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参与度研究
——以武汉地区为例
2021-07-01邓炜奕王俊平
邓炜奕,李 莉, 王俊平
(1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理工人才,应当在理工科高等教育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作为接受主体的参与度。所谓“参与度”,这里主要指学生实际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时间、投入程度以及学校吸引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1]。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理工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探讨背后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现状提出一定参考建议。
1 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在分析研读相关文献并参考已有参与度调查量表[1-3]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编写了《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包含个体背景信息、对传统文化的主观态度、参与情况、主观期望及评价5个方面的内容,共27题。其中,与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相关的共9题,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和讲座、校园社团及其他文体活动展开,具体问题涉及学生参与的主观意愿、投入的时间和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影响因素方面,充分考虑了组织运营、教师素质与能力,以及接受主体的性别、年级、专业、职务、兴趣爱好等。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月,调查对象涵盖武汉地区六所不同层次理工院校部分全日制本科生,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三所,含“985”一所、“211”两所,湖北省属院校三所,含公办院校两所、民办院校一所。问卷采用实地调研,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的学生群体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学生现场填写纸质问卷,现场回收。调查共计回收问卷444份,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为91.67%。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以IBM SPSS Statistic 21为主,同时兼用Excel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频数分析。样本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构成情况
总体来看,样本的年级分布较均匀,性别、学科分布符合理工院校特征,抽样情况比较理想。
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相关的9道题中,除却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主要问题提供的选项之间均具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程度递进关系。对该部分选项进行量表式赋值并做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08,大于0.70,说明问卷各项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效度检验显示,KMO值为0.669,大于0.6,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2 研究发现
2.1 参与度的描述性结果
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网络和实地调研,问卷将高校现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分为通识课、讲座、社团和文体活动四个维度,设置以下四个问题,考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1)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含大学语文、在线课程等)。A. 学习积极主动,认真完成作业,有时参与课程讨论; B. 按时到课,但一般不听课,做其他事情; C. 感觉很无聊,有逃课或迟到早退的现象。
2)传统文化类讲座。A.只要有机会就参加,积极投入;B. 偶尔参加,完成任务即可; C. 从不参加。
3)传统文化类社团 。A.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积极投入;C. 经常参加社团活动,但只是走过场,完成任务即可;C.偶尔参加;D.从不参加。
4)传统文化类文体活动(竞赛演出等)。A. 经常参加该类活动,曾获奖;B. 喜爱参加该类活动,不在乎是否获奖;C. 喜欢观摩该类活动;D.除了学校要求,从不参加。
为充分展示该部分的调查结果,课题组使用Excel对以上四题的调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参与情况 %
数据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整体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偏向于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教育活动。相对而言,通识课程的主动参与度最高,其次分别是讲座和社团,文体活动的主动参与度最低。众所周知,通识课是高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直接与绩点挂钩,是学生必需参与的教育活动。相比而言,讲座、社团、文体活动不具有强制性,且管理一般较为松散,随意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意愿。
2.2 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2.2.1学生个体特征学生个体特征对学习参与度存在直接影响[2]。通过对样本的交叉分析发现(表3),学生在不同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等个体特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有显著影响。
表3 参与度在个体特征上的差异
总体而言,学生干部身份的影响最为全面,其次是学生所在的年级和专业、性别对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情况略有不同(表4-7)。
首先,学生干部的参与度在四个维度上均高于非学生干部,在“社团”“讲座”两个维度尤为明显(表4)。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干部有更高的热情和责任感学习和宣传传统文化。
表4 学生参与度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从性别来看(表5),男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度均低于女生。其中“讲座”与“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说明女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学习意愿高于男生。
表5 学生参与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学生所在年级的影响显而易见(表6)。在“通识课”维度上,大一学生参与度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且与大二、大三年级相比,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结合课题组前期调查,通识课多集中在第一个学年开设,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文化活动”方面,学生参与度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大体呈现出递增的态势,大四学生参与度高于其他年级,且明显高于大一、大三年级。显然,随着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实践活动和综合素养的需求逐步增强。另外,在“讲座”维度上,大二学生参与度稍高于其他年级,在“社团”维度上,大四学生参与度稍高于其他年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6 学生参与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的理工院校不断优化、完善专业设置,在传统理工科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含文科在内的众多专业。本次调查随机取样,涵盖理、工、文等众多专业的大学生。研究显示,文科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参与度普遍高于理科、工科及其他专业学生(表7)。经过T检验发现,以下项目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讲座”参与度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在“社团”参与度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工科学生;在“文化活动”参与度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工科学生,理科学生显著高于工科学生。结果显示,学生所在的专业对其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有显著影响,相对文科生,理、工专业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参与度也明显偏低,应当引起重视。
