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 实施路径探析

2021-07-01湛江

审计与理财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实施信息化

湛江

【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然后分析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有能力、有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制度管理体系等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路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信息量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紧跟业务的步伐,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内部审计功效需求的必然道路。因此,积极探索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路径,是内部审计人员认真思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该视角展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路径的具体分析。

一、内部审计及其信息化的概念

1.内部审计的含义。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给出了内部审计的概念,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从该内部审计概念中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通过其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内部进行评价管理,以促进企业价值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管理价值。

2.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全球技术审计指南》(GTAG)中指出,审计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审计、信息技术控制、信息技术漏洞管理等内容。鉴于该权威发布,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手段和思路运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全面帮助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的促进内部审计内部管理职能的发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管理价值。

二、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化时代下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信息化广泛在业务处理中被运用,业务的复杂和信息化程度增加,内部审计若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难以从复杂的业务中寻找合适的样本推断总体,使得总体审计效果不佳,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应积极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大力提升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内部审计抽样和方式方法的信息程度,提高内部审计的检查效果,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其次,信息化时代下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传统内部审计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企业各职能部门翻阅资料、记录各项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内审工作在大型企业里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和繁多,这种传统的内部审计取证工作方式明显导致内部审计效率降低。因此,提高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建设,改进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能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让内部审计更好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可行性。

首先,在信息技术方面。目前,國内已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公司和第三方机构能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的开发,能满足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技术需求。

其次,在成本投入方面。开发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开发成本、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等。鉴于市场价格较为公开透明且并不昂贵,开发内部审计的成本并不遥不可及,设备成本也仅指计算机电脑的配备,维护成本也较为合理,故企业进行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产生的效益一般会远超过其投入的各项成本,因此从成本方面考虑是完全可行的。

最后,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也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鼓励提升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国家审计部门领导在多场合均强调过该建设理念。

总之,企业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在信息技术、成本投入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均有充分的保障,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具备较好的现实可操作性的。

三、企业内部审计系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相关部门未明确提倡企业积极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未给广大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作出较好的指引和规范,导致各企业自主决定展开或者不展开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企业展开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方式也良莠不一,未能达到较为统一的标准。

其次,在企业层面。企业管理层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判断是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很多企业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战略地位,导致未能积极将内部审计工作建设紧跟现代信息化步伐,致使内部审计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传统而落后。

2.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不高,内审信息系统不够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流程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充分、还涉及到内部审计系统的运行不够快速等问题。种种内部审计的系统问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不能得到合理地保证,未能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上,内部审计更多的是疲于财务方面的审计功效。

3.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信息化内部审计的要求。

信息化内部审计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较高的信息系统处理能力,能兼顾财务、审计及信息技术等专业技能,而传统内审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仅仅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对其他技术知识和业务情况掌握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导致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展开存在一定困难,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4.信息化内部审计实施标准不够完善。

国家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尚未出台统一执行规范和标准,导致企业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是根据各企业管理层自身的喜好和财力支持来自主决定如何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对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建设标准缺乏规范认识,内部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并不规范,这种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和不科学性,这都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良莠不一。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的具体建议

1.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相关部门应提出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构建框架,同时设置相应的国家机构帮助、扶持企业更好地建设适合自身的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让企业有较为准确的机构可以咨询,更好地明确和落实国家帮扶企业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的决心和实现政策落地。

其次,在企业层面。应多组织管理层学习关于内部审计的相关培训和介绍,加强企业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认识,从而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建设对企业战略性贡献的积极认识,同时让管理层认识到,良好的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对该项工作效率和效果上的积极帮助,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

2.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統。要设计有效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判断程序,提高内部审计的信息处理效率,促进内部审计在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样本取证、数据分析和结论判断等各环节上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各环节的处理流程和程序设计,为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持续努力。

3.加强有能力、有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首先,应积极构建多结构的内部审计队伍。大力吸收财务、审计、信息技术、业务等多方面人才进入内部审计队伍,丰富内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认知、多专业、多技能、可持续学习的综合内部审计队伍,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内部审计要求。

其次,积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信息化能力的可持续培养建设。要通过定期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更新,积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培养,持续提高内审人员的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并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审计及管理等多方面。

4.完善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制度管理体系。

首先,国家应尽快颁布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开展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指导思想、执行标准和考核体系等,更好的帮助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决心和可实现性。

其次,企业应根据国家规范的指导并从内部实际出发,制定适应各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制度,更好的指导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规范和考核机制,更好的促进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设。

五、结语

综上,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国家和企业应从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有能力、有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制度管理体系等方面来积极探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施路径,为我国的内部审计事业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郑蕊平.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1).

[2]徐兆军.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9,(11).

[3]孙静,王小静.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J].智慧商业,2019,(10).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实施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