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
2021-07-01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1953年11月,鞍钢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的一段送给毛泽东。”
“1953年12月,鞍钢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的一段送给朱德。”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两段文字介绍。
在这座最高级别的国家博物馆里,收藏与陈列着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鞍钢”)全体职工敬献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新中国第一根重型钢轨与第一根无缝钢管。这两件藏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一段永不磨灭的国家记忆。
全党动员令:支援“三大工程”
1951年10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重工业部部长李富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了题为《中国工业的目前情况和我们的努力方向》的报告,这次报告也相当于向全国、全世界宣布:1953年,新中国将有新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开工投产。
这将是新中国的第一号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将由此迈出第一步。
然而,在当时的鞍钢,后来被统称为“三大工程”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及炼铁七号高炉的建设工程,还仅仅只是一张蓝图。但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三大工程”显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工期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
当时,正在北京一家医院接受中耳炎手术的鞍钢第一任经理李大璋,也为这“三大工程”的事情心急如焚。1951年12月13日,刚完成手术的李富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报告,请求动员全国的力量支援鞍钢的恢复与改建。毛主席于17日作出批示:“完全同意,应大力组织实行。”随后的1952年5月4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动员令:“要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并强调指出:“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完成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使这个基地更有力地在技术上支援新工业基地的建设。”
在动员令发出的两个月前,1952年3月上旬,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第三次视察鞍钢,具体部署“三大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出“我们要搞建设,五年计划,三年准备,今年是最后一年……实现五年计划,这关系到国家命运,关系到世界和平力量”“把生产人员抽出来,生产是受点影响,但不能垮,不这样,基本建设就垮了。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義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 。同时,陈云提出了一个“割韭菜”的重要论断:“对生产人员考虑过要‘割韭菜,要割三刀,今年是第一刀。你们思想上要有准备,早点比迟点好,早割早提拔……”
陈云视察鞍钢后的当月21日,鞍钢调整充实了基建系统的组织机构和施工力量,从生产系统抽调了15名领导干部和180名工程技术人员、170名管理干部,在原有的基建工程管理处的基础上,强化职能,成立基本建设处,由公司秘书长顾明(后曾任周总理的经济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兼任处长,同时成立了地质、设计、计划等12个基建专业处。在原有的基建土建工程公司与基建机电工程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电气安装、机械安装、土木建筑、金属结构等6个基建专业工程公司以及13个加工厂、16个工程队、5个工地和一个国外小组。
陈云视察鞍钢的一个月后,党中央及东北局调整了鞍钢的领导体制及领导成员,并在鞍钢历史上第一次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尤其加强了基本建设的领导力量,以新上任的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清(后曾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为首,组建起新的基建系统,并分别由公司副经理赵北克、王勋和王文主管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和供应。
援建鞍钢:集中力量办大事
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支援鞍钢”的举国行动,在这一年迅速掀起了高潮。从华东、华北、中南及东北地区调入的一批又一批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汇聚到鞍钢。当年,在鞍钢汇聚的地县级领导干部达500多名,被称为鞍钢“五百罗汉”。同时,由公司副经理张益民(后曾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率团,从华东、中南地区招聘了5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为支援鞍钢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全国48个城市、70多个单位和76所大中专院校,向鞍钢输送了7 446名各类专业干部和各类专业毕业生,其中包括从清华、北大、燕京、南开等国内著名高校选调的毕业生2 000多名。
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从钢铁起步,鞍钢先行。以“三大工程”为主要标志的鞍钢的恢复与改建,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个基础与骨干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先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而行动,这是时代赋予鞍钢人的使命,也是历史造就了鞍钢人的辉煌。
1952年7月14日, “三大工程”之一的无缝钢管厂工程率先鸣响了施工的“第一枪”。随后的1952年8月1日和1953年2月27日,大型轧钢厂和炼铁七号高炉破土动工。近5万名建设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工程建设中,他们中有从抗美援朝前线凯旋的复员军人,有从辽南地区农村抽调的村屯干部,有从省内外各地工厂选调的技术工人,还有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派来的一个测绘大队。
“一座不大的鞍山城,一时间沸腾起来了。铁路上、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大白楼、小白楼彻夜灯光明亮;施工工地上人喧车鸣,到处搭起脚手架,到处闪烁着电焊火花;现场的工人们走起路来像是跑步,各自都在奔忙。”在炼铁七号高炉工地指挥部,担任甲方代表的炼铁厂副厂长周传典(后曾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感叹道:“这情景,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只见到过这一次!”