表7 学生参与度在专业上的差异
2.2.2校园环境因素个体特征之外,校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重要因素[3]。本研究将校园环境因素分为7类,即学校要求、教师知名度或教学水平、实用价值、个人兴趣、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或方法、他人介绍、分数高低或是否加素质分、其他,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四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结果见表8。为使检验结果更加直观,本文同时将具有相关性、显著相关性的项目筛选出来并用符号标注(表9)。
表8 校园因素对参与度的相关分析
表9 校园因素对参与度的相关性
从表8、9可以看出,校园环境整体上对学生参与度影响较大,部分因素与参与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或“正相关”关系。其中,“分数高低或是否加素质分”对“通识课”参与情况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192;“实用价值”对“社团”和“文化活动”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42、0.172。这一结果说明,“实用性”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主要因素。从接受主体方面来看,目前理工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学生普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是否能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或绩点,并明显倾向于对学习生活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知名度或教学水平”对“讲座”和“文化活动”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系数分别为0.137、0.147。由此可见,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值得关注的是,“他人介绍”对于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社团”表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类活动的组织,相对课程教学和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较为松散,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更容易受到兴趣的引导,因此也更容易接受同学、朋友的介绍和宣传。该现象一方面显示出社团类活动的“口碑”效应,一方面说明“兴趣”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
3 建议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学生在参与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校园环境因素对学生参与度有较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西方现代文明的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意识相对单薄,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淡化。受专业设置和学科方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理工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职业规划与传统文化之间表面上没有密切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调查结果显示,理工院校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整体不高,普遍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参与的情况。目前,学校多采取加学分或素质分、组织有奖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带有明显功利性的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干部”这一群体普遍具有良好的参与度,该现象一方面说明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颇高,同时也提示责任意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中的重要性,应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从情感和认知两个层面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如:专业课教师可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优秀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学生治学创新、建设祖国;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设立普通话校园宣传日,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诵读比赛,汉字文化节、古典诗歌节、国学经典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布置刻有古语名言的景观石,设置古代思想家和科学家塑像,教室内装饰古典诗词名句的画框,广播节目中增设传统文化专栏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举办“传统文化夏令营”等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直观地体验传统文化,感悟其价值和魅力。
其次,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学生参与度最高,由于目前相关课程主要局限于通识类,该类课程又主要局限于低年级,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年级之间参与度整体上的不平衡状态。与此相关,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和讲座的关注度。因此,需加强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如:充分利用各类教师提升计划和寒暑假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修,提升理工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在此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研发,可统筹规划大学语文、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聘请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丰富开设课程的内容,力求涵盖文学、音乐、绘画等多方面内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突出地域特色,如湖北地区的屈原精神、荆楚文化等。同时,科学设置该类课程,将各类课程尽量分散到不同年级,解决目前各年级在参与度上的不平衡现象。
此外,需回应学生需求,优化教育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学生建立考察本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团队,依托理工科专业背景,开展对于中华传统工艺、器物技术的研究并产出成果,尝试以传统技术智慧促进当代技术创新;以广泛流行的国风音乐、汉服文化为切入点,将流行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审美意识相结合;创新传播方式,利用公众号、微博等学生高频率使用的媒体平台,推送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举办线上文化知识有奖竞赛活动。针对“他人介绍”的积极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类社团建设,打造有“品牌”效应的校园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