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远市原疃金矿区地质特征及化探找矿效果

2021-07-01王晓政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西矿化标高

王晓政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尹格庄金矿,山东 烟台 264010)

1 工程概况

矿区地处招远市西北直距7km,行政区划属梦芝街道办事处,矿区范围涉及梦芝办事处、金岭镇、张星镇三个乡镇。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20°21′15″,北纬37°25′43″。矿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成熟,向北达龙口港16km,向南抵莱西火车站70km,向东到烟台市120km,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条件良好,有利于产品的对外输送[1]。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勘察结果显示,地层出露简单,绝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系。在现场的各类地形中,沿沟谷、界河河床及两侧坡地存在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各部分的厚度不均,普遍集中在1~3m。

(1)山前组(Qhs)。系基岩在历史阶段内发生风化,同时存在短距离搬运变化,由此形成山前组,所处位置集中在山前坡地,沟谷,以含粘土的砾石层及含砾砂质粘土居多,厚度1.00~5.00m。

(2)临沂组(Qhl)。所处位置集中在河流两侧一级阶地,以土黄色轻亚粘土居多,厚度1.00~20.00m,有相对较大的变化跨度。

(3)沂河组(Qhy)。分布特点为沿河流及支流呈带状分布,其形成的覆盖宽度达到100~300m,以砾石、含砾中粗砂居多,少部分区域有淤泥。厚度变化幅度较大,自上游开始向下游有持续增加的变化特点,2~10m,现仍有沉积。

2.2 构造

脆性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包含北东向、近南北向、北西向三组,其在空间上共同形成了矿区的主体构造,但各组的含矿性有所差异,具体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构造最好。

(1)北东向断裂。包含P4、P19、P24号矿化蚀变带等,走向北东30~65°,各类细分走向中又以东北50°最为突出,倾角60~82°,倾向北西,其数量较多,具有较大的规模。各项尺寸的主要集中区间为,长50~1350m,宽1~6m,延深部分达到900m以上。

(2)近南北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在矿床内数量较多,规模大小不一,其走向可分为两组。一组是走向5~15°,倾角陡77°左右,倾向可东可西,多向西倾斜。该组断裂具有延伸性,其中北部有部分与东北向断裂交汇;沿断裂带存在较明显的脉岩充填现象,较为常见的为闪长玢岩。

(3)北西向断裂。重点分布区域为矿区的东、西侧,因其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对矿体带来破坏作用。张星-大秦家断裂属西北向区域断裂,对北东向构造或蚀变带有破坏作用。该断裂走向为310°左右,倾向南西,倾角60~88°。组成方面,包含4条细分断裂,彼此呈近似平行的分布关系,构造破碎带总宽123m,细分各部分的宽度不一,主断裂带为36m。

2.3 岩浆岩

(1)玲珑序列崔召单元(J3ηγLc)。岩性为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交代结构发育,具体体现在蠕虫结构、反条纹长石结构、净边结构等多个方面。矿物以更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此外还存在少量的独居石、磷灰石等[2]。

(2)郭家岭序列大草屋单元(K1γδGd)。出露面积约0.25km2,岩性为斑状粗中粒含黑云花岗闪长岩。岩石似斑状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内有斜长石、角闪石等多种形式的矿物包体。

(3)脉岩。主要包含闪长玢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二长斑岩等共计八种。

脉岩的分布绝大部分呈北东向、北北东向产出,通过与其它方面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可知,其通常与矿化蚀变带共处相同构造带。

(4)蚀变带地质特征。原疃矿区内查明26条蚀变带,各自的规模不尽相同,长50~500m,宽0.4~2.8m,绝大部分的倾向为北西,北东50~60°;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走向为北北西330~340°,倾向南西,倾角52~85°,矿体由黄铁矿石英脉及蚀变岩组成。

P4号蚀变带规模最大,分布在1~53号勘探线间、-30m~-900m标高间,走向长1350余米,现控制斜深达920m,一般走向31~42°,倾向北西,倾角66~75°。含金矿化脉内有矿体,绝大部分均为构造蚀变岩。

3 矿体特征

原疃矿区各矿体均产于断裂破碎蚀变带中,形成脉状矿体,蚀变带以黄铁绢英岩、石英脉两部分居多。矿体走向北东30~58°,倾向北西、倾角50~83°。绝大部分矿体普遍存在尖灭再现、膨胀收缩的特性,其中还有部分区域明显厚大,形态方面类似于透镜状,并且在其较深处形成分枝。

