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1-07-01白阳明金和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文热点译者

白阳明, 金和艳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受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 pragmatic turn)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the culture turn)的影响,西方译学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1]。而在中国多元文化系统中,译者文化地位一直被边缘化,正是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我国翻译家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发现”,译者主体性也成为了翻译研究中的新课题[2]。近年来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呈现多角度,跨学科的特点[3-6];同时,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缺乏数据的支撑。通过借助科学知识网络图谱可视化CiteSpace软件,对2009年至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近年来我国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为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CNKI)以及CiteSpace.5.5R2.可视化软件,通过中国知网绘制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总体趋势图表,同时,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关于高影响力作者、关键词、研究主题变迁的科学知识图谱。

1.2 数据的来源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期刊文献作为原始的数据源。为了比较客观且全面地反映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将高级检索的主题词条件设定为“译者主体性”;起始时间定位为2009年,结束时间定位为2019年;同时文献的来源勾选为SCI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以及CSCD期刊。通过CNKI的自动检索功能以及手动排除的方法,最终选取了280篇文献。

1.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文对所选取的280篇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首先,统计2009年至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期刊的总体发文量;从整体上把握该段时间内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情况。其次,运用CiteSpace软件中Data功能对所选取的280篇文献进行数据处理,使其符合CiteSpace软件的运行格式,在Note Types中选择Author,从而对所选取文献中译者主体性的高影响力作者进行聚类。通过高影响力作者所研究的领域来探讨2009年至2019年期间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领域。接下来将CiteSpace软件中Note Types设定为Keyword,通过词频分析法对所选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探讨并分析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点,并结合关键词的高频次(Frequency)和高中心度(Centrality)来深入探讨其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最后,运用CiteSpace软件将Note Types设定为Keyword,在Control Panel中Layout设定为Timeline View, 从而绘制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时间线(Timeline)图谱来展示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点在该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国内译者主体性的总体发文量、高影响力作者的可视化图表,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表以及研究主题时间分布图表进行分析,探讨国内译者主体性2009年至2019年整体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

2.1 整体发展态势

图1为中国知网(CNKI)2009-2019年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献发文量。由图1可以看出,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2009年发表了171篇左右,到2019年发文大概141篇,总体上略有下降的趋势,但总体发展相对稳定,没有较大的下降趋势。该段时间内译者主体性研究文献总量为1952篇,平均每年约177篇;其中,2013年期间发文量最多,数量达到了225篇;由此可见,译者主体性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总体上关注力有所减弱。

图 1 2009-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年度发文量

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2009年至2019年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2个时期:发展期和低迷期。发展期(2009-2013):2009-2010年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文献发表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文献发表数量略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上数量还是略有增加;2012-2013年内关于译者主体性论文献发文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年发文量达到了225;同年,国内译者主体性在SCI、核心期刊、CSSCI及CSCD上的发文量也达到了19篇。其中侯林平和李燕妮[7]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对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关注度最高。低迷期(2014-2019):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虽然2017年略有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还是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几年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关注力有所下降,未得到国内译者的持续重视,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2 高影响力作者分析

高影响力作者研究的领域有时反映了某领域整体的研究动向以及研究热点。通过把握国内研究译者主体性的高影响力以及高中心度(Centrality)作者的研究动向,以及其科研实践的核心领域,从而把握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整体动向以及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所选文献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高产作者的分布图谱(图2)以及高产作者的频次和中心度(表1)。由图2可以发现2009-2019年国内研究译者主体性的作者比较分散,关联度较低且每位作者的发文量总体上比较少,所以平均每位作者的中心度相对较低,但是因为精确度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所以中心度为0.00。但通过图2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高发文量和高影响力的作者:屠国元和朱献珑。图2中屠国元和朱献珑节点比较明显,反映了近年来两位作者的发文量较多,影响力较大;表1也佐证了这一点,屠国元与朱献珑的频率次数分别为5次和4次。而朱献珑和屠国元[8-11]于2009、2010年共同从佛教中国化进程,后殖民主义,社会学视阈以及通过张若谷个案研究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译者主体性,说明宗教,后殖民主义,社会学视阈以及个案研究是当下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门话题。

图 2 高产作者分布图

表1 高产作者分布表

2.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关于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中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科学图谱。如图3所示,十字表示节点,即关键词,十字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影响力也越大;十字节点的颜色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年份,而十字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共线关系。通过图3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话题有:译者主体性、主体性、翻译、主体间性、译者、翻译策略、翻译伦理、文学翻译、意识形态等等;但国内译者直接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图3也可以看出视阈融合、社会话语分析、个案研究(林语堂、葛浩文等)也是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佐证了图2和表1显示的高影响力作者的研究动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领域的热点。

图 3 译者主体性研究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CiteSpace不仅可以显示关键词的频率,也可以显示出关键词的中心度(Centrality)。通过关键词的频次(Frequency)与中心度(Centrality)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表2是运用CiteSpace软件统计出来的高频率和高中心度(Centrality)的关键词。通过表2可以看出频次和中心度均相对较高的关键词有:译者主体性、翻译、主体间性,说明这些关键词一直是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也佐证了图2,高影响力作者所研究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有的关键词出现频次相对较低而中心度(Centrality)较高,如翻译策略,说明翻译策略是这段时间内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新兴且热门话题。

表2 高频次和高中心度关键词

国内学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策略的研究主要是从两种角度出发。一种是翻译策略与目的论相结合:王玉娟[12]、邬清明和朱玲玲[13]认为根据目的论,翻译策略不仅要考虑译者的自身目的,而且需要考虑读者以及原文的特点。另外一种是将翻译策略与学科的特点相结合:沈玉芳[14]认为航空科技文的翻译策略选择需要考虑航空领域的特殊性以及科技翻译的特点;陆桂晶[15]认为新闻翻译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等等。而关于翻译策略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吕兆芳和刘军平[16]于2019年直接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研究了《受活》中的译者主体性,说明对于从翻译策略的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存有发展空间。

2.4 研究前沿发展趋势分析

图4是运用 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时间线(Timeline)图谱,该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研究主题在2009至2019年的动态变化。通过图4可以看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主题主要分为五种聚类: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间性、翻译策略、文学翻译。首先,说明这五类是该段时间内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点;其次,也说明了近年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主题过于集中,而翻译策略是译者主体性研究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但是关于翻译策略的直接研究相关较少,说明这个领域还没有得到重视,未来可重点关注这个领域。通过图4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国内译者逐渐将译者主体性与文学作品(《红楼梦》)、社会话语分析、生态翻译学以及翻译学家(葛浩文)相结合,且葛浩文翻译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将是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点趋向。

图 4 研究主题时间分布图

3 总结

综上所述,与2009年相比,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发文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总体上国内译者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还是颇为关注。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点主要有: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伦理、生态翻译学、译者、意识形态以及文学翻译等等;而当下新兴的话题以及未来研究译者主体性的热点趋势主要还是研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策略以及对葛浩文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研究。2009年至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研究关注度较高,研究领域广泛,但是研究热点过于集中。今后的相关研究可以适当地转移重心到翻译策略等。

猜你喜欢

发文热点译者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结合热点做演讲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4月高考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