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的干预研究

2021-07-01吴小秋何瑞锋唐明慧李俊黎崇裕朱景智曹国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3期
关键词: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

吴小秋 何瑞锋 唐明慧 李俊 黎崇裕 朱景智 曹国平

【摘要】 目的:探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的糖调节受损及存在其高危因素患者178例,按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85)与对照组(n=93)。对照组给予一般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对糖尿病预防的认知程度、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1年后糖尿病转化及血糖正常者比例。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BMI及WHR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糖尿病转化率与血糖正常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糖调节受损及存在其高危因素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且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治未病”理念 健康管理 糖调节受损

Intervention Study on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nd the High-risk Population/WU Xiaoqiu, HE Ruifeng, TANG Minghui, LI Jun, LI Chongyu, ZHU Jingzhi, CAO Guop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13): -17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Method: A total of 178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nd high risk factors in Zhuha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nd Hengqin Hospital of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85) and control group (n=93)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to-hip ratio (WHR), cognition of diabetes prevention, self-management and life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nversion and normal blood glucose after 1 year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 BMI and WHR in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in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1 year of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abetes conversion ra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of diabetes,self-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with the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nd high risk factors, and has strong advantages in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oncep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Zhuhai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Zhuhai 519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3.041

糖调节受损(IGR)是糖尿病发病之前的一个临床发展阶段,也称为糖尿病前期,是糖代謝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中间状态,包括单纯糖耐量受损、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三种血糖异常[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17年颁布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提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15.5%)明显高于糖尿病(9.7%)[2-3]。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前期的健康管理干预是目前重要的课题之一。本研究拟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干预,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的糖调节受损及存在其高危因素患者178例,按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85)。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根据我国201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其中空腹血糖受损为6.1≤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糖耐量异常为空腹血糖<7.0 mmol/L,7.8≤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3]。糖调节受损高危人群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1)年龄≥40岁;(2)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3)静坐生活方式;(4)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6)高血压(收缩压≥

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7)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0)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3]。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符合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者;患有严重病变者或残疾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观察期间发生相关急性并发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血糖监测、适量运动,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等。具体方法参照我国201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应内容指导患者[3]。共干预1年。(1)饮食:正确吃饭是调治血糖的关键环节,要制订饮食方案,根据患者体重等指标,合理搭配膳食结构。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 kcal(1 kcal=4.184 kJ);使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 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蛋白质占到每日总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3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 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保证热量的摄入。(2)运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 min/周。运动方式包含划船、步行与慢跑等,运动时间为30 min~2 h。(3)知识宣传教育:经内分泌专科医生主讲,主讲内容包括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等基础知识、血糖如何监测、如何进行运动等,同时制作糖尿病的防治手册,发放给每个人。教育目标为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4)血糖监测:规范进行血糖监测,一般由专业人士进行。交代患者血糖监测时间为1~2次/周,以测空腹血糖为主,3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血浆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及运动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中药、养生功法、针灸或穴位按摩等。共干预1年。

(1)中药:桑叶10 g、桑白皮10 g、桑椹6 g、桑寄生10 g、桑螵蛸6 g、西洋参3 g、枸杞6 g。每次用温开水400 mL冲开,每次服200 mL,餐后1 h服用,2次/d。(2)养生功法:于早9时、下午5时行八段锦养生功法锻炼,每次约15 min。八段锦视频选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学的八段锦教学视频,由课题组进行教授。(3)针灸或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于每日上午行针刺治疗1次,每次30 min。主穴:足三里、三阴交、阳池、关元、中脘。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2)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与腰臀比(WHR)。(3)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4)干预1年后糖尿病转化率及血糖正常例数占比。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我国201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11.1 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检测≥7.0 mmol/L,

