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观察
2021-07-01张娟,李彬
张 娟,李 彬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
小儿腹泻是我国儿童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24h内患儿大便次数超过3次且大便性状发生水样改变,高发于夏、秋季,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主要与饮食结构不当、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有关,感染性腹泻则与柯萨奇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因此,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通过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但抗生素等药物在杀死肠道致病菌的同时对正常菌群也造成一定的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影响患儿胃肠道功能,不利于患儿病情康复[1]。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对于小儿泄泻有着较丰富的治疗经验,且安全性较好,本研究探讨推拿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儿10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3±1.35)岁;平均病程(19.78±1.54)d。观察组男2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76±1.24)岁;平均病程(20.12±1.3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KY-19)。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2]。每日大便次数3次以上;粪便偏稀薄,呈水状、黏液状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检测到少量红细胞、白细胞、脂肪球;大便样本培养结果可见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的病原体;重症患儿可有脱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②中医诊断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虚型泄泻的诊断标准[3]。症见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少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轻、中度慢性腹泻;年龄1~5岁;大便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无明显异常;营养指标合格;无精神障碍;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病历资料记录完整。
1.4 排除标准 因细菌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等疾病引起的腹泻患儿;有重度脱水症状或中毒迹象的腹泻患儿;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呼吸、血液、循环系统障碍的患儿;未按医嘱服药或执行饮食方案患儿;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止泻相关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母乳喂养的患儿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人工喂养的患儿则调整饮食方案为易消化的食物;有脱水症状的患儿给予补液治疗,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连续治疗7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七味白术散处方:白术10g,太子参10g,茯苓10g,葛根8g,藿香6g,木香6g,炙甘草3g。伴腹痛者,加延胡索10g;伴呕吐者,加姜半夏8g;伴久泻者,加石榴皮6g。使用煎药机煎药,每日1剂,每剂100mL,早晚2次温服。推拿方法:以滑石粉为介质,按补脾经、补大肠、顺运内八卦、推七节骨、捏脊的顺序依次治疗。其中补脾经手法为医者握住患儿左手并屈曲其拇指,用另一手拇指沿桡侧边缘从指尖推向指根;补大肠手法为循患儿单手食指,另一只手由食指尖向指根虎口方向前推;顺运内八卦手法为医者左手按住离卦,右手自乾卦至兑卦以拇指顺时针运之;推七节骨手法为医者以尾骨尖为起点,用拇指或并拢的食、中指自龟尾推向第4腰椎;捏脊手法为医者用食、中指自龟尾捏起皮肤并沿督脉提捏。1~2岁患儿每次操作200次左右,2~5岁患儿每次可操作300次左右,每日1次。连续治疗7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泄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4]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大便溏泄、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等症状按轻、中、重度分别计为1、2、3分,总分越低表明中医证候改善效果越好。②平均每日排便次数、腹泻停止时间。③尿D-木糖排泄率和尿淀粉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D-木糖排泄率,采用尿淀酶活力测定(Winslow)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淀粉酶活性。④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大便次数每日2~3次,性状基本正常,症状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大便次数、性状和症状有好转,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大便次数、性状和症状无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观察组 57 6.19±1.18 2.37±0.62△▲对照组 46 6.35±1.12 3.25±0.57△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57/57),高于对照组的93.48%(4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3)每日排便次数、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每日排便次数、腹泻停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每日排便次数、腹泻停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每日排便次数(次) 腹泻停止时间(d)观察组 57 1.13±0.26▲ 3.47±1.12▲对照组 46 1.59±0.35 4.76±1.49
(4)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治疗前后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比较(±s)
表4 两组脾虚型泄泻患儿治疗前后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尿淀粉酶活性(U/d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7 19.85±3.9724.78±4.35△▲ 7.32±1.4710.68±1.72△▲对照组 46 20.14±4.4122.39±4.24△ 7.13±1.568.94±1.81△组别 例数 D-木糖排泄率(%)治疗前 治疗后
4 讨论
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病因较多,目前认为与肠道内外感染、饮食不当引发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等有关[5]。目前西医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饮食疗法、液体疗法、补锌疗法、微生物疗法、肠黏膜保护剂、抗生素及抗病药物治疗等[6]。笔者发现,西医对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尚可,但对于病毒感染性腹泻、肺感染性腹泻,特别是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腹泻是由饮食失调或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损伤,反映于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的障碍。脾虚型泄泻患儿机体淀粉酶活性普遍偏低,提示消化功能低下,而D-木糖则是由小肠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脏器,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D-木糖排泄率的水平则是反映机体吸收功能好坏的指标[7]。
根据患儿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将腹泻归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景岳全书·泄泻》言:“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指出泄泻病位在脾胃。西医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厌氧菌、需氧菌处于平衡状态,并对肠道共同起保护作用,当患儿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或机体受致病菌感染、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后,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胃肠道失去厌氧菌的屏障保护作用故导致腹泻。脾主运化,喜燥恶湿,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可加重脾气亏虚,脾气失健则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湿浊内生,引起脾胃功能障碍,加之外感湿邪浊毒,脾受湿困,故发为久泻。从病位论治角度出发,泄泻病位在脾胃,故以补气健脾、化湿止泻之法进行治疗。
七味白术散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白术、太子参、茯苓、葛根、藿香、木香、炙甘草组成。方中白术为君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茯苓、藿香醒脾化湿补中,为臣药;葛根升脾胃清阳之气,行津液以止泻;太子参益气健脾,助白术补气;木香醒脾助胃,行胃肠之气,消积滞之食,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药性平和,补而不滞,可健脾益气,利水化湿,起标本兼顾之功。郭抗萧等[8]在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应用七味白术散治疗时发现,该法可促进小鼠肠道黏膜蔗糖酶活性恢复而治疗腹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七味白术散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益生菌增殖,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并修复胃肠道屏障[8]。
推拿疗法常遵循“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原则,是通过给予一定的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或部位,达到补虚泻实、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对患儿胃肠蠕动、胃肠道分泌吸收功能及心理作用均有积极影响[9]。小儿脾虚型泄泻病位主要在脾,本研究首选推拿部位脾经位于拇指桡侧边缘,可健脾胃,助消化,止泻,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原则;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顺运内八卦通过温肾阳以固脾阳,促进水液运化输布;推上七节骨可温阳止泻;捏脊为小儿推拿中重要手法,可调和阴阳,补虚扶弱,健脾和胃。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D-木糖排泄率、尿淀粉酶活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推拿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止泻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与李淑璟[10]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推拿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康复。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未能研究胃肠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拟在以后的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