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2021-06-30孙洪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沙子自学课程标准

孙洪玲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群孩子在沙坑里,用小铲、瓶子和漏斗玩装沙游戏。然而,不同国家的家长在指导孩子的方法上迥然不同。美国孩子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是在自我发现、不断修正中,自己悟出正确方法:只要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就会乖乖地进入瓶中。其家长也会始终不动声色,一直耐心等待,直至孩子成功时才会拍手以示鼓励与欣赏。而中国孩子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把沙子漏光了,不能迅速找到办法把沙子装入瓶中,大都会就迫不及待地手把手地教孩子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再灌沙子。然而,偏偏正是中国家长的“授人以鱼”,让孩子缺失了思考顿悟过程,未经历任何挫折就立刻学会了正确方法,使得孩子顿觉索然无味,很快就爬出沙坑不玩了。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学习正如这装沙子,是孩子自己的事,亲力亲为才是真学习。孩子经历了才可能有体验、有思考和探索,才可能有成功和收获的欣喜。即便不成功也可能激起“非要完成不可”的想法,也就是我们说的探究意识和专研精神!现实课堂教学中如故事中的中国家长的老师大有人在,过早、过多地包办了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孩子仅仅成了知识的容器,学习变成了“被学习”。现实中,二三年级的孩子就不想学习的现状,其实就是如此这般老师越俎代庖的恶果!“这个题我都讲了一百遍了,一考还是不会!”的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特别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言外之意,现实的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们包办的过多!从教三十多年,对此也有深深的体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谆谆教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人如此呢?不得不佩服江苏洋思中学洋思教师们的智慧,教师在“一节课只讲四分钟”理念下的先学后教、兵教兵、当堂达标!课堂上老师神闲气定,孩子们要么埋头奋发!要么积极交流!要么自信展示!显然,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最好阐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示明确的自学目标和要求,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指导科学的自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最少的时间,主动、独立完成自学问题,并发现疑难和困惑。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圈画、标注,学会归纳知识点,找到关键点,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有效利用资料等方法和技能,品尝自主探索的乐趣。久而久之,由“学会”到“会学”。这种自主、自觉的尝试和探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乐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思考、质疑。有较为宽松的心理环境,相对宽松的自由度,才可形成自主学习的“场”。在学习《8加几》的例题“8+9”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着去做。很多学生按照8加几的凑十的計算方法思考,把9分成2和7,8+2=10,10+7=17。有为同学把8分成了1和7,我让他谈谈想法时,他说:我认为把 8分成1和7,1+9=10,也可用凑十法!如此小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变通,说明了他对凑十法理解的很到位,也说明了孩子们思维的发散性,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掌声响起时对他内心的触动和激励!没有老师的先入为主,孩子们的思维会更加广阔。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多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他们之间没有尊卑之别,没有年龄之差,没有心理设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个思想,都会吸收一个信息。这样不仅能够对自学情况进行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困惑,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和自信。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同时,他们相互合作,友好相助,在学习中建立友谊,在友谊中相互激励,在激励中体会温暖,在温暖中感受幸福。正是这些合作,这些温暖,让曾经严肃的课堂充满了更多人性,更多温情,让学生更多的对课堂充满留恋,充满期待,是教师之教无法替代的。更重要的是交流背后合作的意义,更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必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到: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当然,学生学习中老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手有反正面一样,他们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才能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沙子自学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绝望的沙子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一粒沙子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