或者加上糖负荷后2 h血糖检测≥11.1 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3]。血糖正常范围:根据我国201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3.9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3]。(5)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受试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参照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从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食物、脂肪含量最高食物、低糖食品种类、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意义、最佳的检测血液葡萄糖浓度的途径、低血糖处理原则、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判断,分值范围0~23分。自我管理水平:从合理安排饮食的天数,一天内摄入水果/蔬菜达5种或5种以上的天数,摄入油腻食物或全脂奶制品的天数,进行持续时间>30 min的运动情况,行中等强度活动的情况,血糖监测的天数,仔细检查自己脚部有无问题的天数等七个方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70分。生活质量评分表:主要参照健康调查简表(SF-36)内容自制量表进行评分,分别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社交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有健康状况、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而出现下降、健康或情绪是否影响正常社会交往、身体疼痛是否影响正常工作、过去1个月里自己感觉是否过得充实、做事精力是否充沛、情绪是否低落等,分值范围44~142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40例,女45例;年龄22~70岁,平均(59.78±6.56)岁;病程6~15个月,平均(12.36±2.53)个月。对照组男42例,女51例;年龄20~70岁,平均(61.32±7.65)岁;病程6~14个月,平均(11.89±2.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BMI及WHR比

较 干预前,两组FBG、2 h PBG、BMI及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BG、2 h PBG、BMI及WHR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TC、TG、LDL及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干预1年后糖尿病转化率及转为血糖正常情况比较 干预1年后,两组糖尿病转化率与血糖正常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中医“治未病”思想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等书籍中即有记载。《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篇》及《刺热论篇》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治未病”内涵而言,主要有四层涵义:一是通过养生保健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二是出现疾病早期表现时及早治疗;三是在明确疾病诊断后,防止病情进一步变化发展,即已病防变;四是在疾病的后期向愈阶段,做好善后治疗,防止复发[4]。

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模式逐渐得到国家及临床医生的认可与重视。早在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部分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明确服务对象包括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等[5]。且在实际工作中,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的中医治未病科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且对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等方面均有积极防治作用[6-9]。

而糖调节受损(IGR)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階段,即属于病前状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IGR人群是潜在的2型糖尿病人群,此时已存在α细胞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10-11]。如前所述,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3]。如果不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我国糖尿病人群将进一步增加。在目前针对DM和IGR的临床研究中证实,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减肥、戒烟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和高血压、心肌梗死发病率[12-14]。文献[15-18]研究显示“治未病”思想在干预糖耐量受损中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研究提示,在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干预等)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如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中药、针灸或穴位按摩等干预方法,发现研究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治未病”在干预糖调节受损及其高危人群的积极意义。但两组糖尿病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主要原因是本研究样本量仍有限,且存在观察时间短、经费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糖调节受损及存在其高危因素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且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廖二元.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5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1227-1245.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4]陈亚民.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糖调节受损的防治[J].甘肃中医,2010,23(12):5-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8-08-22].http://www.satcm.gov.cn/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18-03-25/6641.html.

[6]成一星,傅瑞陽,李金霞,等.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0,55(10):771.

[7]刘红,滕月,俞晓艺,等.基于治未病理论浅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66-68.

[8]陈常云,陈君,卢姗姗.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控中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36-39.

[9]胡菲,鲍健欣,张玉萍.治未病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痰湿体质的调节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134-136.

[10] Byrne M M,Sturis J,Sobel R J,et al.Elevated plasma glucose 2 h postchallenge predicts defects in beta-cell fun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1996,270(4 Pt 1):572-579.

[11] Tani guchi A,Nakai Y,Doi K,et al.Gucose effect subtypes with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Aminimysis Diabetes,1994,43(10):1211-1217.

[12]潘孝仁,李光伟.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530例糖耐量低减人群六年前瞻性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08-112

[13] Chiasson J L,Josse R G,Gomis R,et al.Acarhose f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he STOP-NIDDM randomise dtrial[J].Lancet,2002,359(9323):2072-2077.

[14]潘长玉.有关国际糖尿病联盟专题研讨IGT/IFG的情况[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3):151-152.

[15]王琳.从“治未病”探讨糖调节受损的治疗思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5):17-18.

[16]李祎楠,张兰.从治未病理论浅谈糖尿病前期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29-932.

[17]顾勇.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社区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8]房琨,刘永生.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在IGR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14):123-125.

(收稿日期:2021-03-31)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