3.1 P4-4号矿体

该矿体主要集中在P4号蚀变带内,是整个矿区矿体组成中占比较大的部分,保有工业矿金金属量占总量的40.18%,赋存于在1~33号勘探线间、+16m~-900m标高间,矿体由16条沿脉工程、35个钻孔控制。保有矿体部分由7条沿脉工程、30个钻孔控制。脉状矿体,形态方面部分厚大,类似于透镜状,并且在其较深处形成分枝。

3.2 P4-13-2号矿体

该矿体主要集中在P4号蚀变带内,也是整个矿区矿体组成中占比较大的部分,保有工业矿金金属量占总量的33.84%,赋存于5线至11线之间,由19个钻探工程控制,尚未开采。脉状产出,倾向北西,矿体走向58°,平均倾角76°,赋矿标高在-772~-1068m之间。矿体组成中,以黄铁矿石英脉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两类为主。

3.3 P4-14号矿体

该矿体分布在P4号蚀变带内,是矿区的次要矿体。保有工业矿金金属量占总量的6.86%,赋存于7~15号勘探线、标高-739~-862m标高间,矿体部分由8个钻孔,尚未开采,矿体形态脉状,其走向长度160m,斜深123m,平均倾角79.2°,矿体走向45°。

3.4 P35-6号矿体

该矿体分布在P35号蚀变带内,是矿区的次要矿体。保有工业矿金金属量占总量的4%,赋存于1~17号勘探线间、标高-213m~-554m标高间。矿体由9条沿脉工程、5个钻孔控制,保有矿体部分由4条沿脉工程、4个钻孔控制。矿体形态脉状,矿体向下延伸未封闭。其走向长度397m,斜深365m,矿体走向130~150°,倾向南西,倾角66~75°。

3.5 P1-5-2号矿体

该矿体分布P1号蚀变带内,3~9号勘探线、标高-326m~-540m标高间,矿体由5条沿脉工程、1个钻孔控制,保有部分由5条沿脉工程、1个钻孔控制。脉状矿体,形态方面呈现出较明显的膨胀狭缩特点。走向长度100m,斜深210m,矿体产状整体走向52°,倾向北西,倾角72°。矿石组成方面,绝大部分为黄铁矿石英脉;矿化形式多样,较为常见的有两类,即细脉状、块状黄铁矿化,除此之外还存在少量的其它矿化形式,星点状黄铜矿化等[3]。

4 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4.1 1:5万水系沉积物分析

存在1处等轴状的AU异常,该部分的面积约1.1km2,峰值超过500×10-9,平均异常强度237.5×10-9,存在较为突出的浓度分带,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综合各项基础条件来看,其具有较佳的找矿前景。4.2 找矿效果

(1)AU1号异常:有残坡积物,重点关注的是异常的西侧山坡处,该范围内有4*10-6的坡积物,除此之外还可发现其存在含金达3*10-9的转石。

(2)AU2号异常:组织探槽验证工作,结果发现确实为矿致异常,其主要与分散矿化的出现有关,共存在7个矿体,各自普遍呈小规模的形态特征。

(3)AU3号异常:组织探槽、浅钻工作,经验证后发现为矿致异常,ZK03、ZK06发现有3个金矿体,形态方面各自均呈脉状,且具有小规模的特点。

(4)AU4号异常:组织探槽、浅钻工作,经验证后发现为矿致异常,矿体、矿化体数量较多且分布区域存在差异,其中地表处、深部的矿体数量均为2个,矿化体数量分别为5个、6个。形态方面,矿体为透镜状、细脉状,且均具有小规模的特点。

图1 1:5万水系沉积物AU异常分布

5 结论

(1)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围岩蚀变是较为关键的控矿因素,同时也存在其它次要因素。控矿构造主要为两种走向的断裂,即北东东向、近南北向;围岩蚀变的类型包含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毒砂矿化、褐铁矿化。

图2 1:1万土壤地球化学Au异常分布

(2)化探找矿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针对圈定的异常加以验证,发现其均为矿致异常,说明化探找矿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较高,拥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猜你喜欢

北西矿化标高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我早有准备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BIM 参数化建模探讨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