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识过如此浩大的工程。基建系统国外小组在莫斯科负责从苏方接收图纸及资料,他们曾做过一个统计,在一年内收到的苏方设计和技术资料总重量达6.5吨,其中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的施工图纸就有2.4万张。如果把这些施工图摊开来,占地面积有18亩多;如果把这些施工图连起来,可以绵延24里长;如果把这些施工图交给一个人完成,按当时我国的设计能力计算,需要花上500年!从东北人民政府出版局局长任上调入鞍钢大型轧钢厂负责筹备生产准备工作的李文,也做过一个测算,他不无骄傲地表示,在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后,“生产的钢轨,一年就够铺一条由哈尔滨到广州的铁路;生产的建筑钢材,可以盖起几十座像大型轧钢厂一样巨大的厂房。大型轧钢厂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修建年产3万部拖拉机的工厂两座。”
“地球转一圈,我干一个班”。当年,在鞍钢叫得最响亮的这个号子,就是施工一线的最真实写照。为了使工程能够提前竣工投产,不仅有许多在施工现场的战斗员坚持“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更有坐镇在现场的各级指挥员连轴转——这就是那一代人的钢铁人生。
1953年10月27日午后2点20分,无缝钢管厂开始了热试轧,非常顺利地、成功地轧出了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工期1年零3个月又13天。 同年11月30日晚8时,大型轧钢厂轧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大型圆钢和无缝管坯,工期1年零3个月。8天之后,又试轧成功第一根43公斤重轨。同年12月19日,炼铁7号高炉竣工投产,流出第一炉铁水,安装工期仅用5个月零10天。自此,举国瞩目的鞍钢“三大工程”全部提前竣工投产。以此为起点,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当时的世界先进之林。
“三大工程”提前竣工投产,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也为顺利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工程建设期间,朱德前来视察并题词,希望鞍钢全体职工“为建设中国第一个强大的钢铁基地,为准备帮助中国的第二个、第三个钢铁基地的建设而努力”。工程全部竣工后,周恩来总理前来视察并为“三大工程”题词:“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鞍钢全体职工写信向毛泽东主席报告这一喜讯,毛泽东主席在复信中指出:“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
走出鞍钢:共和国的“钢铁工业摇篮”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不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五”期间,鞍钢的钢铁产量大幅提升,生铁产量由1952年的83.1万吨提高到336.1万吨,增长了3.04倍,占当时全国生铁产量的56.3%;钢产量由78.87万吨提高到291.07万吨,增了长2.69倍,占当时全国钢产量的54.4%;累计共生产生铁1 090.86万吨、钢846.41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已基本达到初步设计方案规定的指标,累计上缴利润22.4亿元,超出了同期国家对鞍钢的基建投资额。此外,“一五”期间,鞍钢的钢材产量由47万吨提高到192.39万吨,增长了3.09倍,共生产钢材556.99万吨,其中作为“三大工程”之一的大型轧钢厂,仅用3年时间,其实际年产量就超过了50万吨的设计年产量,累计生产重轨108.676万吨。
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新起点上。它的诞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它是我们党举全党之力、全国之力,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矗立起的第一座历史丰碑;它是我们党充分发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创造出的第一个经典范例。
到1955年,鞍钢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渐进尾声,随之而来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轮又一轮钢铁建设热潮,由此也拉开了“鞍钢支援全国”的大幕。早在1950年2月,毛主席就希望鞍钢要“既出钢材,又出人才”,刘少奇1965年又提出“要全国都有鞍钢人”。从“三足鼎立”的钢铁基地建设,到“三皇五帝十八罗汉”的钢铁区域布局,从钢铁向西南西北“大三线”的战略转移,到钢铁向沿海地区的再度布局,在长达3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从鞍钢走出了125 800多人,从科研、设计、基建到生产,全方位地支援祖国钢铁工业建设。他们的足迹遍布塞北草原、戈壁边关、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同期,鞍钢还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冶金钢铁企业代培了12万余名生产技术操作人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史称鞍钢“五百罗汉”的领导干部中,有地专级以上领导干部200多名,其中有华北局青委书记、东北局青委书记、东北局办公厅副主任、松江省委秘书长、辽宁省委秘书长、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等近30位省级领导干部。经历了鞍钢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锻炼与洗礼,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走出了鞍钢,成为了包括包钢、本钢、湘钢、酒钢、攀钢、水钢及宝钢等众多钢铁骨干企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成为了中国冶金发展史上的一代钢铁脊梁。
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也无愧于共和国的“钢铁工业摇篮”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