类型的脑卒中后遗症;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④意识障碍或精神疾患,不能配合诊疗者;⑤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患者。

1.5 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参照《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8]采用康复训练治疗,主要包括:①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②起坐训练、站立训练及步行康复训练;③肌力训练和康复;④语言功能训练;⑤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⑥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⑦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 g,当归、茯苓、川芎、红花、桃仁、白术、赤芍、地龙各10 g,牛膝5 g,甘草3 g。血虚甚者,加枸杞子、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通经脉;腰膝酸软,加续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日1 剂,早晚各1次,14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9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我国是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60%~80%[10]。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逐渐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0%患者经治疗后仍可残留偏瘫、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1],其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因此,早期采用有效措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康复训练是恢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常用方式,能促进病灶周围的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的增殖,加快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促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研究认为[12],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康复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其常将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归属于“偏枯”“身偏不用”等范畴。中医认为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多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失调,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故治疗上多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为主。益气活血汤是在我科常用的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经验方,其由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补气以通痹,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辛行温通,既善于补血,又善于活血行瘀,其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上4味协同当归以活血祛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助黄芪以补气活血;牛膝苦泄下行,功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主要含有皂苷、黄芪多糖等成分,能促进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脑屏障[13]。另川芎、红花等能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4]。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主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后遗症益气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春天的“后遗症”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创卫不应“要了面子伤了里子”等5则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